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你要不去,你就是个嘴炮!

作品:《大明:坦克堵门你跟我说大明万岁

    和温体仁一起走出大殿的吴淳夫看到那些士子们抓耳挠腮的样子,不禁在旁边声问了一句。


    “温阁老,要不要把正确的阅卷方法告诉士子们?”


    温体仁直接冲他瞪了一眼。


    “为什么要提醒?”


    “连这点应变能力都没有,将来如何担当大任?”


    吴淳夫撇了撇嘴,乖乖的退至一旁,心中对这一科的士子们升起了浓浓的同情。


    不是老夫不帮你们,实在是这个遭瘟的太狗了啊!


    于是乎,接下来考场上就呈现出了两极分化的一幕。


    有人看懂了,拿起笔,在上面快速的写出答案。


    而那些没看懂的,只能听着隔壁传来的研墨声和试卷翻动的声音,坐在那里一脸茫然。


    朱由检背着双手,在考场中游走着,时不时的看一眼学子们的试卷。


    虽然之前他并不知道试卷的内容是什么,但是转了一圈后,也明白了这一次的试卷要横着读才校


    看到那些士子们一脸着急的样子,很是失望的摇了摇头。


    他和温体仁的看法一样.........


    这样的人,难堪大用!


    太木了!


    他都恨不得敲开这些饶脑袋,看看里面装的是不是浆糊!


    这帮人平日里做藏头诗时候的机灵劲儿,怕是都落在青楼里了吧?


    直到又是半个时辰过去,依然有数百人在盯着试卷发呆。


    突然间,一声锣响回荡在贡院上空。


    接着,便听到了锦衣卫们的提示声。


    “本场科考,时间已过半!”


    “半个时辰后,收卷!”


    直到这时,学子们才想起之前朱由检过限时一个时辰的话来。


    这让他们顿时就慌了神。


    玛的,时间都过了一半了,连考题都没看懂,考个鸡毛啊!


    有心态崩溃的,直接向门外伸出手去。


    随后就有锦衣卫走了过来,冷声喝问道:“何事!”


    那士子一脸紧张的道:“学、学、学生想上、上、上茅房。”


    可却只换回了木得感情的两个字:“憋着!”


    那锦衣卫完,就转身离开了这个号房。


    士子沮丧的坐回原位,刚拿起卷子,就又听到那锦衣卫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老子蹲点儿的时候,一一夜不吃不喝的事儿都干过。”


    “这才一个时辰的考试,哪这么多的屎尿屁!”


    士子:........


    玛的,但凡能看懂,本公子何止于要借口出去看别人做答?


    以往的科举,一考就是一,甚至数。


    所以上厕所这种事情完全不禁,顶多也就是派个吏在身边跟着,防止和其他人沟通交流。


    但是这次,只有一个时辰的做答时间,让禁止上茅房变成了理所应当的事情。


    这就很难受了.........


    如坐针毡般的在狭的号房里又坐了片刻之后,那士子直接像疯了似的推开门冲了出去。


    “啊......不考了,我退出!”


    “太难了!”


    “呜呜呜.......娘亲.....我以后都不读书了........”


    他一边向贡院外跑,一边痛苦的嚎啕大哭。


    而对于他的这种做法,无论是巡视的锦衣卫,还是周围号舍里的士子们,都只是随意的往这边看了一眼,然后就该干嘛干嘛。


    实在是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头一回发生。


    往年的科举上,被考疯的士子大有人在。


    春闱还好一些,到了秋闱之时,因为长期呆在狭空间里,中暑的、病倒的更是寻常。


    温体仁只是扫了一眼那士子的背影,便朝着旁边的吏道:“查查他是谁,通知国子监,革了他的举人功名!”


    “这样的人,就算再来参加科举也只是耗费国库财力,留之无益!”


    “是!”


    那吏躬身一礼,随后走到那士子的号舍里,拿出了他的考卷,并找到了他的籍贯和姓名。


    某一处号舍里,年仅十五岁的顾炎武,已经答完了所有的填空题,看着眼前的一道策论,脑中闪过一丝不解。


    【你是某一地的知县,朝廷会为你提供以下选择作为上任准备,请在里面选出一种,并写下你的主政方针!】


    【鱼20万斤、渔网2千张!】


    这不是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的道理吗?


    陛下为何会出这样的题目?


    是不是有点太容易了?


    向来聪慧的他,很快就陷入了自己给自己挖的坑里,盯着考题,久久不敢动笔。


    而和他有同样情况的人,并不在少数。


    究竟是谁预判了谁的预判,在这一刻,成了未知数。


    又是半个时辰过后,贡院里的铜锣被再一次敲响。


    一群凶神恶煞的礼部吏,在锦衣卫的陪同下,涌了进来。


    “都停下!”


    “立刻放下纸笔,退出号舍!”


    “有违令者,考卷做废!”


    听到这话,士子们哪敢有半点耽搁,哪怕试卷还未做完,也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从里面走了出来。


    等到他们被领出贡院,吏们才挨个号舍的去收取试卷。


    按照往年的规矩,这些试卷还要进行糊名和誊抄,同时负责糊名的和誊抄的,还不能是同一批人。


    做完这些之后,考卷才会送到考官手中进行批阅。


    出了贡院,那些学子们纷纷凑到了一起,一个个苦着脸吐槽起来。


    “刘兄可曾做完了试卷?”


    “别提了,在下都没看懂那试卷是怎么回事,直到一声锣响之后,才明白要横着读,剩下的那点儿时间根本不够用啊!”


    “我也是,只写了不到一半,时间就到了,后面的策论都没来得及看!”


    “唉,枉我等苦读十余载,如今看来,却是于殿试无缘了啊!”


    “不得不,其实陛下出的题还是都很容易的,大多都是周礼里的文章,可........哎!”


    那人话了一半,便很是无奈的发出一声叹息。


    题简单,可特么时间都花在琢磨怎么看题上了,这就很蛋疼!


    人群中,突然有人大声喊道。


    “诸位,陛下如此出题前所未有,在下提议,不如我们去午门跪谏,请求重考一次如何?”


    此言一出,全场瞬间安静。


    好一会儿后,有人满脸鄙夷的看了他一眼。


    “午门跪谏?你怕是不知道午门外是什么情况吧?”


    “去!你去!”


    “你要是去了,能在那里跪上半个时辰,便是下文饶楷模!”


    “你要不去,你就是个嘴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