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提前布局,开始跑路

作品:《大唐第一亲王!

    奏折上,记载了些什么,也不是,奏折吧。


    无非就是,监视是各位王爷的细作,所传递上来的一份密报。


    上面只记载了各位王爷,在今日得知军队出城之后,准备让之前,在朝堂上,笼络的那些力量。


    到自己府中去,聚一聚。


    聚一聚,也无妨,但是,最为要命的是,李宽等人直接将,一场聚会,搞成二选一。


    请柬上,就透露出了这个信息。


    说是,措辞十分严厉,在这种情况下,谁还敢,那么做?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也只不过是皇帝本人的烦恼而已。


    对于身在局外的李承乾而言,却暗自有些发笑。


    本来今日在得知,军队出城的时,都准备要不给老头子,申请一下。


    跟着那些将军出去,见见世面,可想了想,还是将这个想法,直接作罢。


    无他,自己作为母后与父皇的嫡长子,绝对不可能,让自己,误入险境。


    若在战场上,自个出现的话,那对于军队的部署,将会是极大的打击。


    同时,若李承乾出现在战场上,虽然可以鼓舞麾下的士兵。


    可,周围的这些国家,说实话,没有哪个,能够经得住大唐的一和之敌。


    但,万一呢,万一,可是能改变很多的事情。


    虽然经过之前的一顿瞎操作,成功的将太子之位,给弄没了。


    当然,李承乾是绝对不会承认,当初将太子之位弄没时的心态,与此时的心态,是截然不同的……


    与此同时,高句丽的长孙信,也收到了来自,长安的信。


    说是信,也不确定,应该是圣旨。


    甚至,刚开始,他都没有发现,传递圣旨的士兵。


    只是在回到营帐的时候,对方给出了陛下,常挂在腰间的玉佩。


    才,彻底信了其,说的那些话。


    同时,小兵也将圣旨,交到了他的手上。


    展开一看,无非就是让自己,在高句丽境内的时候。


    尽量,将锋芒给收起来,当然,只是收起锋芒。


    并不是将所有的,行动权力,都给限制住。


    长孙信明白,这恐怕是陛下想让他,好好做一位,混军功的将军。


    不要打扰,秦怀道的历练之旅,至于,李无忧,则应该全程没有在,陛下的考虑之内。


    毕竟,娘子军与其他大唐的军队,完全是分属两个系统。


    这样考虑,也没有什么。


    秦怀道啊,可是秦琼将军的嫡长子。


    将他特意抽调出来,作为大唐,下一代将领的领军人物,倒也不错。


    是,挺不错的吧。


    因为这一代,无论是秦老将军,还是程老将军,恐怕都得屈居于,陛下之后。


    是的,都得屈居于,李世民之后。


    人家上战场,打出来的战绩,也足以令人,瞠目结舌。


    第二位才是秦琼,第三位则是李靖………


    在离这个营帐,不远的另一处营帐中。


    李无忧则是,全速推演,即将要进攻的这些城市。


    因为现在,该有的补充,都有了。


    甚至,已经将他们拉上战场去,溜了几圈。


    双方都感觉,十分不错,可就在这样一个,十分重要的作战会议中。


    长孙信,居然没到。


    只剩下,李无忧与秦怀道,面面相觑,对方给出的理由是,偶感风寒。


    偶感风寒个,屁呀!!!


    昨日,这家伙都还生龙活虎,莫非是长安那边的书信,来了?


    李无忧的脑子,转得,倒也挺快,可他也没有将对方这最后一块遮羞布,全都撕扯下来。


    这样,对谁,都没有什么好处,长安来的书信,专门找长孙信的。


    那必然是,陛下对于这位老将军的敦敦教导,而,为什么不找秦怀道呢?


    李无忧也总算是,彻底看出来了。


    秦怀道,无论是之前与殿下,一起去出征倭国,表现出的作战手段,以及统兵水平。


    已然是极佳的一类,再加上秦老将军的缘故,他来做大唐,这新一代的统军人物,倒也不错。


    于是,挥退侍卫,继续与对方商量起,即将进攻的这些目标来。


    说实话,也没有什么好商量的,现在手中,可是有一万多的娘子军。


    实打实的军队,并没有将那些辅兵,算在内。


    之前,3000人的时候,就敢和对方的八万大军,血战一场。


    虽然这,“血战一场”,有很大的水分,但是,对方也损失了,相当数量级的士兵,不是吗?


    此乃,闲碎琐事,暂且不提。


    不过,李无忧也在心中,暗自决定,一定要将高句丽近这边的战局,在半年之内,全给解决。


    之前,殿下给的旨意是,可以在一年之内,帮大唐。


    在一年之后,无论战果如何,就不能继续,在这个国家,肆意妄为了。


    省得,迟则生变!!!


    另一边的高句丽皇城内,苏大强看着兄长那,志得意满的神情,最终还是,俯首甘拜下风,讨饶道。


    “大哥,大哥,您真是我大哥!


    当日和兄弟我说的那条路,派人去看过了。


    的确,在未来四五天,不会被海水淹没。


    要不,将家眷,以及金银细软,或者手上的精兵强将,全给派过去,省得,迟则生变。


    现在,也就我们这两兄弟,也就我苏氏一族知晓,那伙流寇,其实,不是真正的流寇。


    是,大唐的军队。


    一旦让,王城的许多狗东西得知,那可能会引起,某些不好的结果。”


    苏文,轻饮了一口茶,神色却变,也不变。


    半晌,才询问了一句。


    “现在,苏氏一族手上,有多少精兵强将?”


    “经过前一段时间的扩充,及选拔,目前手上,大概还有11万。


    这11万精兵强将,已然是高句丽境内,最后的力量。


    剩余的,都是些歪瓜裂枣。


    若让他们负责城防,还行。


    可,若让这些狗东西得知,大唐军队打动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