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心理战

作品:《重生:我的80年代

    “兄弟兄弟,留步,留步啊!”


    万勇是沿街叫卖的小商贩出身,家境不太好,十五六岁就出来捞营生,本地话叫“走鬼”,时至今日,也算是老江湖。


    送上门的大买卖,怎么可能就这样放走呢?


    忙不迭小跑上前,拦下李建昆三人,一边散着醒宝牌香烟,一边把他们招呼回摊位,还特地让出自己的马扎,不由分说往李建昆屁股下塞。


    “兄弟,坐会儿坐会儿,有事好商量嘛。”


    盛情难却,李建昆坐下后,问:“怎么,阿勇兄弟还能搞到更多货源?”


    “必须的嘛,叮!来,兄弟,先点上。”


    小王和陈亚军相视而望,恍然大悟,原来在搞骚操作呢。


    你倒是吱个声啊,猛不丁一下,一点准备没有……


    万勇蹲身在李建昆旁边,笑嘻嘻道:“实不相瞒兄弟,我在这条街上,还算个特殊,好多人都从我这上货,真要说衣服款式,那我多着呢,这不摊位有限,我选了些自认为好的卖么。”


    “噢?”


    李建昆上下打量他一番,回以笑脸,道:“这样还能谈谈,我这边不仅需要款式丰富,量的话,也不小,你能搞定吗?”


    “害,兄弟这话说的,咱们这条街主要是搞什么的?批发呀,扛不住量,那还怎么搞?”


    李建昆笑眯眯道:“背后有厂?”


    “嘿嘿,兄弟明白人。”


    万勇笑得很灿烂,但对方接下来一句话,就使得他脸色大变。


    “我能去看看吗?”


    “这!兄弟,这可不合规矩啊。”


    万勇瞪大眼睛,已然看出一些对方的狼子野心。


    开什么玩笑!


    工厂又不是他的,厂里的出货价,自然跟他转道手的价格不同,真要把客商带过去,那还有他什么事?


    “哎,阿勇兄弟看来第一波买卖,也不想做啊。”


    话到这份上,李建昆也不藏着掖着,招招手。


    万勇不明何故,但还是凑近一些。


    李建昆脖子上也挎个包,正是王山河送他的那只解放包,在农村还算稀罕,在大城市挺不显眼,甚至有几分土气。


    他掀开包盖,伸手一拉。


    “嘶!”


    万勇瞳孔收缩,倒吸一口凉气。


    里面全是钱和票证,票证先不提,钱的话,一沓一沓摞起来。


    这解放包挂在对方身上,也没见他多在乎,谁能想到,里头鼓囊囊的,塞的竟都是钱。


    打底七八千!


    这年头,能拿出七八千的人,全国只怕都找不出多少!


    大大大大买家啊!


    万勇突然有点信了,鬼知道对方何方神圣,保不齐真有四十六间铺子。


    让他瞥一眼后,李建昆合上包盖,脸上表情似笑非笑。


    没错,任何年代,都不适合露财。


    但该露的时候,还得露。


    风险嘛,自然有,而风险往往和利益成正比。


    做买卖,有时候玩的就是一个心惊胆跳。


    “兄弟真是有钱人啊!”


    万勇由衷道。


    李建昆笑着摆摆手,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对方不是笨人,给点时间他考虑。


    “兄弟,你大批量进货,我价格可以压到最低啊,如果以后能长期合作,我替你打工,糊个功夫费就行。”


    得,白夸他一通。


    李建昆拍拍屁股起身,拔腿就走。


    “兄弟,整条街你找不到比我更好的进货点了!”


    万勇焦急喊道。


    引来周边几个摊主,够头望来,但还真没人敢反驳这话,试图抢客。


    李建昆微微顿脚,扭头怼他一句,道:“就你们这条街有货啊,十三行没你们玩得转?”


    十三行,说起来,那就是一段百年商贸史了。


    简单点来讲,旧时是清政府的钱袋子,当时洋人入埠做买卖,只能跟十三行合作,很长一段时间里,清朝过半的收入都来自十三行。


    后面由于战争因素,付诸于一场大火。


    建国后,十三行旧址上,多了条十三行路,周边服装配套供应链齐全,买卖传承没有断。


    单就服装而言,乃是这个年代的全国之最。


    日后很多年,它也始终把持着“全国最大服装批发市场”的名头。


    甩高第街十条街不止。


    高第街呢,明年,也就是1980年,当地政府会给它冠个名头,叫“全市第一工业品市场”。


    简而言之,卖的玩意很杂。


    这就是李建昆为什么停在这个摊位后,无论自己,还是指示小王和陈亚军,只看服装的原因。


    作铺垫。


    万勇大惊,这小年轻还真是个行家啊,急红脸,道:“兄弟,关键十三行,你不一定玩得转呀。”


    这年头,十三行那边,全是国营商铺。


    回答他的是一声……


    “呵呵。”


    这是一场心理战。


    李建昆领着小王和陈亚军,头也不回向前走去。


    万勇内心焦急,脸上表情阴晴不定。


    当下他面临两个选择,和一种可能。


    两个选择是:


    1.追上去,留下这个大主顾,做下这笔七八千的大买卖,提供给对方货源渠道。以后再没指望。


    2.放对方离开。他一个外地佬,很可能玩不转十三行,进不到货,还得回来找自己,自己是高第街最大的服装批发商。拿下一个长期大客户。


    但也有一种可能:


    对方在十三行找到货源!


    那样别说往后再没指望,眼前这笔大买卖,也会打了水漂。


    ‘七八千的买卖,我能赚……嘶!


    众所周知,服装生意,零售至少是对半赚,哪怕是批发,一级批发商手上,起码也有三十个点,就看一级批发商,如何往下分配。


    而这年头,一级批发商下面,多半没有更多批发商。


    来上货的,全是各地的二道贩子,贩回去自个卖。


    触手可及的利润,在脑子里稍微一捋,万勇犹豫的心头,猛一颤。


    眼睛红了。


    “兄弟,回来回来!”


    闻言,李建昆嘴角勾起一抹弧度,顿住脚,天知道他刚才一颗心提到嗓子眼上。


    去十三行搞货,就他这个在当地毫无人脉关系的小渣渣?


    那真应了火车上姓廖的话,毛都捞不着一根。


    转过身时,李建昆嘴角的笑容已消失,一副勉为其难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