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天街踏尽公卿骨,辕门遍挂权贵头

作品:《董曜

    “灭董贼,保圣驾。”


    马腾高举大旗,命长子马超为先锋军。


    韩遂自领一军,从不同方向进攻董卓大后方。


    董卓离开长安前往最北边,无法亲自镇压马、韩叛乱。


    便由女婿牛辅,侄子董璜出两路军,分别平乱。


    他虽离开长安,却对于马韩二人举兵早有预料。


    而他也不是没有留后手,马韩二人能找到打压他的羌胡,那他自然也能找到结交的羌胡相助。


    何况一场战役不是那么快就打完的,他只要看双方打的头破血流即可。


    待关外十八路诸侯弹尽粮绝,便是董曜归长安之日。


    ··


    “蔡侍中,叛乱已平,伯安特来贵府小叙。”


    董曜离开洛阳前,来到了蔡邕府上。


    “请。”


    蔡邕带领董曜来到书房。


    由于蔡贞姬上次嗜睡,没有见到董曜,现在很想看一下未来夫君。


    两姐妹蹑手蹑脚,来到书房门外偷听。


    “不知公子想叙什么?”


    称呼公子,董曜明显感觉蔡邕有疏远之意。


    思忖片刻,他想明白了。


    应该是他近些日子杀了太多人,似乎引起了蔡邕反感。


    “我想问问侍中,豪族,该不该灭?”


    既然如此,董曜倒是很想知道,为何蔡邕会对他如此反感。


    就因为他杀了那些豪族?


    这似乎不符合蔡邕的性格。


    “该灭。”


    “既然该灭,侍中为何反感?”


    “老夫……只是担心你如此行径,恐会遭到世家豪族报复。”


    蔡邕叹了口气,世家豪族问题,早已根深蒂固。


    董曜初生牛犊不怕虎,岂不知就连他祖父,也不敢如此肆意妄为,屠杀豪族。


    这般武力威慑,确实可以暂时镇压住他们。


    但此时虎牢关战事未定,出现任何变故,这些豪族便会伺机而动。


    一旦董曜被豪族反噬,他的两个女儿怎么办?


    甚至就是现在,因为单方面撕破婚约,已经让他蔡家名誉受损。


    若在出变故,与董卓长孙有过婚约的女子。


    谁愿意娶?


    谁又敢娶?


    “蔡侍中多虑了,世家豪族的时代,该结束了。”


    董曜站起身,世家豪族的存在,不仅是对汉朝,而是对整个历史,都是有害无利。


    因为世家豪族,致使历史无法持续推进,甚至还会倒退。


    既如此,要他们又有何用?


    “你认为有兵权就能与世家对抗?”


    蔡邕摇摇头,董曜太过年轻了。


    世家的底蕴,绝不会是兵权能够相比的。


    现在的董曜与董卓,看似十分强大,实则不然。


    因为两人的对手不是普通人,而是士人。


    “我从不认为有兵权就能与世家对抗。”


    董曜又何尝不知世家的厉害。


    董卓很强吧?


    最后还不是被王允搞死了。


    而王允的连环计是偶然吗?


    当然不是。


    王允不过是明面上的,背后推手就是隐藏在暗中的世家豪族。


    即使王允失败了,又会出现另外一个张允,刘允……


    世家豪族的大手时刻将大汉王朝牢牢控制住,不允许任何人侵犯他们的利益。


    “那你的意思?”


    蔡邕来了兴趣。


    既然董曜知道兵权只是一时,为何又要与世家豪族为敌?


    又或者说,董曜已经没了退路,开始破罐子破摔。


    “我要创立新的时代,扶持一股力量与世家相抗衡。”


    “谁人能与世家抗衡?”


    “寒门,良家子,黔首。”


    董曜深知自己的劣势,拉拢世家豪族?


    不可能,人家根本看不上他。


    就是董卓给了世家各种好处,与众多士人结交。


    到头来还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全都在暗中算计他。


    要想巩固自己的势力,世家豪族这条道路是行不通了。


    那就走另外一条路,扶持寒门。


    寒门子弟背后没有家族势力,一旦给予他们机会,他们便会更加珍惜。


    同时在这种情况下,也更好的控制他们。


    给予寒门子弟机会,壮大自己的同时,顺带打压世家豪族,一举两得。


    而他先前灭张氏豪族,打压陈坚二族,又何尝不是给寒门子弟和良家子的一种暗示。


    蔡邕听后有些震惊,董曜果然与董卓不同。


    确实,与其执着于世家的支持,不如另辟蹊径。


    董曜的出身问题,已经无法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他更加需要平民阶层的支持。


    一旦受到平民子弟的拥护,对世家豪族也会带来一定的冲击。


    只是这个说法看似可行,实施起来难度却非常大。


    但他已经从董曜身上看到了野心,单单这一点,就是干大事的人。


    “我该离去了,在走之前,借用侍中笔墨一用。”


    董曜今日与蔡邕谈论世家豪族,心中杀意涌现。


    此时他不由想起两句诗词,这是他想做,却又不能经他手做的事。


    拿起笔,挥挥洒洒将其写下。


    今日,他董曜也要做一次文抄公。


    “天街踏尽公卿骨,辕门遍挂权贵头!”


    蔡邕一眼扫过,内心惊骇无比。


    短短两句话,尽是杀意。


    这是何等仇恨,才能将其写出。


    董曜走出书房,看到蔡昭姬二姐妹,点头示意后离开。


    蔡昭姬姐妹进入书房,见父亲久久为动,便上前查看。


    她们二人看到董曜留下的诗词,当即便惊出了一身冷汗。


    单单这两句诗词,便比那刀剑更加恐怖。


    董曜,并不是一个只会用刀剑,兵权压人的莽夫。


    蔡邕今日只与董曜聊了不到两刻钟的时间,却对其大大改观。


    这个女婿,他现在非常认可。


    “姐姐,为何昨日见了董曜,你一直都把自己关在藏书楼?”


    蔡贞姬十分好奇,当她进入藏书楼,却也被蔡昭姬的举动吓了一跳。


    她家此时藏书虽不如先前那般多,却也有万余卷。


    然而她姐姐正在一本一本抄录,这得耗费相当大的心神。


    “这便是我的嫁妆……”


    蔡府当日被乱军闯入,危难之际董曜杀到,就她于危难之际。


    蔡昭姬永远忘不了那一刻,她无以为报。


    但她却知道,这乱世中钱财很重要,却还有一种东西更加重要。


    那就是书籍。


    世家豪族掌握财富,垄断学术。


    董曜想要利用平民子弟崛起,书籍是必不可少之物。


    此时她所抄录的文字,一字可价值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