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鲜卑人的动向

作品:《董曜

    邺城。


    袁绍站在城墙上,内心思绪万千。


    当前看似局势稳定,实则并不然。


    若曹操没有攻打青州,他的兵力对比绝对超越董曜一大截。


    但是现在双线开战,兵力损耗实在太大。


    “主公,并州,司隶等豪族没有回信。”


    沮授不在邺城,田丰说话不讨人喜。


    现在处于袁绍身旁的军师,郭图算是独一个。


    他先前曾经给袁绍出了一个主意,董曜与其祖父横行霸道惯了,目中更是无人。


    各地豪族,士族哪个没有受过敲打。


    想必定然是怀恨在心,趁双方在前线僵持,策反是最容易做的。


    他们可是要推翻董氏祖孙,恢复察举制。


    让那些司隶,并州豪族,士族皆受到先前的待遇。


    可谁知人也派了,书信也写了。


    这么长时间过去,一丁点水花都没看见,多令人匪夷所思。


    “这群人真是被董氏祖孙给吓怕了,连这点胆魄都没有,活该他们只能遵循董曜的制度。”


    袁绍四世三公出身,自然而然对董曜的科举制十分抵触。


    同样的,他也认为曾经的那些豪族、士族想法与他也是一样。


    “曹操那边是否还需要派人去?”


    “当然,只是丢了半个青州罢了,莫非连你也认为我的势力不如董,曹二人?”


    袁绍转过身躯,目光有些阴沉。


    “不敢,即使主公分兵,兵力依旧远超董、曹二人。”


    郭图知道自己问错话了,赶忙把头颅低下。


    伴君如伴虎,这么久了,袁绍的性格他算是了解了大概。


    喜怒无常不说,还不容受到任何质疑。


    他如果想在袁绍面前保持自己的地位,说话之前必须过过脑子。


    “派人去告知袁熙,我不求他能击败吕布,只需要坚守住幽州即可。”


    袁绍对于自己儿子还是相当宽容的,若是其他人敢违抗他的命令,人头早就送到了邺城。


    但即使是他的儿子,也绝对不能有下一次。


    袁公路这个狂妄自大的东西,已经在豫州兵败身亡。


    现在的袁氏一脉掌握在他手上,能否让家族延续下去,全要靠他一人。


    袁氏,四世三公,权力一度达到大汉的顶峰,也绝对不能够倒在他的手里。


    幽州。


    袁熙自丢了代郡之后,自然而然老实了许多。


    他深知父亲的脾气,犯错可以,但不能一个劲犯错。


    即使吕布指着他鼻子骂,他也不会还一句嘴,只当是狗在叫。


    “袁家的小崽子,呸。”


    吕布从战场上下来,感觉又回到了当初对峙之时。


    董曜给他下达了命令,无需对袁熙穷追猛打,把注意力放在北边的鲜卑,乌桓人身上即可。


    李儒也给他分析过,现在曹操已经与袁绍宣战,双方在青州战场上有来有回。


    他们只要没有内忧,根本无需着急,坐山观虎斗即可。


    吕布也明白这个道理,但就是闲不住,每天都想着去骂上一阵。


    与此同时,鲜卑人早早就收到了袁绍的信。


    代郡,是他们最初的目标,想将此地占据,作为驻兵,安身之地。


    这样的话随时可关注河北局势,甚至是抓住机会扩大属地范围,遥望中原。


    但袁绍这个人实在是太硬气,几乎是寸土不让。


    现在代郡被吕布给夺走了,他反倒是大方起来了。


    说什么随便拿,只要能够击败吕布即可。


    这种人,他实在不知如何说什么好,简直是无耻。


    比鲜卑人中的败类骞曼,还要无耻上数倍。


    “轲比能首领,不知你们何时对代郡发起攻势?”


    袁熙使臣也在这里,正是他接替了袁绍的使臣,将书信给递送过来。


    来之前,袁熙迫切的对他说,一定要让鲜卑人尽快对吕布展开攻势,以此来弥补他的过失。


    可时日已久,这些鲜卑人吃着他们给的粮食,却没有一丁点进攻的想法。


    “急什么,打仗这种事你们汉人懂个屁。”


    轲比能嘟囔着,其傲慢态度让人心生厌恶。


    使者此行的确肩负任务,有求于异族人,发火是不可能的。


    不过在他心里,异族人终究是蛮子,猪狗,如畜牲一般。


    不会打仗?


    只能是说给自己听的。


    公孙瓒时期之时,怎么不见轲比能如此说?


    还有董曜北上,几乎是把鲜卑族给掀翻,龙城都屠了一大半有余。


    结果呢,轲比能不还是老老实实望风而逃,退避董曜军三舍。


    若不是他肩负任务,早就一口老痰吐轲比能脸上。


    “是,敢问首领接下来的打算,我还得回去复命。”


    终究使者还是败给了现实,袁绍依旧需要异族人牵制董曜,他也只能在心中吐槽一番。


    “待我先击溃骞曼那个败类!”


    轲比能骂骂咧咧,身为异族人,他眼中的败类有很多。


    骞曼,这是败类中的败类。


    不仅给敌人带路,将自己的叔父给杀了。


    最重要还认贼作父,平白无故让整个鲜卑族当了汉人的儿子。


    第二个败类便是迷戈,作为被董卓打压的羌族人。


    现在竟然也对汉人言听计从,甚至是从凉州之地来到幽州,就为了帮助汉人打仗,这简直就是异族的耻辱。


    他之所以没有选择着急攻打代郡,便是为了击破这两个败类。


    骞曼可能有点麻烦,这个人谨慎的很,一直龟缩在雁门附近。


    迷戈不同,最近根据他的观察,其大营内有人逐渐病倒,死亡。


    更是出现了多种不一样的声音,估计用不了多久,羌人内部便会内讧。


    一旦他彻底解决了羌人,没有了后患,便到了入主河北之时。


    雁门以北。


    羌人大营。


    羌人跟随迷戈舍弃家乡来到此地已久,心中没有怨言是不可能的。


    但迫于迷戈的威势,他们也不得不低头。


    主帐内,迷戈怀中抱着自己的儿子哄个不停。


    没错,他此行来没有带妻子,只带了儿子。


    目的只有一个,让儿子提早感受战场的血腥之气。


    待他打不动了,迷当便也长大成人,可以继续给董曜开疆拓土。


    对于董氏,他绝对是无条件支持。


    即使董曜一声令下让他死,他也会毫不犹豫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