第225章 不甘心的曹操

作品:《董曜

    “一己之力对抗曹孙刘……”


    董曜很早之前就想过这个问题,真到了要面对的时候,不得不说,压力很大。


    曹孙刘与袁绍可不同,因为袁绍的放任,致使其手下分为好几个派系。


    这些派系各为其主,私下本就不和睦,给予了他吞并袁绍很多的机会。


    刘备不同,至少这家伙活着的时候,还是能让益州一致对外。


    还有孙策,在他父亲死后彻底放飞自我。


    但他手底下的人团结,不像袁绍那般。


    曹操自然不用多说,曹孙刘三股势力中最为稳定的一个,也是最难啃的一个。


    三年。


    只要抗住三方势力最凶猛的三年,他便能有机会开始反击。


    当然,这期间也不可能都是防守。


    若是有机会的话,还是要往外打一打的。


    防备益州的只有徐荣和徐晃,就算加上马腾,纸面实力似乎也不太够。


    也只能等冀州局势稳定下来,再重新分配一些人前往南郡,汉中之地。


    “士元啊,你拿下汉中有功,不知想要个什么官职?”


    “统并没有大志向,大将军给任何官职都愿意接受。”


    庞统心中想要的官职大了去了,他来此为的什么,就是功名利禄。


    但天下未定,现在给什么官职都是虚的。


    “虚伪,你日后便留在我的身边吧,官职就不给了,待解决了曹操自然不会亏待你。”


    董曜暂时没想好给庞统什么官职。所性便不给了吧。


    他也不是那种卸磨杀驴的人,说解决了曹操给就解决了曹操给,绝对不会有假。


    “是,多谢大将军。”


    庞统欣然接受,单看董曜给别人封官的大手笔,日后定然不会少了他的。


    “华雄啊,你便接替了胡车儿吧。”


    飞熊军不能散,华雄又十分忠诚,正好可以成为新的统领。


    “诺!”


    华雄早就等这个机会许久,跟在董曜身边有仗打,总比和徐荣屯田好。


    董曜又把张鲁建立道教的事情想了一遍,他确实没有反驳的理由。


    佛与道生生不息,在历上纵然有被灭的时候,却还是能够流传下来。


    既然如此,又何必阻止。


    清河郡。


    曹操驻兵于此,并没有离去之意。


    现在他已经掌握了冀州清河郡,安平郡,河间郡,渤海郡。


    他不走,便已经是在向董曜宣战。


    只不过这种宣战并没有被放到明面上,现在还真不是时候。


    虽说董曜背后还有一个袁氏的残余势力,但也被张辽给牢牢堵在了右北平,根本打不出来。


    唯一能与董曜抗衡的,还得是活跃于荆州的孙策。


    相信孙策谋士周瑜和徐庶只要不傻,就应该知道现在大家共同的敌人是董曜。


    现在双方正在争夺襄阳,刘表几乎是被夹着打。


    按照这种局势发展下去,估计用不了两个月双方便能决定出胜负。


    到时候,孙策与董曜的战争也会打响。


    再加上益州的那个刘备,三方围攻之下。


    纵然董曜势力再大,兵马再多,也绝不可能似攻打袁绍这般轻松。


    一旦有一处被突破,其势力便会土崩瓦解。


    “孟德,荆州那边有信了,孙策要与我们联合。”


    “这家伙野心也非常大。”


    曹操看过书信,孙策联合非常有诚意。


    但还是提出了一个要求,南阳之地只有他能攻打。


    一旦汝南,颍川等地出现曹军身影,想要对南阳发动进攻。


    他随时取消本次联盟,撤军回荆州等地,把矛头对准豫州。


    这是一封联合外带警告的书信,因地理位置的原因,他也不得不答应下来。


    “把此书信送给孙策的使者。”


    曹操大笔挥挥洒洒,最后拿出他的专属印章给扣上。


    “这……”


    夏侯惇看过后眉头紧皱,真要把曹子建给送到孙策的地盘。


    他们似乎没有必要为了联合起来,这般讨好孙策。


    “这就是我的诚意。”


    曹操这个决定早就埋藏在心中,一旦有和孙策联合的机会,便把自己的儿子当做质子交出去。


    这的确不符合他的性格,但为了曹氏,为了自己打下的基业,他不得不这么做。


    谁让他即将面对的是董曜,一定要确保大后方不会有战事,与孙策的联合彻底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