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一语双关

作品:《大唐第一亲王!

    不要搞那些,欺上瞒下,贪污横行之事。”


    皇帝的这句话,似乎像是一阵微风,撩动了大殿内,众多官员的心绪。


    “这,自然是不会的。”


    此时回答的,并不是长孙无忌,是房玄龄。


    总算听到了一个,在意的方面。


    就自顾自的,站出来,答道。


    “陛下,臣可以承认,有很多时候,政令出了太极宫。


    在经过层层官吏的传达后,可能会出现一些歪曲的现象。


    可目前,还没有发现什么,过于严重的结果,还请放心。”


    嗯,这倒是,不过,皇帝只应了声,就意有所指的,去聊另一件事。


    突如其来的转变,使得许多官员都还,不曾反应过来。


    “前朝的那些官员,还是,尽量让他们养老。


    有些事儿,该做,能去做。


    有些事儿,不该做,就不能去做。


    不该做的事情,做了。


    该做的事情,不做。


    两者,如果发生的话,都会引起很大的问题,诸位以为如何?”


    朝臣自然明了,这是陛下想要警醒一些人,可那些人,会明白么?


    亦或者,他们就在身边,装作漠不关事的模样。


    嗯。??(??w???)


    罢了、罢了。


    “尔等下去,执行任务。


    六部,要有六部的职责,否则,朕也不介意,将一些吃空饷的家伙,给换了。


    还有,大唐应该多一个部门。


    不定期,到每一部的权势所集中之地去,抽查。


    若抽查到,某些人的手下,在那儿,心安理得的,领着朝廷发的银钱,却不干朝廷派发下来的事。


    那可就别怪,唐法严苛。


    自己作死,没有谁救的了。??(??w???)


    长孙无忌首先带头,沉声回复。


    “是,陛下。


    臣等一定谨遵命令!!!”


    可李世民,会相信?


    自然是不信的。


    或许,在这朝堂上,有很大一部分官员,的确会听话。


    的确会去完成,朝廷所下发的任务,可还有一部分官员,心中在想什么。


    虽然他没有时常在这城中走动,可还是,知道的。


    无非就是顾念着自己,顾念着身后的家族,亦或者顾念着,私情。


    从来不会将国家大事,作为第一要务,李世民倒也不指望这些朝臣,能够好好听话。


    只不过是,淡淡的一个警告而已。


    等他腾出手来,将外部的事情,处理后,再处理,这内部的。


    目前,因为外部战事,正剧烈,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就包括那几个逆子。


    按照往常的习性而言,目前特别是这几天,各大朝臣,都会聚在这城中,正是他们拉帮结伙,互相缠斗的好时机。


    可经过,慎重考虑,还是毫不留情的将,一些长安城,不需要的力量,所给剔除。


    至于,损害到了谁的利益,又让谁获利,这可不是皇帝此时,该考虑的。


    他此时考虑的是,整个国家,而不是自己。


    与此同时,已经离长安城,大概100多里的李承乾,多次探出车窗,往后看去。


    确定没有骑兵追过来,才在心中长呼了一口气。


    倒不是害怕老头子,派兵来追杀,毕竟,两人之间,好歹是父子,特别是在这种时候。


    不会,也绝对不可能,出现皇族相残之事,更别提什么,父子相残。


    老娘都还在,自然不用担心,那些事。


    一直坐在一旁的郑观音,看着丈夫,那引人发笑的举动,也是轻掩嘴角。


    李承乾,听着笑声回过头,看着妻子。


    嘴角也是,掩不掉的笑意,无奈说。


    “别以为本王,这是多此一举,老头子之前做的那些,没底线,没节操的事情,可多了。


    万一他,派些兵追出长安城,将本王抓回去,那不是少了一些,旅途之中的乐趣?


    一直待在那城中,憋,都得,憋出病来。


    之前,那么多王朝,那么多有权势者,大多都是从京城中,憋出病来。


    所以晚年才会出现,那种昏庸的姿态……”


    还想说下去,却被妻子的手,掩住口鼻。


    郑观音十分谨慎的摇摇头,见李承乾没有继续说话后,才将手撒开。


    可还是,止不住的埋怨。


    “殿下,虽然已经离开了长安城,但是,护卫你我的,不过是100多名辅兵。


    万一被某些,心怀叵测的人听了去,知道了。


    那对于寻真王府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不是好消息,就不是好消息。


    反正本王,目前的这个寻真王,历史上,就从来没有出现过。


    即使老头子最近表示,希望太子,还是本王。


    但,孤不想要了。


    没意思。”


    “不想要了,殿下您说的这话,是什么意思。


    莫非,表现出来那些,都是真的。”


    “的确是真的。”


    李承乾叹了一口气,搂着妻子,趴在耳边,轻声为她解释。


    “你想想,从古至今,有多少太子,在真正掌权者的手下,能够得到善终的。


    恐怕也只有三四位,不,三四位都没有。


    汉武帝,亦或者是秦始皇,他们的确,孤可以承认,是雄才伟略。


    可,下一代呢?


    被他们寄予厚望的下一代,下场如何?


    无比悲凉!!!!!”


    郑观音听了丈夫的话,似乎抓住了关键点。


    “殿下,您真实的意味,是担心,与陛下发生矛盾?”


    “是的,孤担心,与父皇发生矛盾。


    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怎么懂事,,亦或者是被许多腐儒,给腐蚀了。


    也被从小也被听到大,学的规矩,所束缚。


    认为整个世界,整个朝堂,都必须围绕在孤的身旁,运转。


    所以有很多时候,没有注意,维护王府的利益,也没有去与,别人交好。


    说句目前,不应该出现的话,即使,现在,接受了父皇递过来的太子之位。


    又能坐得稳吗?要知道,本王的那些兄弟,可个个都不是善茬。


    个个都想着,摩拳擦掌,将,一些该改变的事情,牢牢的钉在一起。


    目前,城中有能力,争夺那个位子的家伙,无非就是李泰与李宽。


    其余皇子,不足为虑。


    从明面上来看,自然是孤的胞弟,李泰的优势,要大一些。


    无论是在文人,还是在那些武将之间的名声,都远远要比李宽好,特别是当今丞相还是,他的舅舅。


    有这些关系,在无论怎么看,怎么评级,除了孤外。


    最有可能,继承那个位子的,就是他。


    但所有的事情,却都不能从表面,粗略的去认为。


    丞相的那个位置,只要李未央,没在长安,那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权力,可以改变很多事情,就包括丞相的站位,也是如此。


    就因为他所处的那个位置,也使得他不能如同普通人一样,造福亲戚。


    特别是太子之争,更是不敢涉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