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和离

作品:《带着霸总去逃荒,我造反称王了!

    无视张氏的咒骂,冯里正毫不犹豫从族谱上划去冯晏的名字,这还是他当年上学堂读书后自己写上去的。


    接着,冯里正把笔递给冯笙。


    “来,笙儿,你自己写自己的名字。”


    冯笙看了愤怒的张氏和冯晏一眼,红肿的手接过笔,忍着钻心的疼痛,在泛黄的族谱上一笔一划,无比郑重的写下“冯笙”二字。


    “我看你这老东西疯了!绝了晏儿的科举路,把一个丫头片子记上族谱,你一定会后悔的!”张氏声嘶力竭叫嚣。


    不得不说,在冯笙在族谱上写下名字的那一刻,张氏有那么一瞬间的嫉妒。


    可是从小到大受到的教养又告诉她,冯家这是在倒反天罡,哪有女子记入族谱的?女子哪里配?


    冯家人都没搭理她,这还没离开冯家呢,就对冯里正一口一个“老东西”,没用大扫帚把她打出去就是看在这么多年生活在一个院子。


    冯笙望着张氏歇斯底里的模样,再次想起她常常对自己说的那句“女子无才便是德”。


    她打心里不认同这句话,可她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或许,等她认识更多字,读到更多书,就能知道了。


    ……


    ……


    冯里正让张氏带走了她自己挣的所有银两,足有八十三两四钱,冯家一文都没要。


    冯晏的衣裳鞋袜太多,他收拾了几身新做的,把其他的都抱到院子里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母子俩最后在冯家待了一夜,天一亮就雇了辆牛车,带着和离书进了城。


    等人走了,林婆子才心疼得直拍大腿。


    那么多衣裳鞋袜,连个补丁都没有,就那么被火烧得干干净净。


    这长孙的心是真的狠,也看不到弟弟妹妹们身上一个垒一个的补丁。


    冯瑜拉着冯昌的手,两个黑黑瘦瘦的小子老实得像鹌鹑。


    冯里正长呼出一口气,摸出身上半旧的荷包,从里头倒出三钱银子,招呼冯大贵的媳妇安氏。


    “老二家的,拿着这银子,扯些棉布给三个孩子一人做身新衣裳,剩下的用来买肉,咱们今天也开开荤。”


    安氏抿了抿唇,看向自家男人。


    待冯大贵微微点头,安氏才上前,接过银子。


    二房一家一向在家中没什么地位,她也不如张氏那么能干,有一手绣技傍身,这还是她这二十多年第一次摸到银子,以往手里能有二三百文就不错了。


    冯笙坐在院子里,红肿的手小心翼翼将碎得不能再碎的纸片一一拼起,再用林婆子特意熬出来的浆糊糊好。


    冯瑜见状,拉着弟弟走了过去。


    “小妹,我来帮你。”


    冯笙点点头,让出位置,“谢谢二哥、三哥。”


    看冯瑜屏着气糊碎纸,冯笙冷不丁开口,“二哥、三哥,我教你们认字吧。”


    两个小子猛地抬头,冯昌脱口而出,“真的?”


    天知道他做梦都想读书,可是爹娘说读书费银子,他们不如大伯娘,能挣到银子供大哥读书,所以只能在心里偷偷羡慕。


    但他们以前都不知道,张氏挣的银子只够交束脩,冯晏每月使的笔墨纸砚都由公中补贴,其中有一部分也是二房交上去的银子。


    直到昨晚林婆子拿了账本念出来,大家才知道,原来冯晏读书花了那么多银子。


    “我先把我会的字教给你们,等家里挣到银子,送你们去学堂读书,到时候你们再教我,可以吗?”冯笙低声道。


    她知道不会有学堂愿意收女子,那她就自己想办法。


    冯瑜也觉得这个方法不错,虽然他们兄弟俩这辈子还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进学堂。


    但是管他呢,先顾好眼下吧。


    ……


    ……


    桃源城到了丰收的季节。


    风尘仆仆的老头儿背着个破布包袱,驼着背,由一名十五六岁的黑脸少年扶着,一步一步走向桃源城东城大门。


    今天在城门口执勤的人是三丫这一支小队。


    老头儿看到守城兵是一群女子,眼里闪过不悦,但还是依言拿出了路引。


    确认路引没有问题,三丫例行公事问了几个问题,挥挥手放人进去。


    两人前脚刚走,后脚三丫就叫了个队员过来,在她耳边低声交代几句,让她赶去城主府通报。


    紫均还不知道他和诸葛瑾毅刚来桃源城就引起了注意,他此刻还在跟年轻的亲王低声念叨。


    “这大宇看来是真的气数已尽,连女子都参军了。”


    诸葛瑾毅挠头,途经别的城池时,他的确有大宇气数将尽的感觉,但到了西北,目之所及,皆是生机。


    田间地头全是在收粮食的人,明明是贫瘠之地,亩产却比夏国最富饶的地方还多。


    “阿爷,听说桃源城最繁华的是中区,我们去那里吧。”诸葛瑾毅提议。


    紫均絮絮叨叨的话被打断,想要发火,又想起对方的身份,只能作罢。


    “中区,走不走?只要五文,坐上就走喽!”


    吆喝声此起彼伏,诸葛瑾毅眼睛一亮,拉着紫均就要过去。


    一辆辆崭新的奇怪车子映入眼帘,越发勾起了他的好奇心。


    潘老头腰间挎着个黑色小包,手里拎着水杯,见有客人,忙不迭迎了上来。


    “二位,中区走不走?一人只需要五文,包给你们送到!”


    他笑容满面,抬手拍了拍三轮车的棚子。


    不等紫均开口,诸葛瑾毅就点点头,“走!”


    紫均神色怪异的被诸葛瑾毅扶着坐上三轮车,这老头儿分明该是三年前就死掉的面相,怎么现如今还活得好好的,自己甚至看不清他的未来?


    不对,不止是这个老头儿,包括在城门口查他路引的小丫头、不远处摆摊卖炊饼的妇人,以及这路上形形色色的许多人,都和这老头儿差不多。


    本该早就死亡的命数,又不知经历了什么,导致命运被扭转。


    会是他那个好师弟做的么?


    紫均很快又否认了自己这个离谱的想法。


    绝对不会是青云,他没这个本事。


    那又会是谁?


    三轮车没有给他继续思考的时间,随着潘老头一声“走喽!”三个轮子逐渐开始滚动,慢悠悠驶入宽敞的水泥大道。


    诸葛瑾毅扶着铁棚子,伸长脖子跟潘老头搭话。


    “老伯,这路怎么这么平坦?”


    潘老头喜欢拉外地人,因为就喜欢看他们这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他“嗨”了一声,“因为这是水泥路啊!”


    诸葛瑾毅没听说过水泥,好奇追问道:“老伯,什么是水泥啊?”


    潘老头暗暗翻了个白眼。


    别人都问不到这一步,就你小子打破沙锅问到底。


    “水泥就是水泥,哎呀!我也说不清楚,总之很好使就对了。”


    又当牛马了,工作真的好艰辛,来晚了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