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喇叭裤抵制运动

作品:《重生:我的80年代

    第178章喇叭裤抵制运动


    马振军,海淀四中的高二学生,人如其名,生得人高马大,爱讲个哥们义气,纠集一帮同样读不进书的学生,在学校玩得很跳。


    该说不说,有时候这种混子学生,最招女同学青睐。


    像马振军的两个铁磁,张军和何胜利,身边就都有玩得很好的女同学,每逢假期,常相约着一起出去玩,让马振军十分艳羡。


    他虽然男子汉气概满溢,但爹妈没给他生一张好脸,长得属实有点挫,这一块也是人如其名,一张马脸。


    讲道理,女同学青睐很爷们的男生,但也要看脸的好不?


    不过这一切,在近段时间有所改变,原因是他生抢硬薅了他姐的一条喇叭裤。


    没错,他姐的,他穿着正合适。


    那家伙,自从穿了这条喇叭裤在学校登场后,简直成了万人迷的角色,走到哪里都是百分之百的回头率。


    每天都有不老少人向他打听,这裤子搁哪儿买的,其中不乏可爱的妹子。


    上午课间操时,全校学生聚在大操场上,做完广播体操后,都盼着“散会”两字,没想到等来这么一句。


    别看他只是个绞线车间的小职工,在厂里绝对是个大名人,尤其是在青年工人群体中,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然而大喇叭只下通知,半点解释没有,一副谁头铁可以试试的姿态。


    王丰饶,朝阳第一线缆厂的职工。


    比如流行金曲大王,在这个多半人还在听红歌、饶是贼有品味的人,也仅仅会哼两句莫斯科夜晚的郊外和喀秋莎的年代。邓丽君和刘正文,王丰饶张口就来。


    与此同时,学校里的喇叭裤也渐渐多了几条,都是家境殷实的学生。


    搞飞机啊搞,人家穿个裤子也管,他是露腚了?


    主要王丰饶除绞线工这个工种名头外,头顶的其他头衔实在太多。


    那个气啊!


    “从明日起,禁止校内出现喇叭裤,如有学生违反,一次记大过,两次予以清退”


    学生们皆下意识望向升旗台旁边的一根柱子,上面挂个大喇叭。


    时下真要有什么喜庆活动,老百姓还在扭大秧歌呢。会跳慢三快四的,那也是相当有内涵有品味的人。


    &t;divtentadv>诶!


    这些王丰饶都不稀罕了,对,不稀罕,并非不会。


    于是乎马家军所到之处,男生退避,女生尖叫,俨然成为四中最时髦,最亮眼的风景线。


    喇叭裤被抨击得一无是处,屁个时尚,整一个惊世骇俗的奇装异服,彻底与道德挂上钩,四九城里一场浩浩荡荡的抵制喇叭裤运动,骤然掀起。


    可气也没用,自行车龙头一提,调转方向往家冲,回去换呗,还能咋办?发现一次扣一个月奖金,这谁遭得住?


    李建昆每天看报纸的习惯已然养成,这几日一直在关注着喇叭裤事件的发酵。


    就这样他得愿所偿,交到不少女同学,上个礼拜去香山踏过雪,上上个礼拜去北海公园划过船。


    玩笔杆子这块,小青年们真不是老学究们的对手。


    是啊,他也想冲大喇叭吼一句:凭啥呀?


    马振军便顺势发出邀请,说啥时候一起出去玩,我再告诉你。


    保卫科的职工,多半也是青壮,对他并不陌生,甚至是他的迷弟,说话还算客气。


    “咋了?”王丰饶一头雾水。


    从此朝阳第一线缆厂的青年群体中,达成一个共识:没有王丰饶的晚会,那都不叫晚会。


    喇叭裤,正是王丰饶带到朝阳第一线缆厂的。


    他玩起了另一种花活霹雳舞。


    甚至连他的穿着,都被青年工人们争相模仿。


    确实有张新告知,内容很短,只有一个段落:


    “即日起,本厂职工不得着喇叭裤入厂,今天给予一次机会回家更换,从明日起,厂区范围内,凡发现本厂职工着喇叭裤,一律扣除当月奖金,逐次累加。”


    行吧,也算见怪不怪。


    欺人太甚!


    但这一耽误,注定是迟到了,遂带着满脑子疑惑,推着自行车,来到告示栏。


    果不其然的是,报纸上各种撕啊。


    两方阵营十分鲜明,以老同志、老学究为首的攻方,以青年群体为主的守方。


    “军儿,咋搞?”


    “


    马振军低头望向身下,气得浑身发抖,他刚用这裤子弥补了长相上的短板,以后不能再穿了?


    “行不行啦!管天管地,还管得着别人穿衣放屁啊?”


    今儿一早,如往常一样,王丰饶精神饱满,上身是蓝色工装,下身是一件绛红色喇叭裤,颠着自行车,来到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