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这操作太骚了

作品:《重生:我的80年代

    “这不,建昆就把咱厂的电风扇推销给他们,也不白让他们乐呵,要了十吨汽油指标。


    “人厂里一天炼个成百上千吨油,自产的玩意,区区十吨,打个条子留着自用都行,不叫个事!再说只是指标,又不是白送。”


    “然后建昆和我就拿着这十吨汽油指标,回县里,找到运输公司,他们领导一看批条,脸都笑歪了。


    “有个领导还想玩心眼呢,但咱有指标和字据在手,可不惯着他们。


    “接着我俩又颠县废品站,干啥?让他们来接收车啊。运输公司打个了条子,说车年头到了,实在折腾不动,搁那占地不说,还浪费,干脆处理给废品站。


    “嚯,废品站的人有多喜,你们当时是没看见,直接蹦起来。


    “喏,事情到这儿,不就画上圆圈了吗,车肯定不能白给废品站,咱的条件就是现在院里那些废铜烂铁。我和建昆还亲手捡了些好的呢。”


    王山河一席话说完,办公室里鸦雀无声,三位公社干部,包括王秉权,四货全呆了。


    根据小王的话,脑子里还真形成了一个圈:


    咱们厂,有电风扇,缺原材料→


    县废品站,有废铜烂铁,缺大车→


    县运输公司,有报废货车,缺油→


    北湾炼油厂,有油,缺电风扇→


    咱们厂……


    你他娘的,完美闭合呀!


    买卖还能这么做吗?


    那要按这个逻辑,只要摸清各单位的存量和需求,还有什么买卖是谈不成的?


    四个循环不够,咱来个五环十环行不?


    要李建昆说,还真行。


    这本就是一个商业模型。


    别看他上辈子好像也没干成什么大生意,但活到老学到老,一直没落下,所以也没被社会淘汰。


    那些学到的东西,在当时或许还不好化理论为实际——人都精了,各种手段会的多了去;但拿到这个粗犷年代,就非常好用且见效了。


    小王的认知早被刷新,喏,现在轮到这四位。


    这货被他们盯得都有点怕怕。


    “建昆,你天生就是干买卖的料啊!”


    害,高抬了,后天发育,后天发育。


    “我当时没想这么多,就想着一定要把事办成,顺着往下捣鼓罢了。”


    嘚瑟是要不得的,宁一个刚成年的小子,要是有计划地干成这事,就太妖了。


    “所以才说你天生有生意头脑嘛!”


    不知为何,老王心口有点痛,多好的孩子啊。


    罗阳一个劲嘀咕,“开眼了,开眼了……”


    张卫国脸涨得通红,闷头抽烟,一声不吭,亦如前几日的老王。


    曹星伟一副长辈看晚辈的眼神,笑着感慨,“后生可畏啊。”想到什么,问道:“对啦,这小伙子是镇上的还是哪个大队的,哪家孩子?”


    与张卫国和罗阳不同,他在石头矶公社待了快二十年,人脸特熟。


    他问的是王秉权,老王犹豫了一下,才说:“清溪甸大队,胡玉英家的。”


    “胡玉英,啧……”有点耳熟,但一时对不上号,曹星伟又问,“女的吧,他爸叫啥?”


    老王没辙,硬着头皮,道:“李贵飞。”


    “哈?李贵飞!”


    贵飞懒汉在整个石头矶公社,那都是响当当的大名人。


    基本隔两年,就要捆来公社一趟,这还是由于他亲大哥是清溪甸大队支书,不然保管每年都有份。


    倒也没干啥坏事,就忒懒了,咱社会主义的农民,向来吃苦耐劳,这种懒货是要不得的。


    得教育啊!


    就是没卵用。


    死猪不怕开水烫。


    曹星伟看了眼李建昆,适时掐断这个话题,真是……怪了,不都说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吗?


    怎么到这成飞鼠了。


    李建昆一脸无所谓,爹这玩意又不能换,摊上了,你能咋办。


    认命了。


    “嘿嘿,这事本来咱还能赚个大的呢!”小王余兴未消。


    他爹疑惑,“赚啥?啥大的?”


    王山河挤眉弄眼说:


    “爸,你是不知道,那十吨汽油指标,建昆跟他们谈判俩小时,弄来三辆报废车,到了县废品站那边,跟他们谈的是一辆报废车换一斗货,都谈妥了。


    “可他们死活就给俩拖拉机货,对啦,他们就两台拖拉机,后面各种糊弄,又是请我和建昆吃饭,又是买烟,呃……爸,我可没抽啊!”


    日,说漏嘴了。


    多大个人,抽根烟咋了,虽然我不支持,瞧你那怂样……老王没好气道:“接着说。”


    “没了。”小王摊手,“硬被他们混去了。”


    王秉权差点没蹦起来,“混去了?”


    说罢望向李建昆。


    这货无奈耸肩,说:“主要跟咱们是社队企业有关系,运输公司那边,愿意当报废玩意处理给废品站,不情愿给咱们。”


    “那这账也不能就这么糊弄过去呀!”这话是曹星伟说的。


    娘的,公社都没大车好嘛。


    到手的家伙事,就这么被人混去,这个亏咱可不吃!


    “老王?”


    我在。


    王秉权隐晦一笑,稍纵即逝,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好你个黄站长啊,坑了我一辆大货车是吧……


    坑得好啊!


    孩子不懂事,总得给大人个说法吧。


    他正愁找不到突破口,这不就来了。


    “曹主任,这事吧,还得是你们出面,都机关单位,我哪好掺和。”反正车就算弄过来,也轮不到他用。


    “我们……”


    曹星伟被噎住了,社队企业从机关单位搞计划内物资,本就不合规,公社能当知道这事吗?


    算了,当我没说。


    罗阳这会却咋呼起来,他刚捋了捋这套过于复杂的骚操作,看向李建昆,问:


    “也就是说,你啥都没费,不光把厂里的电扇清库了,搞来两车原材料,实际上还弄了辆当废品处理的大货车,只是被不要脸的混走了?


    “哦不对,同时还给县废品站和运输公司,解了燃眉之急?”


    小王嗯嗯道:“就是的!”


    不然他为什么惊为天人?


    李建昆捂着脸,哥们你就不能别合计吗,捋这么清楚干嘛,尬笑道:“也不能这么说,我费了时间呀。”


    “两天半……好吧,满打满算算三天。你时间顶屁用啊。”


    妈蛋,会不会说人话?


    哥们要冲刺高考,时间争分夺秒好嘛。


    “我还受伤了呢。”


    “破点皮?”


    滚,不跟你聊了。


    罗阳一个搞畜牧业的,不知道为啥,对这事产生了浓厚兴趣,啧啧不止,嘟囔道:


    “这我得好好琢磨琢磨,别看你误打误撞干成了,里头可有大学问!”


    哥们你以后能发,但凡下海。


    一直没吭声的张卫国,这时点评了一句:“年轻人有股子莽劲,运气好罢了。”


    诶!这话我爱听。


    李建昆忙点头,一副智者说出了真相的感觉。


    这让张卫国很受用,瞧,他自己都这样觉得。


    曹星伟深深看了眼李建昆,此子不简单哪,只是……他怎么可能是李贵飞的崽儿?!


    这位在石头矶公社资历最老的干部,无论如何都无法释怀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