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局面很棘手啊

作品:《重生:我的80年代

    第306章局面很棘手啊


    “建昆,我告诉你啊,红衣好像遇到什么难事了,问她又不跟我说。”


    李家姐弟寒暄少许后,李云裳忽然凑近,踮起脚尖,咬着耳根子道。


    “噢?”李建昆扭头看向沈姑娘。


    后者微微一笑,不太自然。


    “姐,这有你一信封。”


    “嗯?我的信?”李云裳诧异。


    谁能给她写信?一辈子都没收到过信。即使老家来信,肯定也是写给弟弟收。


    “林老师给你的。”


    “……”


    李云裳心头泛起一丝涟漪,沉默半晌,伸出小手。


    李建昆把信交到她手上。


    只见姑娘默不作声走进吧台里侧。


    李建昆来到沈姑娘跟前,替她把一缕汗哒哒的乌丝顺到耳后。


    后者没有躲避,俏脸微红。


    “最近不好吗?”


    “好……好啊。”


    “那为什么闷闷不乐,刚才的笑容很牵强啊。”


    沈红衣深吸一口气,贝齿轻咬着红唇,“学长,我想跟?说件事。”


    李建昆笑着点头,示意她但说无妨。


    “咱们换个地方行吗。”


    “怎么了,我姐又不是外人,再说她也听不见。”


    “我怕…你会发脾气,弄得云裳姐也知道,她可能会发更大脾气。”


    沈红衣小心翼翼处理着这件事,试图维系好某些她不愿变糟的关系。


    “敢情我们姐弟俩,在你这就是两只火药桶啊。”


    李建昆打趣一句后,收敛笑容,意识到可能真发生了不大不小的幺蛾子,“行吧,都依你。”


    他刚好一天一宿没吃什么正餐,二人遂结伴来到不远的长征食堂。


    早午饭,要了一斤饺子,两碗蛋花汤。


    沈红衣见他垫吧几口后,才说:“学长,我父母,还有我弟弟,来首都了。”


    “啥?”


    李建昆大吃一惊,继而喜出望外,“好事啊!”


    那不正好可以带老丈人、丈母娘和小舅子,在京城好好逛逛,联络下感情?


    他放下筷子,满脸笑容,正想问问人在哪里时,沈红衣又说道:“徐学长带来的。”


    姑娘说完,心头忐忑,一眨一眨盯着对面男人。


    “什么?!”


    李建昆满脑壳黑人问号。


    该说不说,徐庆有这一手,饶是以他修炼两辈子的脑子,一瞬间都宕机了。


    这是什么骚操作?


    紧接着,一股怒火从胸腔窜出,直冲天灵盖。


    他是不是一直以来,对徐孙子太仁慈了?


    娘希匹的,打我媳妇儿主意不算,手敢伸到她全家?!


    要知道这可是1980年,人间蒸发个把人,做到神不知鬼不觉,也不是不可能!


    “学长。”


    沈红衣的一声轻唤,使他欲要爆发的怒火,暂时禁锢住。


    “他怎么做的?你父母愿意跟他来?”


    李建昆手撑桌面,声音里混杂着粗气。他忽然想到,徐孙子是系学生会的,想要了解沈姑娘的信息,并不难。


    也就是说,只要他想,随时都能找到沈姑娘家。


    而比起这一点,李建昆更在乎沈家父母的行为逻辑。


    沈姑娘的弟弟,跟小猴子一样,都属于不在计划之内的产物,年纪似乎很小。他的意愿暂时排除。


    沈红衣耷拉着脑袋,轻声道:“我爸妈没什么文化,家里也没什么要紧活。徐学长是大学生,把北大学生证拿出来,跟我一个系,又对我还算了解,我爸妈很信任他。”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


    “我爸跟我说的是,我曾经跟徐学长讲过,想带他们来首都,我……我没法当着我爸一脸欣慰的表情,说我没有讲过这话。


    “毕竟他们来都来了,我要这么一说,以我爸的臭脾气,说不定扭头就走了。”


    沈红衣说到这里,大眼睛里蒙上一层水雾。


    李建昆掏出手帕,给她擦了擦,“所以徐庆有‘刚好’去到武汉,‘刚好’想要代劳,打着这个幌子,把你们父母和弟弟接过来了?”


