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虎不拉几的大哥

作品:《重生:我的80年代

    农村一天的热闹,多半是从一场蹲饭会开始。


    顾名思义,就是大伙各端着碗,找个地方一蹲,边吃边吹牛逼。


    话题上至国家大事,下至村中八卦,无所不谈,就图一乐。


    通常会有几个固定地点,比如某棵歪脖子树下。


    但有时也会例外,像是谁家这两天有稀奇事,大伙总会很默契地被吸引而去。


    所以说农村大抵没有秘密。


    藏不住。


    今早,附近的这场蹲饭会,成型于李建昆家的篱笆院内外。


    大家感兴趣的是,昨天李家二小子从头到脚的变化,和手里拎的大包小包,以及中晚两餐散出的肉香。


    都凑到家门口了,这种场面,贵飞懒汉岂会错过?


    难得起了个大早,同样捧只大海碗,蹲屋檐下吐沫横飞,挥斥方遒。


    说他二小子如何如何了得,镇上厂子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叫他摆平了。


    王秉权不是公认的能人吗,照样得巴着他儿子,又买衣裳又送礼的,还给发钱。


    胡玉英递了好几个眼色,让他少说两句,贵飞懒汉浑不在意。


    索性只好打岔,拎出那筒子牛奶味饼干,见人发两块。


    70年代的农村生活固然艰苦,嘴巴又多,这时计划生育尚未提出,十来口人的家庭比比皆是,但淳朴的农村人,还真没几个小气的。


    孩子跑左邻右里家蹭吃蹭喝,几乎是一种常态。


    农村一直有“吃百家饭长大”一说。


    玉英婆娘的计策未能凑效,饼干一发,大家更乐呵,不停追问,贵飞懒汉神采飞扬,越发来劲,巴拉巴拉。


    直到,李建昆被吵醒。


    “我去舔点猪油粥。”他这样说,遁走了。


    绝不是怕了小儿子,没错!他算老几?主要吃人嘴短,暂时就让他几分。


    蹲饭会也就这样提前散场。


    李建昆见他主动认怂,懒得跟他一般计较,吃罢早饭,胡玉英提溜出那一网兜四瓶橘子罐头。


    “昆儿,就这还没拆,你给你哥捎去吧,糖水的,姑娘爱吃。”


    幸亏小猴子还没醒,否则不得来个嚎啕大哭啊?


    李建昆想说点什么,奈何老母亲态度坚决,“带上。”


    在大儿子讨媳妇这件事上,玉英婆娘一直挺愧疚。


    家里实在帮衬不上半点,人还是一县城姑娘。


    先不提人咋样,她也没见过,但吃穿用度上,肯定不是他们泥腿子能比的。


    儿子和人家处对象,开销只会更大。


    大儿子每逢给钱她,她硬是不敢接,真怕家里这个烂光景,连累了儿子一生幸福。


    本来玉英婆娘想把那筒麦乳精也捎上,结果一看,被拆了。


    得,以后再买吧……李建昆不想让老妈不开心,点头应下。


    离家后,呼哧呼哧跑到石头矶,把小王从床上拽下来,自行车还没买,只好去厂里开了辆公车,遂直奔县城。


    几天没去学校,也不知道徐庆有那边有信儿没,盛海离他们这边不老远。


    这之前当然要把老母亲的爱心快递,先给送到。


    -----------------


    县味精厂。


    味精,主要成份为谷氨酸的钠盐。


    谷氨酸这玩意,既能从面筋和大豆粕中提取,也可以从海带中获得。


    地处沿海的望海县,办味精厂,也算因地制宜。


    厂保卫科预备待转科员,李建勋,天蒙蒙亮就爬起,这会已绕厂区跑了20公里,外加300个俯卧撑,200个仰卧起坐。


    那家伙,真是一身腱子肉。


    有张四方脸,古铜色皮肤,浓眉大眼……总有那么一种人,仅看他那张脸,就无法把他和坏人联系一起,所谓一身正气。


    比如赵文卓。


    李建勋比他更甚几分。


    晨练完,这位猛人来到宿舍,门外洗衣池旁有口水井,单手打起一桶水,在这有寒霜的清晨,当头一泼。


    哗啦!


    “哈,爽快!”


    完了还嫌不够,又打起几桶,哗啦哗啦……


    宿舍楼内,其他裹被子刷牙的爷们,饶是习以为常,仍免不了牙齿打颤。


    牲口!


    洗漱完,去食堂打饭,白粥配俩馒头,回到宿舍,从床底下抱出一坛子,摸出一把自己腌的朝天椒,一口一个,美滋滋~


    中午就是米饭配朝天椒,省了菜钱,还过瘾。


    这位有三大爱好:锻炼,吃辣,洗冷水澡。


    一年365天,从不间断。


    你说就这种货,一般人怎么跟他熬?前世李建昆头都白了,这货还像个小伙子样。


    李建昆一生不怂人,唯独他。


    没辙啊,首先他是你亲大哥;第二,无论在哪个年纪,你都不可能干过他。


    不认怂你还能咋的?


    “哥。”


    表面上是李建昆领着小王,实则他一直跟着小王走,这地儿俩货每个礼拜至少要来一回。


    宿舍虽小,却是个双人间,另一个是县郊人,经常回,这里便成了他们在县里的一方小天地。


    李建勋扭头,干脆把手上的一把朝天椒,全塞嘴里,用力咀嚼,“时干不对啊,你俩咋狼了?”


    看得王山河直冒热汗。


    江浙人几乎不吃辣,这位哥纯属异种,跑湖南混几年,给同化了。


    李建昆呈上老妈的爱心快递,谨慎地跟他保持一段距离,可还是没躲过。


    腹部很快挨上一拳,完了又是一招黑虎掏心,最后反手敲背,三招毕,某货撇撇嘴,一脸嫌弃。


    “软不拉几,教你的军体拳没练啊?”


    “罐头……你还要不要了?”


    李建昆弓着腰,扬起手,龇牙咧嘴。


    王山河速退至门外,高度戒备。


    “对啦,哪来的罐头?”


    李建昆缓了缓后,简单解释了一下,还是给家里的那套说辞。


    “就你?都能帮王叔的厂子干成事了?”李建勋诧异。


    嘿,你要较真这个,那我还真要跟你比划比划。


    “山河!”


    “不在。”


    李建昆:“……”


    “哥,你看你都混成啥样了,人都怕你不知道吗,以后能不能别老是动手!”


    看来是真的,小王就在这……李建勋踱步绕圈,上下打量着他,啧啧了几声。


    啪!


    一巴掌落肩头,差点没给这货拍跪下。


    “你可以啊,成大人了,都能挣钱了!”


    李建昆觉得这彪子今天过于兴奋,再待下去,得成残废,赶紧把网兜搁在旧木桌上,掏出准备好的五十块,“给。”


    “滚蛋!”


    李建勋虎目圆睁:“老子能要你的钱?”


    “哥,你行啦,不装咱还是好兄弟。”这货总算找回点场子,表情鄙视。


    他大嫂没毛病,就正谈的这个。


    想想看就知道,人一城里的小度娘,不嫌他家条件,非他大哥不嫁,已经很说明问题。


    但她家人可没那么好伺候。


    倒不是说多坏,人家双公务员家庭,条件摆在那,俩孩子,就一闺女,不是怕宝贝女儿受苦么。


    总想找个门当户对的。


    这时候那真是百般阻挠,对他哥各种刁难。


    要是没钱捯饬捯饬,去时拎点东西啥的,更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