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第 6 章

作品:《怎么会爱上了她

    《怎么会爱上了她》全本免费阅读


    苏鸾儿第一次推开了黎烨,脸上挂着泪,别过头去不看他。


    沉默少倾,男人再次贴过去,牢牢禁锢了她,轻轻吻着她的眼角,低语认错。


    “别气了。”


    “要怎样才不气?”


    “给你咬。”


    他贴着她的脸颊,鼻尖递在她的唇边,轻轻地、来来回回地蹭她。手下也没闲着,隔着罗裙逗弄她。


    他知道她也忍了许久。


    黎烨此间手段一向炉火纯青,很快就将怀中人撩拨地面红耳赤,湿哒哒一片。


    “不许再气。”他忽然加重力道,闯进了一片雨泽之中,在猝不及防地嘤·咛声里含住了她唇。


    用尽手段勾诱着她的回应。


    甚至故意抱她下榻,故意将她抛起来,惹她不得不主动攀着他脖颈。


    到最后,她实在累极,有气无力地催他快些去当值,他才罢休。


    男人餍足地穿戴妥当,温温地留下一句话,“你今日什么事都无须操劳,好生歇息。”


    说罢,自去沐浴更衣,离了紫苏院。


    苏鸾儿躺了约有半个时辰,眯了个回笼觉,才叫丫鬟端来温水,擦洗过,也穿戴妥当出了门。


    黎烨虽说无须她操劳,她总不能果真在房内无所事事待上一整日。


    今早请安时,婆母说有桩事要交给她,让她饭后去找管家一趟。


    来至管家处,见有四五个女郎恭谨站了一排,管家正拿着画像一一比对。


    “刘管家,这是做什么呢?”苏鸾儿打量几个女郎,个个姿容标致,生得竟有几分相似,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姐妹呢。


    刘管家忙放下画像,摆手挥退几个女郎,笑说:“没什么,新买了几个奴婢。”


    “少夫人,是这样,之前义诊,老夫人是在永安堂拿的药,药钱尚未结清,老夫人说,这事以后交由您经管。”


    管家拿出在永安堂的账目,“您且回去看看,若和您开的药方无甚差别,总账也对得上,不必您奔波,告诉我一声,我叫人去结账。”


    苏鸾儿接过账册,折回紫苏院时,恰撞上新买的几个奴婢都被送进了黎二郎住的院子。


    她虽好奇,但记得黎烨教训,不可妄议是非,遂并未多话。


    却听院子里丫鬟议论起这事,原是二弟看上的那位表姑娘不愿做平妻,要他退了和崔家嫡女的婚事才肯嫁他。右夫人自然不允,当即便交待管家买几个和那表姑娘姿容相似的奴婢给二弟做妾。


    “那表姑娘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也不想想,不过就是一副相貌而已,有钱能使鬼推磨,堂堂王府还能买不来几个比她好看的奴婢?”洛秋嗤声说道。


    另个丫鬟附和:“就是说呢,还想让二公子退婚,她那相貌买得来,崔家嫡女的身份可是买不来的,而且听说,崔家嫡女才貌双全,治理家务很有一套,贤名在外,那表姑娘如何比的起,能给她一个平妻身份,叫她来王府享福,就是大造化了,她竟还不知足,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丫鬟们就站在院子里议论,房门大开,苏鸾儿坐在书案前核对账目,将这些话一字不差听进了耳中。


    原来她们都作这样想法?


    相貌买的来,身份买不来?


    似乎说得没错。


    苏鸾儿愣怔半晌,洛春察知她神色不对,出门阻了两个丫鬟的议论。


    “洛春,你说,真是那表姑娘,不识好歹么?”


    待洛春进门,苏鸾儿怔怔地问了句。


    “少夫人,有些人惯会以己度人,您别放在心上。不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那表姑娘尚未嫁进门,已遭如此议论,将来就算和崔家嫡女同为平妻,一强一弱,又如何真的能平?”


    苏鸾儿不妨洛春有此见解,心头畅然明亮,再不似之前孤立无援,对她笑了笑,低头看账册。


    账册记录着两年来义诊用药所费,账目做的很简单,没有写每味药材的单价,也没有写每副药剂的价格,只记了每个义诊当日用药总费,两年零六个月,共记了三十页纸。


    总额高的过分。


    再看单个义诊日的药剂所费,也远超苏鸾儿开药时的估算。她很注意控制药剂所费,不会让人吃不起药,但这账目所示,倒似她故意开了高价药材。


    “洛春,随我去趟永安堂。”苏鸾儿虽许久不曾与药商打交道,也知京城药价定然不能与蜀地相比,但药价再浮动也有个限度,不会相差如此之大,永安堂的账目有问题。


    “少夫人,账目有问题么?”洛春问。


    苏鸾儿点头,命洛夏去拿帷帽,准备出门。


    “少夫人,永安堂是右夫人推荐的,听说那东家姓崔。”洛春小声提醒。


    苏鸾儿微微一愣,不知其中还有这层牵扯,永安堂的东家莫非与二弟的岳丈家有些关系?也正因如此,才敢肆无忌惮公然在账目上作假?


