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第十九章

作品:《宴空山

    《宴空山》全本免费阅读


    天边泛着亮黄,夏季的闷热消退,迎来独属于秋日的凉爽。


    街道上行人寥寥,两道白衣身影相携而行,身后跟着一位穿着墨青色武袍的人


    清风徐徐,黄叶上滚动的雨珠被风吹落,垂滴在白衣一角,洇出一圈小小的暗色。


    宋宁时凝了眼被雨珠打湿的衣袖,温雅的面上笑了笑,随意一甩,侧目说道。


    “前日下了一天雨,昨日也下了半夜的雨,今日晨起的风就凉了许多,你来青州可有备披风?”


    夹杂着凉意的微风吹过行人稀少的街道,直直打在人身上,宋宁嘉用宽袖子挡住泛凉的手,莞尔道:“善月都给备下了。”


    宋宁时点头,“这便好。”


    说完他扫视了一眼路上行人,语带感叹道:“这几日青州城冷清了许多。”


    宋宁嘉顺着他的视线看向长街,此刻的街道与他们刚到时,路上的摊贩和来往的行人少了近半数。


    不过几日,青州已天翻地覆。


    自那夜王府内所有人被压到牢房后,有听到风声看清事态的人连夜收拾行李想逃跑,结果被早已等在城门处的顾凌悟一同押回了牢房。


    她犹记得当顾凌悟将新任青州知府——杨靖知介绍给高景原时,他面上一闪而过的惊愕。


    毕竟谁也没想到,新任青州知府一直隐藏在随行人员当中。


    从上京到青州的一行人中,除了顾凌悟带来的禁军与两名太医,还有季岚带来两个生人。


    虽说是生人,但是宋宁嘉却早早认出了其中一人。


    便是杨靖知。


    至于另一人,她从未见过,那人的身份到如今她也没摸透。


    从上京出发当日,她就看见了身着便装,隐在几人当中的杨靖知。


    大臣外任,不仅没有明旨,还低调出行,这恐怕是宣明帝的主意,为了保护杨靖知的安全。


    舟车赶路,杨靖知与另一人鲜少露面,她也没机会再观察下另一人身份。


    而顾凌悟和季岚,似乎也没有告知她的意思,她便也佯装不知。


    她比众人晚一步到青州,在府衙内几日,杨靖知也未曾露面。


    如此一来,她就知道在事情结束以前,杨靖知是不会露面表露身份的了。


    那夜府衙内甚是吵嚷,季岚走后,她装作不经意地撞见高景原押送众人的场景,这才能看到高景原看见杨靖知时错愕的表情。


    但高景原毕竟是铁血沙场战出来的,山崩于前,很快整理了心绪。


    顾凌悟命高景原审问陈兆等人,也算是给了他一个台阶下。


    杨靖知作为青州知府,亲审了与紫云教渊源颇深的王承,同审的还有紫云教长老孙争,连夜审问之下,竟扯出了肃州。


    杨靖知拿着孙争和王承的口供,似真似假地摇头感叹。


    “谁也没想到这孙争竟攀咬到肃州,”


    高景原面色一瞬间变得有些难看,但是他没接杨靖知的话,只是对顾凌悟说道:“殿下明察,肃州确有紫云教,但此教在肃州乐善布施,从未发生过如此暴行。”


    杨靖知人至中年,两颊消瘦,他捏着长须,笑呵呵道:“话虽如此,不过叛教一事,事关重大,宁可错杀,也不能再次养虎为患啊。”


    高景原绷着薄唇,虎目中全是冷意,瞥向杨靖知。


    “杨大人是说我肃州养虎?”


    “将军此言差矣,老朽可没有此意。”杨靖知脸上还是一片祥和的笑意,但语间毫不相让。


    最后还是顾凌悟以兹事体大,须得请示宣明帝为由拦下了剑拔弩张的二人。


    高景原拂袖而去,杨靖知还是一副笑呵呵的样子。


    他们在青州等了几日,等来了宣明帝彻查的旨意。


    不日,他们就要启程去肃州了。


    宋宁嘉默然前行,心里却在想关于杨靖知的事。


    杨靖知,出身文臣杨家,是敬妃的母家,杨靖知虽是杨家旁支,但是近些年颇得宣明帝信任。


    宣明帝是还嫌朝堂上三皇子和七皇子争得不够乱吗?


    竟让支持七皇子的杨家人来青州。


    还是……


    掂着心中猜测,她不由得轻笑出声。


    帝王之心啊。


    “姐姐,能给我们点吃的吗?”


    一道略带稚气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她回过神,下意识去寻说话的人。


    一大一小两张脏兮兮的小脸,瞪着黑亮的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她。


    年纪略大的男孩约莫十四五岁,年纪稍小的看着也有十二三岁,二人身上穿着脏乱的衣袍,趿拉着漏洞的布鞋,一副乞丐打扮。


    二人身子虽看着偏瘦,但并不柴,似颇为健康。


    她先是一怔,而后粲然一笑,拿出怀中荷包,俯身直接放到了年纪略大些的男孩手中。


    “拿去吧。”她温声道。


    纤手落到男孩面前,被男孩一把抓住,而后一张折的整齐的尺素借着荷包的掩盖,被塞入了她的手中。


    她温温一笑,并不意外。


    男孩压低声音,凑近了宋宁嘉,低声说道:“云瑶姐姐叫我们来找您。”


    她笑着颔首,也轻声回道:“云瑶姐姐告诉你们什么了?”


    “听宋姐姐的话。”年纪小的男孩子抢答。


    宋宁时欣慰一笑,对着年纪略大的男孩柔声说道:“先用这个钱去肃州,过几日我就到。”


    二人齐齐点头,手拉手跑远了。


    宋宁时见两个身影跑远,笑道:“你向云瑶要的人?”


    宋宁嘉轻嗯一声。


    不到万不得已,她和宋宁时不能暴露身份,也不能让人看出他们与顾凌悟有牵扯。


    到了肃州以后,竹语的行动又不能太过招摇,她需要一个不为人注意的“第三人”去替她做事。


    “又下雨了。”宋宁时突然道。


    他话音一落,一滴雨水落在她面上。


    她抬颌望天,方才还澄澈明亮的天,竟不知何时又暗了下来。


    “小姐,快走吧。”


    竹语一直漠然跟在身后,见阴天落雨,上前劝道。


    “回吧。”


    这场雨从白日开始下,一直淅淅沥沥地下到黄昏,橙黄中掺着灰色的天看起来颇为压抑。


    青石板路被雨水冲刷的干净,一股泥土的气息弥漫在空中。


    宋宁嘉迈入院中,湿冷的气息扑面而来,她蹙了蹙眉。


    西南多秋雨,这雨细细加起来下了已有三日了,现下已九月中,不知何时才能启程去肃州。


    青州的事情已经与他们无关了,一切都有杨靖知善后,他们现下的目光应该放在肃州。


    如今已九月中,正是秋雨时,也不知何时才能启程。


    身后传来沉稳的脚步声,而后一件披风将她牢牢裹住。


    “小姐,气候多变,不要着凉。”


    竹语走到她身侧,嘱咐道。


    她伸手拢了拢身上灰白色的披风,回以一笑,又抬头去看令人不适的天色。


    希望明天是个好天。


    *


    天际泛起鱼肚白,青州府衙外满当当地站了一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