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夹宣

作品:《我的人生有字幕

    摊主一说,杨辰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无非是看自己年轻,把自己当成冤大头来坑了。


    我他妈脑门上写了两个字,叫傻子吗?


    摆了摆手,正想离开,这时卖画那人走了过来,对摊主十分不耐烦的嚷嚷道:“你倒底还买不买?”


    “我是急着用钱才着急把这幅画脱手。”


    “你买不起就不要浪费我的时间。”


    “反正100万,没得少。”


    “我最多再给你半个小时,不行我就走了。”


    摊主赶紧安抚道:“别急别急,我再打個电话,你放心,这幅画我今天一定要买下来,一毛钱都不会少你的。”


    说完拨通一个电话。


    “老李,我收到一个好货,还差20万......绝对真货,我他妈自己出80万,难道坑自己吗?”


    “卖家急着脱手......”


    “对对对,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你要看看货啊?”


    “好啊,我拍个照给你......完了弄20万给我,算借你的,还双倍......”


    “行,你等会儿......”


    挂了电话,摊主说要把那幅画拍个照发给朋友。


    卖画之人虽然不情愿,但还是配合着小心翼翼地把画展开。


    本来很多看热闹的人都准备走了。


    这时见卖画之人把画展开,又纷纷围了过来,一个个探头探脑,十分好奇,倒要看看倒底是什么名画,非得要价100万。


    尽管明知道是骗局,但杨辰等众的目光也忍不住看向那幅画。


    这群骗子,还是懂心理节奏的......


    那是一幅长约一米半,宽约半米的水墨山水画。


    画的主景是一座山。


    峰峦曲折盘桓,重叠峥嵘。


    山间林木茂密,山径迂回,飞瀑高悬直注。


    山脚下有客曳杖而行,山坳深处茅庐数间,堂内一人抱膝倚床而坐……


    对于国画的审美和意境,杨辰算是货真价实的小白,真假一个样,不过身后的几位古玩圈大佬,此刻却是哑然失笑。


    “林老,这不是王蒙的《青卞隐居图》吗?”


    “没错。”


    “林老,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青卞隐居图》的真迹早就被魔都博物馆收藏了。”


    “是啊,这群骗子也太不走心了。”


    “爷爷,连我都知道他们是骗子,不会真有傻子上当吧?”


    “傻子不一定上当,上当的也不一定是傻子......如果让贪念蒙蔽双眼,聪明人也会反被聪明误的......”


    “林老,您说的话就是有深度啊!”


    张文予抓住机会,一通马屁奉上。


    黄荣林和郭学仁也出声附和,表示赞同。


    杨辰笑了笑。


    有部电影里说: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


    这句话放在任何圈子都合适。


    包括古玩圈。


    目光正准备从假画上收回,听他们这么一说,心思一动,下意识启动脑海中的字幕系统。


    切换到鉴定。


    下一刻,那副《青卞隐居图》的一侧,便凭空跳出几行字幕。


    物品:《青卞隐居图》。


    详情:1949年张大千仿王蒙青卞隐居图


    材质:宣纸,水墨。


    年代:近代


    成色:好。


    品质:精良。


    总结:罕见的极品。


    市场价:2700万


    实际价值:3000万。


    三千万?


    杨辰以为自己看花了眼。


    揉了揉眼睛。


    再看。


    没错。


    系统提示的明明白白。


    市场价:2700万。


    实际价值:3000万!


    “嘶~”


    一股热血直冲天灵盖,杨辰只感觉大脑一阵眩晕。


    这副画虽然是假的。


    但价值却是千真万确的。


    这群骗子打死也想不到,他们拿着几千万的假画去行骗,去贱卖,这才叫聪明反被聪明误啊!


    只是......


    杨辰有点想不通,既然是假画,是仿画,为什么系统给出的价值那么高?


    张大千?


    这个名字有点耳熟。


    好像初中还是高中学过。


    想了想,杨辰也不走了,而是转过身,不动声色问道:“林老,请教一下,张大千是不是也画过一副《青卞隐居图》?”


    林老点点头。


    “没错。”


    “张大千年轻的时候,就是以临摹高仿古人的书画而闻名。”


    “他的仿画水平非常高,高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相传著名书画家徐悲鸿和收藏家陈半丁都看不出破绽,老是上当。”


    说到这里,林老笑了笑,指向骗子手中那副《青卞隐居图》。


    “说到这幅画,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青卞隐居图》王蒙真迹,在2010年京城海士德国际秋拍中,以201.6万的价格成交。”


    “这是真迹,201.6万。”


    “而张大千临摹仿画的《青卞隐居图》,在同年的港岛佳士得秋拍中,却以3202万港币成交。”


    “折合软妹币2700多万。”


    “真迹卖了200多万,假的却卖了2700多万。”


    “十多倍的差距!”


    “这在当年的书画拍卖中,也算是一件让圈里人津津乐道的趣事了。”


    听林老说完,杨辰在感慨张大千画功了得,艺术造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余,心中也不免疑惑起来。


    按林老所说,张大千仿王蒙的《青卞隐居图》早就卖了。


    那骗子手中那副又是怎么回事?


    系统是不可能出错的。


    难道骗子手中那副,就是港岛佳士得拍卖的那幅?


    杨辰无从判断,只能求助于字幕系统。


    选择注解。


    《青卞隐居图》一侧的字幕便随即发生变化。


    “此画是张大千仿王蒙《青卞隐居图》的夹宣第一层,港岛佳士得秋拍中的为夹宣第二层。”


    “第一层的画质要胜于第二层,故实际价值在3000万左右。”


    夹宣?


    第一层,第二层?


    杨辰没看懂,拿出手机一查,便是豁然开朗。


    严格来说,这是一种造假的方法。


    有的画纸,采用的是一种叫夹宣的宣纸做画,这种纸因为工艺技术,分为两层夹和三层夹。


    因为宣纸吸水力强,所以墨汁和颜料会往下渗。


    这样一幅原画就可以揭出来两幅画,甚至三幅画。


    这三幅画虽然颜色浓淡不同,但是都是出自同一个画家之手,严格算起来都是真画,自然也难以进行鉴定了。


    根据系统字幕提示,现在骗子手中那幅,就是夹宣第一层。


    第一层,才算得上是张大千真正的原画。


    第二层,颜色就已经淡了一些。


    两副画都是真画。


    所以第一层比第二层贵,也在情理之中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