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036

作品:《太子妃的话本子

    《太子妃的话本子》全本免费阅读


    这日下晌,宣德坊先是恭敬送走太子殿下,继而恭敬送走康老王爷,末了再恭敬送走刑部尚书夫妻。一整日下来,王康和乔信两人,脸上的褶子更深几分。尤其是王康,一半脸高兴得略微上扬,一半脸下垂,极其怪异。


    待一切妥当,王康招呼十六娘和十七娘入小花厅议事。只有乔信陪同。


    这不像是他往日行事做派,入内之际,乔信悄悄给两位姑娘使眼色,让她们悠着点,可别犯蠢。


    目下的王康,像是两斤杜康入腹,晕乎乎飘飘然,脚踩祥云,迈步南天门。


    “十六,你来。”


    十六娘乖巧上前,等候王康训话。


    “你和三公子亲事已定下,过不多少时日,钱夫人便使人来商议亲迎。这段时间,你切莫生事,好生待着。至于嫁妆筹备,自有夫人操心,你安心便是。”


    这话说得有几分阿爹模样,在场几位女眷相互看看,不可思议,不敢置信。


    不及十六娘说起阆苑桥,只听王康又道:“下去。我再和十七娘说说话。”


    “阿爹,”十六想要提一提冯骥为人,话还未出口,王康已然看向十七娘,不再搭理她。无奈,她只能退回来,想着以后再说。横竖有的是时间。


    “十七,来,阿爹和你有话说。”


    王康柔和的似变了个人,全然不似素日里荒唐模样。略带谄媚得一张脸,依旧操着一副高高在上的亲长姿态。


    十七娘顺从上前行礼。


    “十七,适才这般阵仗,孙将军手下诸多侍卫,将阆苑桥围得水泄不通,殿下单独和你说话,说了什么。”


    她不愿多谈,“殿下吩咐了,不让旁人知晓。”


    王康面上慈爱散去,“我是你阿爹,不是旁人。”


    十七依旧不言。


    眼见父女两要架起来,乔信和稀泥,“既是太子殿下不让说,那我们逼迫孩子做什么。老爷要是想知晓,赶明儿去东宫递个帖子,或是上个劄子问问便是。”


    他一个不遇大朝会不入皇城的微末小官,上劄子,真是笑话。


    王康接连吃瘪,“而今你们业已长成,无需我这个父亲做主了。可别忘了,你们,就算是嫁入冯府,嫁入东宫,还得靠娘家父兄撑腰。你们那三个哥哥,都是个不成器的,你们还未出嫁就这般不将我这个父亲看在眼中,这日子啊,当真是好过。”


    这话,不仅骂了李姨娘的九公子,孙姨娘的十一公子,连带将乔信所出的十公子也骂了进去。


    若是平常,在孩子们跟前,乔信或会给他几分颜面,而今不过才一日功夫,这厮几次三番丢脸不说,更是说到自己孩子不好,乔信如何忍得住。


    当即冷声嘲讽,“老爷这是什么话。府中几位公子不成器?哼,老爷倒是上劄子,请荫封,给公子好好寻摸一门差事。李姨娘院中的九公子,年底就二十有四了,成家立业,成家立业,我看啊,他是一样不成。不过,得了老爷真传,尚未娶妻,备下的姨娘倒是不少。”


    王康脸红脖子粗,“你!你个妖妇。我早晚要休了你。”


    “别早晚了!就现下吧!太子殿下和康老王爷还未走远,请来做个见证。赶明儿也不用再去户部跑商一趟。古往今来,谁家休妻能有老爷这般大的颜面,真真是开天辟地头一份啊!”


    自认斯文人的王康,哪里抵得过拉下脸来的乔信,一触即溃。


    “你给我等着,你等着。”扬长而去。


    待人走远,乔信笑着和十六、十七说话,对于方才之事一点解释也无。招呼人到跟前来,先说说冯三公子,说说钱夫人的不好惹,继而问道十七:“殿下真说不能外传了?”


    “没,是我不想说。”


    乔信:“能跟我说说么?要是有什么,我提前准备着。”


    十七毫无羞涩,“殿下说要替我找个合适的小郎君。”


    乔信没忍住,一口茶水喷得衣襟濡湿,“你不是骗我的吧?”


    十六也不信,“是给你找一个,还是把他自己赔给你啊!我见他将徐掌柜打晕送走,提亲算是不能了。”


    十七:“你们想什么好事呢。真真是替我找一个。”


    十六:“殿下对你无意?”


    “是啊,”十七承认得一点不含糊,“殿下此前说过,他就算眼瞎也不会看上我。我又不是京都内外有名气的小娘子,哪里有这本事。”


    乔信身为过来人,见她如此,笑得牙酸。她们两个闺房之情,没道理她这个做母亲的来戳破。


    “好好好,那我好好准备,届时看看是个怎样的小郎君。”


    十六惊呼,“夫人,你!”见乔信笑着点头,这才将后头的话咽了回去。


    ……


    左不过是晚了一个时辰,赵斐然出现在正阳宫,等着娘娘盘问。


    宫灯摇曳,豆豆烛火,正阳宫一派温暖祥和,娘娘身着半旧衣衫,盘腿坐在矮几南面,赵斐然身着宝蓝常服,相对而坐。矮几上乃一副残局,黑子颓势明显,约莫不过不半炷香,便可被杀个透彻。


    赵斐然破局,不紧不慢,手捻黑棋,缓缓落下。


    想不到他自退三五,娘娘终于舍得问话,“有心事了。”


    这话多此一问。太子殿下的热闹,没哪一个是娘娘不知的。她不过是看在儿子不再是个棒槌,想多问问罢了。


    “无事。”赵斐然又落下一子,“儿子有事,特来告知阿娘。”


    “说吧,可是事关那宣德坊的小娘子?”


    赵斐然落棋的手顿住,思忖一会子,“阿娘,儿子想成亲了。”


    “成亲?”娘娘确认道。


    成亲非同寻常,若是侧妃当是用不上成亲。原以为他不开窍,到头来,却是一步到位。


    少年不答,而说起娘娘早年给他讲述的往事。


    “儿子还记得阿娘和儿子说过,若是寻到心仪的小娘子,要好好待她,不让她吃苦,不让她难过。


    阿爹早前,对徐侧妃如何,阿娘说得少,儿子或多或少知道一些。就是阿爹如此行径,才有后来诸多事端。儿子既不想生出无端祸事,也不想让她可怜过活。此前在闺中如何,儿子无能为力,以后在东宫,必定是好日子。


    不被人欺负,不被人笑话,想要什么稀罕玩意儿,就能有什么稀罕玩意儿。更,不用节俭度日,艳羡他人。”


    说话间,手上不停。也不知是他的言语惹了娘娘想起往事,还是他棋艺高超,小一番功夫下来,颓势变幻,不复从前。


    莹莹一豆烛火于娘娘身侧伫立,她低头看棋局,声音暗淡沙哑。


    “这些话,你跟我说什么。你跟那小娘子说去。阿娘我老了,听不得这些。你要成亲,那是好事,大好的事。放心,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