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陈家好日子到头

作品:《重生:我的80年代

    学校放暑假了。


    虽然不能跟后世比,但也有四十天,从七月中旬到九月初。


    吴英雄毕竟未成年,来京半年,家里人惦记得紧,寄来路费,昨儿上午走的。


    今儿上午,强哥也颠了。


    半月前,不声不响地,加入一社团,北大舞蹈社,乖乖!


    一五大三粗的货,偏偏有这嗜好,还美其名曰锻炼身体,其实就是色!


    跟着舞蹈社的姑娘小伙们,奔密云山区,扫盲助教去了。


    那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效果可见一斑。


    实际这一阵报纸上各种撕,李建昆知道结局,没太关注而已。


    307只剩他和老高俩。


    “你呀你呀,好一个孟小羽啊!没想到你也搞起对象来……”


    窗边,收音机里播放着刘心武的小说《爱情的位置》,高进喜端坐旁边,泪流满面。


    啧!


    李建昆低头瞅去,也不好笑他。


    据说这部剧刚广播一个月,老刘同志就收到来自全国的7000封信。


    即将到来的高考,由于它正常广播,不少学生写信情愿,希望停两天。


    它就好比给此时一潭死水的文学界,掷下一枚炸弹。


    影响之大,骇人听闻。


    “建昆哪,变天了!”


    高进喜流泪不止,道:“这部剧要早点播,俺和你嫂子,怕是早在一起了。


    “呵,说出来不怕你笑,当时心里憋着话,哪里敢说出口啊,还有种罪恶感。


    “这不后来,有大娘看出蹊跷,帮着做媒才成事。”


    李建昆笑着附和,心里却在想,怎么早得了。


    老刘今年敢把这本书拿出来,已经算是号英雄了。当然敢把它广播出来的人也是。


    “这作者是个伟大的人!”


    老高由衷称赞。


    这词用的,李建昆咂舌,不好这么说,但老刘确实挺牛逼。


    “去年那部《班主任》就是他写的,现在不是整出个词,叫伤痕文学么,人是开山鼻祖。”


    “哟!是吗!怪不得!”


    这年头的人爱好诗歌,未名湖畔见天能看到“啊!秋风呀”、“啊!明月呀”的家伙。


    伤痕文学风靡之势已成。


    这玩意本质上没毛病,感怀过去,反思错误,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但鬼知道为什么,后来发展出一帮无病呻吟的der。


    “李建昆!李建昆!”


    窗外,楼底下传来声音。


    好家伙!


    瞅着放假人去楼空,都敢这么肆无忌惮的人工大喇叭?


    李建昆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


    高进喜起身,搭眼望去,咦了一声,转而语重心长道:“建昆,爱情来了,要把握住!”


    “老高你别瞎说!我老家妹子!”


    李建昆严肃道。


    高进喜笑着挠挠头,忽想到什么,问:“这事强子知道吗?”


    关他鸟事!


    半小时后,望海三怪在未名湖畔,齐聚。


    钟灵过来干啥,李建昆能猜到,组团嗨皮呗。


    “你们看,一个半月假期呢,咱们也得响应政策啊,要不咱仨一起,找个地方?我看怀柔那边不错。”


    “我有安排了。”


    徐庆有耸耸肩,道:“跟文学社一起,去河北。”


    李建昆侧头扫扫他,啥时候加入文学社了?


    “李建昆你呢?”


    “我也有活儿。”


    “他哪有空陪你整这些,忙着搞钱呢。”徐庆有插一嘴道。


    “会说话不?经济研究!”


    “呵呵~”


    钟灵眨巴眨巴眼,问:“你俩,是不是有啥事啊?”


    李建昆看向徐庆有。


    后者道:“没有。”


    “没有。”


    遂勾肩搭背起来,那叫一哥俩好。


    小人和混不吝,就这么搂在一起,袖里各藏把刀,也不知道谁会先来记背刺。


    -----------------


    晚上,七时许。


    猫眼胡同,138号,大杂院。


    陈家堂屋里在吃晚饭,一家七口围坐于饭桌旁,气氛热络。


    桌上,五菜一汤,两荤三素,外加一钵饺子。


    牛栏山斟满四杯,北冰洋起开三瓶。


    就这小日子,搁谁谁不迷糊?


    “咋了,婷婷,又不舒服?”


    陈婷婷忽拍拍胸口,老妈关切询问。


    “怪我!”


    陈亚军接茬,笑道:“这一阵老卖冰棍她吃,婷婷,咱可说好了,打明儿起不能再吃,你跑大腿也没用。”


    “略略略略~”


    陈婷婷冲他做个鬼脸。


    半大姑娘,今年13岁,刚上初中。


    “亚军,二哥跟你商量个事呗。”


    陈二哥觍着脸,一副请示的语气。


    但饭桌旁,谁也没觉得不妥,如今这个家,哪怕老爷子跟小儿子说话,也得好声好气。


    “说吧,又要买啥?”


    “嘿嘿,要不说我弟聪明呢,你看你跟大哥,都有手表,我还没有……”


    再说陈家这边,饭吃得真香。


    “哐当!”


    半掩的屋门,忽被一脚踹开。


    七人齐刷刷扭头,挑眉瞪眼。


    不等他们反应,四个壮青立马上前,摁住陈家四个爷们。


    余下俩壮青,开始在屋里翻箱倒柜。


    “这这,文主任,咋了?”


    陈母大惊,带着哭腔问。


    “哼!咋了你心里没数吗?”


    文主任叉腰,冷视正主,道:“陈亚军!你一返程知青,没工作,干点小买卖,我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嘿,你倒好,赚点钱四处嘚瑟,搞得孩子们都无心读书,群众意见很大!


    “不治不行!”


    “我……”陈亚军哑口无言。


    “主任,找到了!”


    俩壮青,一人抱出一瓦楞箱。


    要说这还没啥,损失点货而已。


    但见另一壮青手上拿的东西后,陈亚军大惊失色,猛地就想去抢。


    “砰!”


    “反了你!”


    一拳砸他脑门上,七晕八素。


    完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


    “婷婷!”


    “婷婷你咋了?!”


    陈婷婷不知是不是被吓到,忽晕厥过去。


    陈家众人如丧考妣。


    好日子算是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