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大佬组团赶场子

作品:《重生:我的80年代

    第330章大佬组团赶场子


    80年代,一个娱乐匮乏的年代。


    但人们对于精神娱乐的追求,是一种天性。尤其被哗啦哗啦禁锢多年以后,那种追求,犹如触底反弹般,呈现出一种不可节制之势。


    公园草坪上,往往一台三洋搁肩头扛过来,往草地上一放,立马能吸引不少年青男女,结伴跳起迪斯科。


    各大工厂会专门开辟出一片空间,作为文艺活动区域,青年职工们无论白天累成狗,还是脏成炭,晚上总会拾掇清爽,“盛装”出席。


    哪家厂子如果不这么干,年轻工人表示没有干劲。


    校园里,社会上,诗歌讨论会场场爆满,多少人想要参加,却苦于没有门路打入圈子。


    要是哪里举办一场唱歌或舞蹈比赛,嚯!那不得了,报名的人准把头挤破。


    而且这类比赛,通常只是奖励一张奖状罢了。


    所以当李建昆把“小酒馆节目挑战赛”贴出去以后,在五道口一带引发极大反响,且逐渐向周边蔓延。


    不怪李建昆这副造型,主要怕被燕园学子认出,再一口一个“情圣”可咋整?


    好家伙!


    酒馆门口排起长队。


    高手全扎堆在他这一块了呗?


    一段硬派相声完结,轮到黑壮黑壮的青年,说要表演口哨的那个。


    她就是86版《西游记》里,出演女儿国国王的那位。


    一打听才知道,今儿是第一轮报名的最后一天,小酒馆明儿个开业。


    他身后这位,往后是京城影视圈的扛把子人物,赵宝钢。


    “我自小习武,想要表演一套拳法。”


    小酒馆。


    那便瞅瞅呗。


    震的。


    “朱林你要去,往台上一站就赢了!”


    “面试官”示意他唱个副歌高潮。


    拉回李成如的视线,他定眼望去,正在进行“面试”的人,拉着一把二胡。


    ?他娘的跟我讲……这叫口哨?!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放羊的小伙”走了,忽然觉得这个世界很不老实的李成如,站到“面试官”跟前。


    后面的是西门庆……呸!著名演员李强。


    李建昆蛤蟆镜背后的眼睛,老早注意到他,还有他身后几人。


    “消息靠谱吗?”


    干巴小伙张口便来:“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红个艳艳……”


    勇!


    他又拍向更前面一人,“嘿哥们,表演啥节目啊?”


    《二泉映月》。


    是个瘦黑干巴的小伙子,满脸乡下带来的质朴,挠挠脑壳,腼腆笑道:“扯两嗓子俺们那边放羊时唱的调子。”


    后来有人票选80年代美女,她一个,易知难,龚雪,无论怎么排,这三人必须在榜。


    李成如:“……”


    自个赚不成,还得捎上难兄难弟、难姐难妹一起赚。


    真要能拔得头筹,得到五十块钱,至少能解决两个月生活费。


    几人跟着笑起,满心期待。


    其中有个挺活跃的“刺头”,名叫李成如。


    进修班的几名同学结伴走到校园一条小道上,他们并非大学生,而且年龄偏大,虽然不至于被其他学生排挤,却也很难融入,所以往往小圈子扎堆。


    这是把一帮演艺界大佬给吸引来了呀!


    “面试官”并不当场宣布结果,听罢小段,示意可以,在小本子上做好记录,说是今晚六点前会“放榜”。


    白净脸蛋,大红唇,同样是墨镜一戴、谁也不爱的造型。身材属实丰腴,李成如盯着一顿猛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1980年,北影开设了一个业余表演进修班,算是给社会上有天赋的表演人才,一个机会。这年头想考上大学,毕竟是难如登天的一件事。


    李成如心头一凛,嗅到一丝威胁的气味。


    李建昆合计道:“既然这样,要不你们女士优先,先看看她行不行?”


