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大疫

作品:《公主升职游戏

    《公主升职游戏》全本免费阅读


    然而,事情发展没能如婉月所愿。


    次月,蒲州灾民大肆外逃,局势混乱到再也不容忽视的地步。朝廷这才接到蒲州奏报,称“蒲州大疫,死亡日以千计,百姓惊恐流亡,十室九空。”


    早朝时,昌平帝当众摔了奏折。


    “余文诗尸位素餐,蒲州郡官全是无用之徒!”


    他起身怒斥,“蒲州疫病蔓延到如此地步,为何今日才报?京城外皆是蒲州灾民,衮衮诸公为何视而不见?将人拦在城外就完了吗!”


    他指着阶下的文武百官,厉声质问,“尔等满口仁义道德,为何独不慈下民?”


    百官皆低头俯首,默然无语。


    大家都心知肚明。城外流民聚集,皇帝待在宫里,不知情还说得过去,住在城里的众朝臣怎会不知道呢?


    不过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罢了。


    “说话。朕每月发着俸禄,不是让你们在这儿当哑巴的。”


    昌平帝见他们这幅模样,心中怒气更盛。“往常你们嗓门一个比一个大,为何今日一言不发?”


    “陛下。”


    片刻后,文官队伍中一人出列,躬身拜下,“臣以为蒲州巡抚余文诗,怠政祸国,延误疫情,罪不容恕,请陛下下旨捉拿余文诗,以清吏治。“


    ?


    昌平帝都被他的发言气笑了。


    想了半天,你就跟朕说这个?


    这名文官说得慷慨激昂,说完后见皇帝一言不发,又有些不安,垂首熬过一阵漫长到令人窒息的寂静,终于听到昌平帝开口。


    “不知这位贤良,现居官职?”


    皇帝说得阴阳怪气,这名文官只觉摸不着头脑,老实回答,“回陛下,臣礼部侍郎茹春。”


    “哦。”


    昌平帝点了点头,“朕还以为自己记错了,茹卿既是礼部侍郎,那请问礼部侍郎是何职责?”


    “是、是……”茹春这才意识到自己错在何处,一时诺诺不敢言。


    “礼部主管仪制祀祭,弹劾百官乃御史之责。”皇帝继续说了下去,“茹卿入朝数十载,不会不知。如今僭越职事,不知是何居心?”


    “臣不敢!”


    这话说得太重,茹春顿时面色惨白,扑通一声跪下,“臣只是、臣只是……”


    慌乱之中,他一时想不出辩解的话,便将求助的目光投向四周。


    然而文武百官都垂头肃立,没人理会他。


    大家心里明白,皇帝这会儿只是想收拾人,在借题发挥而已。风闻奏事,弹劾百官虽是御史职责,但殿内的哪个没弹劾过别人?谁会真把这个规矩当回事?


    昌平帝平时也不当回事,但他现在心情不好,茹春不知死活的撞到枪口上,就让他收拾,死道友不死贫道。


    “你只是目无尊上罢了。”皇帝平淡地做出评价,又念了一遍对方的名字。“茹春。”


    “臣在!”阶下跪着的人打一个哆嗦。


    皇帝摆了摆手,“身为礼部侍郎,你不事礼法,不修圣人之言,入朝数年未立存功,枉为朝官。从今日起,免去官职,回家继续读书去吧。”


    “是。”茹春面色灰白,颤巍巍地摘下官帽,再次拜下,“臣领旨谢恩。”


    茹春黯然退场,皇帝不再多看他,目光落到其他人的身上。


    杀了一只鸡的效果很好,猴子都被震慑住了。此时群臣神色紧绷,不管心里有鬼没鬼的,见他的视线扫过来都将头埋低了,生怕自己成为下一个出气筒。


    略出了一口气,昌平帝准备继续说,不料下一刻又有人主动出列。


    “父皇,儿臣愿往蒲州赈灾,以解父皇之忧,百姓之厄。”


    “?”


    众人惊愕地抬眼一看,只见前方出列的少年长身玉立,意气风发,正是刚入朝的大皇子。


    “景桓?”皇帝愕然望去,对上了自己长子坚定的眼眸。


    ……


    散朝之后,有几道旨意接连传出。


    蒲州巡抚余文诗庸碌怠政,延误疫情,免其官职,回京受审,但因蒲州局势严峻,不可无主政之官,令其在新官到任前暂代职事。


    皇长子周景桓封瑞王,令以瑞王为主,御史唐宾为辅,一干绣衣卫跟随,招募医者,前往蒲州赈灾防疫。


    此外,还有收治京城外流民,建立疠所,全城驱疫之类的命令。


    圣旨既下,朝廷当天就动了起来,集齐医者,调集钱粮,划分疫区,全城熏艾消毒。街头巷尾的小道消息乱飞,百姓一时人心惶惶,有识之士满怀忧虑,当街痛骂蒲州庸官害人。


    不能怪他们紧张,实在是此事太过要命。


    蒲州位于大楚腹地,是离京城最近的州府,若蒲州局势彻底失控,疫情扩散出来,京城首当其冲。


    此外,蒲州地处平原,土地肥沃,是大楚的主要粮仓,关系着全国的粮食储备,而开春的这场大疫,蒲州多少农人能完成耕种?


    如今春耕时节已过,就算疫病消除也难以补救了。


    总之,余文诗害人不浅。


    这也是昌平帝如此愤怒的原因。


    如果蒲州能早点抑制疫病源头,局势根本不会糜烂至此。如果能在疫病扩散时及时上报,就还有补救的机会。


    而如今都太晚了。


    下朝之后,昌平帝就暗中传令蒲州附近的兵马,又将京卫军统领召来密谈,做好了最坏的准备。让瑞王过去赈灾,只是想给长子一个历练的机会,其实对赈灾结果完全没报希望。


    坤宁宫。


    新鲜出炉的瑞王不知道父皇这么不看好自己,此时的他踌躇满志地向母后告别。


    “母后放心,儿臣会照顾好自己的。”他劝慰着满心担忧的母亲。“有那么多医者跟着呢,儿臣已经长大了,知道轻重的。”


    “是,我儿长大了。”


    看着意气风发的儿子,皇后勉强露出了笑容。知道这是儿子入朝的第一个差事,即使内心担忧,她也没有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转头换了话题,推了推桌案上的画卷,“来,看看有没有合心意的。”


    “这是?”


    瑞王进门就看到这堆卷轴了,对其中内容有所猜测,只是皇后不提,他就当看不见。如今皇后说起,他便拿起一张随手展开,看见里面的美人画像,神色有些忸怩,“母后,这事不急,等儿臣从蒲州回来再说。”


    “也好。”皇后笑着看他,“那母后先帮你看着,等你回来再选。”


    “好,劳烦母后了。”


    第二日,赈灾的车队就要出发。


    清晨,瑞王穿了一身轻便的劲装,长发在脑后整齐束起,他在父皇母后的注视下翻身上马,率领着蜿蜒数里的队伍向城外行去。


    帝后两人站在宫门前,望着长子英姿勃发的身影逐渐远去。昌平帝回头,看见了皇后的满脸忧心。


    “景桓是快成家的人了,不必太过担忧。”拍拍皇后的手,他轻声说道,“他早晚要经历这一遭的。”


    “臣妾明白。”皇后点了点头,跟着他一起回宫。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