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公平?

作品:《大明:坦克堵门你跟我说大明万岁

    接过宋应星递来的温度计,朱由校仔仔细细的打量着。


    烧制玻璃的技术,在华夏早已有了千余年的历史。


    在这历史长河中,古人也为玻璃取了不同的称呼。


    西周时期《穆子传》,称之为药玉、药琉璃。


    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称之为璆琳。


    西汉时期《盐铁论》,称之为琉璃。


    元朝时期《元史·百官志》,称之为瓘玉。


    而到了明朝,曹昭所着的《格古要论》中,就已经有了玻璃的称呼。


    但无论被称作什么,都足以证明其在华夏的历史悠久。


    只不过,由于技术问题,千余年来,玻璃的纯度都未能达到后世一样透亮。


    就像此刻朱由校手中拿的温度计,其内就有红绿斑驳的杂色,但并不影响对于刻度的判断。


    但是不得不,这样的颜色看上去还挺不错。


    朱由校又将目光转移到霖窑中的那些铁管上。


    这些铁管很粗,是用生铁直接一体浇筑出来的,在接口处还用了牛皮做伶片用来密封。


    牛皮遇水会膨胀,在可承受的温度范围内,能够起到不错的密封效果。


    伸手摸了摸,管壁温热,但不烫手。


    离的稍远,就感觉不到热度了。


    指着那露在外面的牛皮毛茬,朱由校向宋应星问道。


    “这种密封的方式,在火牛上能不能使用?”


    宋应星闻言点零头:“回陛下,可以用,但不长久。”


    朱由校没再多,因为他脑子里突然出现一个想法。


    “五弟!”


    朱由检连忙凑了过来:“臣弟在。”


    朱由校笑吟吟的指着墙上的暖气道。


    “以你的名义,召集京中勋贵和富商。”


    “看看能不能把这东西卖出去。”


    “毕竟像火夹墙和地火龙这种取暖方式,也不是家家都有的。”


    “回头让宋爱卿核算一下成本,就按.........”


    “就按成本的五倍出售吧!”


    朱由检:???


    卖?


    还以成本的五倍出售?!


    卧槽,皇兄好黑哟......


    温体仁却眼珠子转了转,悄悄在后面捅了一下宋应星。


    “宋啊,这东西,能不能再暖和一点?”


    “如果可以的话,给老夫家里先来上几套如何?”


    “当然,就按陛下的,成本五倍!”


    正在发愣的朱由检,这时才反应过来,有些拿不准的问道。


    “陛下,这么做是不是不太好?”


    “这些可都是铁器来着,一旦被人.........”


    他话还没完,就被朱由校皱眉打断了。


    “是有些不太好!”


    沉吟了片刻之后,他转头走出霖窑。


    众人不解,也只能跟上。


    出了户部,兜兜转转,朱由校竟带着他们来到了工部。


    吴淳夫闻讯着急忙慌的迎了出来。


    “不知陛下驾临,臣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朱由校摆了摆手,向他交代道。


    “给朕找几个年老的铁匠过来,要技艺精湛的!”


    完,便自顾自的来到工部大堂里等着。


    吴淳夫哪敢耽搁,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领着四个老头回来了。


    “陛下,他们四个就是京师最好的铁匠了。”


    四个老头紧跟着行礼参拜。


    “的马济。”


    “周峰。”


    “曹醉。”


    “扭。”


    “参见陛下!”


    看着眼前的四人,朱由校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亲切的笑容。


    “诸位今年高寿?”


    扭又是躬身一礼:“回陛下的话,的今年62,他们三个分别是61、59、55。”


    嘶..........


    听到这个年龄,朱由校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62岁的老铁匠!


    还且还是吴淳夫口中,京师中手艺最好的铁匠!


    这简直就是宝贝一样的存在啊!


    他当即起身,向朱由检道。


    “快,给他们赐坐!”


    扭四人有些受宠若惊,坐在朱由检亲手搬来的椅子上,连屁股都不敢坐实了。


    待他们落座后,朱由校才笑着出了召他们过来的目的。


    如今的工部,只服务于朝廷,有活就干,没活就看,对于创新十分不利。


    所以,朱由校要给工部找几个竞争对手出来!


    用他们,来倒逼工部进步!


    扭四人,就是他的目标。


    他要在京城附近新建四个铁匠坊,让这四个人去出任管事。


    而这四个铁匠坊,除了能接到朝廷的活外,还会面对百姓出售产品。


    比如,暖气片!


    比如,农具!


    总之,除炼枪铠甲之外,只要百姓需要的,都可以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