    若真是这样,她不能擅自作主,得禀知婆母,请她拿个主意。


    苏鸾儿拿着账册去了颂晖堂,如实禀说问题所在。


    徐氏面色一向从容不露喜怒,今次却愤然拍案:“我信得过他崔家,才将这生意给了他们,他们竟如此蒙骗我!”


    “鸾儿,这事既交给了你经管,你便大胆去做,秉公处理。”


    对婆母的态度,苏鸾儿有些不敢置信。


    黎烨今早缠绵认错,哄她之时,总说是他们恨铁不成钢,盼着她能早日撑起这个家,这才严厉了些,绝非故意搓磨她。她当时并不全信,但看婆母此时态度,倒真有教导她掌管家务的用意。


    拜辞婆母,苏鸾儿调出义诊以来的药方,装进匣中,出门登车,去永安堂之前,先找几家药铺核算了同一个义诊日的药剂所费,各药铺给出的价格虽不相同,但浮动不大,都不足永安堂的一半。


    拿上这些东西,苏鸾儿才进了永安堂,说明来意。


    掌柜听说是武安王府来人,要核对账目,心道不妙,忙将人请去后院待客的厢房,又命人给东家递话。


    永安堂的东家是崔家庶出,人称六爷,算是黎二郎的庶叔父。


    单凭崔六爷自是没胆子公然做假账,占王府的便宜,此举是得吐谷浑氏授意,早就约定好,多出来的钱,他半分不拿,全给吐谷浑氏。吐谷浑氏一再要他宽心,说不会有人找麻烦,怎么今日王府竟来人对账了?


    “有失远迎,有失远迎,不知如何称呼?”崔六爷没有见过苏鸾儿,并不知她就是那位出身低微的世子妃。


    洛春道:“是我家少夫人。”


    崔六爷一愣,心下惶恐登时散了许多,原是那个蜀地来的平民医女,好应付。


    “不知少夫人有何疑虑?”崔六爷神色镇定,来时一路的心虚都压了下去。


    苏鸾儿将账册推过去给他,附上药方,说道:“烦请东家把这几味药材的单价列一下。”


    崔六爷笑着应好,接过药方和账册,核对过日期,却没有交待人去办,只是说道:“一分价钱一分货,王妃娘娘交待过,不能丢了王府的面子,都要用上等药材,那批药材已经用完了,现下进的药材便宜不少,不可同日而语。”


    两年多的旧账,便是最近的也是几日前的了,崔六爷若咬死那批药材是优中择优,价格高昂,苏鸾儿是没有办法反驳的,毕竟她手里没有药材,不能鉴其优劣。


    房中沉静良久,崔六爷笑呵呵看着苏鸾儿,心下惶恐已完全散了。


    想来徐王妃也知账目有问题,但看在右夫人的面子上,不好亲自出面,遂遣这个没甚才干的世子妃来做这等得罪人的事,做好了给王府省下一笔开支,做不好,便当世子妃少不更事,不懂规矩才来相问,虽查不出结果,多少也能警醒他们不可妄为。


    苏鸾儿沉思半晌,见崔六爷气定神闲,一副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的样子,想了想,说道:“如此说来,这药材价格高昂,应是缴纳的税银也高出许多?”


    崔六爷脸色一僵,没料想这位世子妃还懂些税律。


    药材的税银往往很低,而药材价格一旦超过限定数额,税银也会远远高出一等,户部都有登记,可以查阅。王府若较真,去户部查他缴纳的税银,麻烦就大了。


    “少夫人说的是,税银确实高昂,但这钱自不能算到王府头上,这样吧,我让账房先生重新核算一下,把税银给您去了?”


    崔六爷态度软下来,也松口重新对账,又有拐弯抹角的姻亲关系,苏鸾儿自不能穷追不舍,总要给他些面子,只把多家药铺核算出的药剂所费留给他,“东家且算算,能比这些药铺高出多少。”


    言外之意,市价如此,新做账别再高的离谱。


    崔六爷满口应好,笑脸将人送走,立即差人给吐谷浑氏递消息。


    出来永安堂,洛春总是打量苏鸾儿,透出几分刮目相看的味道,“少夫人,您还懂税律?”


    苏鸾儿摇头,“知道一些,并不精通。”


    她跟着师父四处行医,也跟药商们打过交道,大体明白其中门路。


    这事说罢没几日,永安堂重新做了账目,药价虽还是比寻常药铺高一些,但并不离谱,苏鸾儿请示过婆母,依此价格结算了药钱。


    本以为这只是一桩寻常家务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