    “嗯。”


    “那不怪叔叔和阿姨。”


    怪就怪徐孙子,太特么银币!编织了一个沈姑娘不好拆穿的谎言。


    “谢谢。”


    李建昆摆摆手,冷笑道:“那又如何?好事!我还得多谢他把叔叔阿姨和你弟带过来。对啦,他们还在吧?”


    他和沈姑娘已经确定关系,占据核心优势。纵然让徐孙子,在沈家父母面前先表现一波又怎样?


    老丈人和丈母娘的爱,抢过来就是!


    怎么“回谢”徐孙子稍缓再说,先得让他尝波替他人做嫁衣的滋味!


    沈红衣紧咬唇角,“学长,事情可能没你想得那么简单。我爸和我弟还在,我妈回家了。”


    李建昆蹙眉,“阿姨怎么一个人回家?”


    “卖房子。”


    李建昆:“……”


    “徐学长帮我妈在京城落了户口,京城的户口政策是子随母,这样我弟落户就简单了,他说可以帮我弟找个好学校,将来也当大学生,我爸妈没办法拒绝这样的诱惑。”


    沈红衣娓娓道来。


    李建昆眉头紧锁。


    他想起,刘小江的父母,都是京官,搁二环里工作。虽然未必有多大,但肯定不比东升街道办的姑奶奶小。


    而徐庆有的亲爹,更不得了,现在是他们那边的地高官。四十多岁的地位书记,再进一步就到省里。


    李建昆忽然意识到,他为什么一直没琢磨过对徐孙子动真章。潜意识里,这个因素,在阻碍他。


    老话讲,民不与官斗。


    如果他都能在京城落个户口,以徐庆有的背景,自然更不在话下。


    平心而论,以孩子的前途做诱惑,很难有父母不就范。


    “还有……徐学长帮我家在五道口,买了一个小院,八百块。我之前不是寄过五百块回家吗?家里的老房子再不值钱,算上宅基地,变换出三百块,应该还是可以的。”


    沈红衣表情复杂道:


    “户主是我爸,这样我爸也不至于被当成盲流赶回去,我们一家都能住在京城。我爸闲不住,前几天已经开始在巷口摆摊,修鞋修伞啥的,他说比在老家赚钱得多……”


    不难想象,沈家父母现在肯定心头乐呵。


    从武汉一个小镇上的居民,摇身一变,成为大首都的市民。


    守着女儿上大学,小儿子马上也能有个好学校念。


    家庭收入还提高了……


    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都毫不为过。


    幸福且有奔头。


    而这一切,皆是拜徐庆有所赐。


    天知道他们心里多么感谢徐庆有;多么看重这个一表人才、家庭背景充满荣耀,本身又头戴大学生光环的小伙子。


    不得不说,就连李建昆都感觉到一丝压力。


    这步棋,徐孙子走得太妙了。


    起先小施阴谋,其后尽是阳谋,几乎无懈可击。


    “红衣,你父母有跟你谈起徐庆有吗?”


    “这……肯定有的。”


    “说啥了?”


    “说他…这好那好的。”忽然想起什么,沈红衣忙补充一句,“不过我爸也说了,要我当前一切以学业为重!”


    李建昆稍感欣慰,“令堂是个明白人。”


    “学长,有一件事……”


    “什么?”


    “徐学长他…现在隔三差五去我家,我爸妈,包括我弟,都很欢迎……”


    他奶奶个腿的!


    他去我不会去?!


    不过,转念李建昆又想到,他以什么身份去?人家亲爹都说了,让姑娘当前以学业为重。


    徐庆有不同啊,他是沈家的大恩人,别说大门随便进,料想沈家还要张罗几个好菜……


    个狗日的!


    事情确实有点棘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