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我儿名讳,朱慈燚

作品:《大明:坦克堵门你跟我说大明万岁

    次日,逢九早朝。


    六部以及在京六品以上官员,皆穿吉服来上朝。


    人逢喜事精神爽,国逢喜事万象欣。


    皇极殿上,百官齐聚,人人面上喜气洋洋。


    大明的朝廷,已经有段日子没有迎来什么值得普天同庆的喜事了。


    这近段日子,天灾频仍,令所有人心头都像压着一块大石头一般。


    如今,大明皇室嫡长子诞生,预示着皇帝后继有人,皇位承继有归,这是大明稳定兴盛的预兆。


    众臣齐齐拜贺:“臣等恭贺陛下喜得龙子,皇嗣兴盛繁荣,江山承继有望,我大明万年一统!”


    朱由校坐在龙椅之上,笑容满面,相当受用。


    “众臣平身!”


    “谢陛下!”


    群臣起身后,温体仁当前奏道:“臣贺陛下嫡长子降生,皇明嫡系昌盛,大明万年一统。”


    “此等大喜之事,该当普天同庆,百姓同贺此喜,为我大明,为陛下贺!”


    朱由校:“好!普通但有喜事,都宴请街坊。朕有皇子,该当天下同庆贺。”


    “为贺我皇儿降生,除十恶之外,大赦天下。”


    “散朝后,刑部着即施行!”


    刑部尚书苏茂相:“臣遵旨!”


    众臣齐道:“陛下圣德!”


    朱由校又道:“此次,琉球、台湾、两广、福建、浙江、北直隶及山东等地,免各类税收一年。”


    郭允厚闻言不由嘴角一抽,偷偷捂了捂心口。


    却听朱由校继续道:“之前,全国募捐京城百姓踊跃积极,实令朕心感动。”


    “今皇子降生,与民同庆。”


    “京城百姓,每户赏酒、盐各一斤,肉两斤,布一匹,米十斗。”


    听到这里郭允厚实在忍不住了。


    “陛下,京城现居人口将近十六万户,这全部赏赐,耗资不少.......”


    朱由校大手一摆:“郭爱卿,你莫急!”


    “朕给皇儿庆贺,与民同乐,不用你户部掏银子。”


    “一应费用直接从内帑支取就是。”


    郭允厚闻言顿时转忧为喜:“陛下放心,我户部定会全力配合光禄寺和礼部,将这差事办得漂漂亮亮的。”


    “让咱京城的百姓,感念着陛下的恩德,同贺皇子殿下诞生之喜!”


    礼部尚书孟绍虞和光禄寺卿也齐齐出班行礼允诺:“臣等必倾力而为,办好差事!”


    “很好,一应粮物,即日拨付,不得有误。”


    “臣等遵旨!”


    郭允厚和光禄寺卿归班,而孟绍虞则依旧不动。


    朱由校问道:“礼部,还有何事?”


    孟绍虞:“臣启陛下,皇子既已降生,当着翰林院预拟皇子睿名,请陛下选定。”


    “并命钦天监选吉日为皇子举行命名礼。”


    朱由校:“皇儿名讳,朕已拟定,就不劳翰林院费心了。”


    此言一出,百官好奇。


    被皇帝抢了差事的翰林院学士张士范,心中略有不平,出班问道:“不知陛下,为皇子拟定何名讳?”


    朱由校看着百官得意道:“我儿名讳,朱慈燚!”


    “朱慈...熠?”张士范重复念了一遍,感觉颇有些韵味。


    “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皇子字辈当为慈,名里五行当有火。”


    “朱慈熠,熠熠生辉,灼灼其华。”


    他边说边点头:“倒是个不错的名讳!”


    魏忠贤立即拍龙屁道:“皇子名讳果然不同凡响,皇爷文采耀世,闪得老奴都睁不开眼了,佩服至极,佩服至极呀!”


    温体仁也附和道:“陛下真乃当时第一文武英杰。”


    其他众臣正要纷纷开口赞颂,却听朱由校笑道:“诸位爱卿,听错了。”


    “我儿朱慈燚,并非熠熠生辉之‘熠’,乃是四火相佑之‘燚’。”


    “寓意我大明如烈火熊熊,光明不灭,万年永存!”


    张士范闻言,顿时双眼大亮。


    “陛下,此‘燚’更佳!臣若拟名,不及陛下也!佩服!佩服!”


    杨汝常听到这两个名字的时候,也在暗地里偷偷掐指推算着。


    此时,他也满脸喜色的站了出来。


    “陛下圣明,老臣刚刚推算了,皇子此名讳甚合天意,兆示我大明从此兴盛不衰!”


    温体仁刚才点赞错了,这回有杨汝常亲自认证,他赶紧补救,领着众臣齐齐拜呼:“陛下圣明,大明永昌!”


    喜得贵子,朱由校很是开心:“杨监正,那就有劳钦天监选个吉日,为我儿朱慈燚举行命名仪礼吧。”


    杨汝常:“此乃臣等职责所在,何谈有劳,臣遵旨。”


    朱由校心情甚佳,看向众臣:“诸位爱卿,若无要事,便散了吧,朕还要回去看看皇儿。”


    “臣等告.......”温体仁正要带头退朝。


    一人出班奏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众人一看,正是兵部尚书刘廷元。


    大家都感到有些郁闷。


    都快散朝了,才站出来恭贺,这刘廷元放射弧是不是又点长了,还是要故意特立独行?


    朱由校也微微好奇:“刘尚书,不知你这恭贺的事何喜呀?”


    但听刘廷元道:“启禀陛下,有信王的消息了!”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朱由校的心情瞬间被调动了起来。


    自从信王翻越葱岭之后,已经有好几个月都没有他的消息,朱由校也是甚为挂念。


    此时闻讯,忍不住追问:“信王可好?如今到了哪里?”


    此问一出,群臣顿时安静,都伸长脖子竖起耳朵看向刘廷元。


    “就在上朝之前,兵部收到神机营提督卢象升发来的最新电报。”


    “卢提督一行,已经抵达波斯帝国呼罗珊地区,并在那里遇到了信王派回大明的信使。”


    “信王殿下,如今已经抵达奥斯曼帝国,并与奥斯曼苏丹穆拉德结拜为兄弟,信王为兄,穆拉德为弟,并签署了两国永世盟好条约。”


    此言一出,群臣震惊,连朱由校咋舌了。


    朕操!


    五弟可以啊!


    偷摸给朕弄了个结拜小老弟,还收服了奥斯曼。


    这不比天龙八部燃?


    不管他咋整,只要安全无恙就好。


    朱由校:“你继续!”


    刘廷元:“是,陛下。”


    “奥斯曼帝国准允我大明在其境内,挖矿、传教、设立电报站。”


    这话又是引起一番震动。


    朱由校:“啧啧啧,信王威武呀,这啥权力都给咱大明整来了,彩!”


    “继续!继续!”


    刘廷元:“目前,信王已经从奥斯曼王城离开,向西前往边境,将继续西进欧罗巴!”


    朱由校:“好好好,还有吗?”


    刘廷元突然有些支支吾吾:“信王有话要带给陛下,只是.......”


    朱由校:“只是啥,你继续说呀!痛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