    只听此人全凭一张嘴,竟把一副狼烟四起、金戈铁马,哭嚎连天的古时战争场景,演绎得仿佛跃然于眼前。


    “我二人来自曲艺门中,家族世交,父辈有幸得过侯宝琳侯老先生指点,今儿献丑了,来一段相声。”


    呼呼呼!


    嚓嚓嚓!


    李成如瞪大眼睛,盯着接下来一位选手。


    “噢噢。”


    “好一朵茉莉花~”


    李成如硬着头皮道:“我们几个是一起的,您瞅瞅,这次如果能入选,一个人参加就行。”


    几人达成一致,这不刚下课么,有时间。遂结伴去往车棚,推出几辆哐哐响的自行车,嗖嗖杀往燕园隔壁的后马路。


    李成如双目圆睁,不自觉后撤一步,脑瓜仁嗡嗡响。


    西土路,北影。


    被他碰到的宝钢兄,扯扯他的衣服,小声道:“成如,要不…咱撤吧。”


    秋风送爽,枯叶在风中打着旋儿。


    再往后是著名演员张光?,93版《三国》里演吕布的那位。


    李建昆做了个请的手势。


    嚯!


    忒年轻的小伙子,潮得不像话。戴一顶一般人想买,不知道哪里有卖的鸭舌帽,帽檐压得很低,外加一副蛤蟆镜,整张脸只剩一个下巴。


    戳在他旁边的一个大波浪女人,也不懒。


    “怎么样宝钢,干不干?”


    李成如心头一松,但是很快,陡然绷紧,比之前尤甚。


    耳边传来一阵婉转的乐器声。


    这个业余表演进修班只有14个人,但是几乎每一个,都成为了日后耳熟能详的人物。


    该说不说,李成如胸口有点凉。


    是个圆脸青年,不能说胖,只能说黑壮黑壮,咧嘴笑道:“我也不会个啥,吹个口哨。”


    队伍不短,走得也不慢,里头搞筛选的,应该有两把刷子。


    “咱…有希望?”


    李成如自信满满,打小的穷苦生活,让他对财富非常敏感,在他看来,这钱不赚白不赚。


    几人排在一起,李成如领头,不忘拍拍前面一哥们,打听道:“嘿小兄弟,打算表演个啥?”


    这不是稳了吗?!


    李成如心头乐开花,不忘向后面几人使眼色,那模样似乎在说:瞅见没,让你们来还不来,妥妥捡钱啊!


    唰!


    几人齐刷刷站定,扭头探来,眼里冒绿光。


    排吧。


    李成如等人都没意见。


    朱林这会二十七八岁,落落大方,正好熟透了的年纪,她说我唱个歌吧。


    这是高手!


    “操这个心,咱们好歹算半专业,我刚不是说过吗,活动每晚有,咱们人人都有机会,这纯粹是给咱们刷生活费嘛!”


    “光北?”


    “李强你呢?”


    这位狠人离开后,轮到前面的干巴小伙,仍然是那种腼腆笑容,一口一个俺。


    她的那句经典台词“御弟哥哥”,一嗓子喊出来,是个爷们都得心痒痒。


    这位霸气侧漏、大器晚成的京城好汉,这会还没秃,秀发茂密。


    李成如窃笑,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等到李成如几人走进酒馆,也看清“面试官”。


    倒不是说他们多贪财,实在是生活窘迫啊,他们不比大学生,过来这边学习一切费用自理,穷得叮当响。


    “人头担保!”


    吊在最后头的妞,乖乖!连李建昆都忍不住吸溜一抹口水。


    来到地方,李成如探头瞅去。


    这是真?高手啊!


    李成如:“???”


    海淀是京字号学院的大本营,这里可不仅仅有八大院。


    李成如一路咋呼,讲述着自己刚刚得到的“天大情报”。


    在燕园东侧,五道口居民区的西面,汇聚着几所这年头屈指可数的艺术类院校,北影、中戏皆在这片区域。


    李成如见丫的几个不为所动,只好祭出终极杀器,“参赛头奖,奖励五十大洋,并且每晚都有!”


    吸溜!


    果然是“御弟哥哥”那个调调。


    成吧,这还需要筛吗?


    脑子有坑的老板才会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