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大件事

作品:《踏路真恒

    拿出另外两本法术秘籍来观看,典籍描述的内容同样是图文并茂,但都比火球术稍多,修炼的手印也较为复杂一点。


    这两种法术都要比火球术高级,要是练成了,产生的威能都比火球术要强。


    《火蟒术》,结出手印调动天地间的火属性灵气,形成一条巨型火蟒。巨蟒的大小,以及威能,取决于修士的修为境界,能够调用调动多少天地灵气。炼气期,最高可以形成一条三丈火蟒;到了筑基期,可以达至十丈之巨。


    形成的火蟒,在修士的控制驱使下,能像活物一样发动灵活攻击,并且还能从蟒首喷发攻击力强大的能量光柱。


    当然,这是有修士控制下才会有各种灵活变化。不然,就会像储物袋王师兄残留的灵识一样,形成的火蟒十分呆板,只有本能的攻击手段。


    另外一种《火影剑》的法术,是这三种法术当中威能最强的一种,手印也是最复杂的一种。


    通过手印,调动天地灵气形成一把火灵气宝剑,具有超强的穿透力与破坏力,真正能有崩山裂海的威能。


    修炼这两种法术,难度大了数倍,陈云岩就没有像修炼火球术时那般轻松了。


    在脑海的演练推演进度慢了许多,很多时候因为一个微小的动作出现差异,整套手印就弄砸了,又得重新开始。


    时间如同白驹过隙,一晃眼,陈云岩已经在大山里面修炼过去小半年了。


    两种法术的手印是一天比一天有进步,现在已经可以熟练地在脑海中快速结出。


    然而,当他挥动双手开始在真实环境中尝试完成手印的时候,却是发现了一个大问题。


    那就是修炼这两种法术,想要凝结手印成功,形成攻击的话。不论灵识还是灵力,消耗都十分巨大。


    灵力压缩磅礴汇聚过来的火灵气,灵识极力控制被压缩的灵气变形,化作法术典籍描述的形态。


    每成功一次,消耗都不少。特别是修炼‘火影剑’,消耗更大,以现在陈云岩的实力,最多形成十次的‘火影剑’就能把一身灵力消耗殆尽。


    这两个法术勉强也算是练成了,特别是‘火影剑’,威能强横骇人,可以当成是一张底牌来用。


    这段时间,除了不懈修炼这三种法术之外,储物袋中收藏的其他书籍,陈云岩也都有抽空细读。


    功法《烈炎诀》,跟自己修炼的‘赤炎经’同属于火属性的修炼功法,虽然不知道功法的级别层次,但两者对比,像是同属于一个级别内。


    所以,陈云岩也没有改修《烈炎诀》,也由此判断,似乎自己得到的‘赤炎经’不像是那种最低级的功法。


    那两本《基础丹经》和《基础药草经》更是看得仔细,这是他踏入修炼界之后,都必须要明白掌握的重要知识之一。


    不然,人家拿出假货来坑自己都稀里糊涂傻傻地去咧嘴接受。


    看完这两本书籍,陈云岩算是对修炼界,准确来讲,是对丹药以及药材的划分,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丹药,在整个修炼界,共分为灵品、仙品和圣品三个大级别。这本《基础丹经》只记载了灵品丹药的划分:共分成七品,对应修仙前期修炼的七个大境界。


    例如:一品灵丹,适合炼气期的修士服用;二品灵丹,适合筑基期的修士......七品灵丹,则适合大乘期的修士使用。


    不是说一品灵丹就不能给高阶修士服用,只是药效会变差很多;而低阶修士就不能服用远超自身修为境界级别的丹药,因为强行服用,丹药蕴含的强横的药力,很容易会将修士的身体撑爆,形神俱灭。


    并且丹经里面记载了上百种丹药的形状、颜色、气味和用途,储物袋中的那几十种丹药,都在《基础丹经》里面有记载。


    那本《基础药草经》,里面详细记载了上千种灵药,包括它们的外观、形状、色别、喜好、气味、药效和生长环境,品级的划分与灵丹相同。


    这些知识,足够陈云岩好好消化一段好长的时间。


    三种法术都已经修炼成功,依然没有打算就此停手,仍然留在山中继续修炼。


    炼丹他是不会,不过可以在山中寻找《基础药草经》里面的灵药,以此来实地验证自己学习的成果。


    在这半年内,为了修炼三种法术,每一次他都是将灵力和灵识几乎消耗殆尽才打坐恢复,恢复之后又再修炼。


    如此日以继夜,反复淬炼,刚刚突破的灵识变得强悍凝实;经脉中的液态灵力不仅精纯浑厚,同时也充沛了很多,已经充满了一半的经脉。


    实力大涨了不少!


    然而在陈云岩栖身深山修炼的日子里,城内的‘和丹阁’就大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