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金奖和状元

作品:《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赛事方的评委们,在经过了一整天的讨论。


    终于在全国烹饪大赛,烹饪环节结束的一天后,正式召集所有参赛的厨师,依旧是用现场电视直播的方式,宣布这次全国烹饪大赛的结果。


    现场所有的厨师都穿着整齐划一,白色的厨师服,戴着厨师帽入场站好。


    不过今天,在大宴会厅里,摆放的不再是灶台,而是一张张的椅子。


    今天允许所有参赛的厨师坐下来听名次公布。


    在公布名次前,首先是烹饪总会和沪城的领导分别讲话。


    讲话中,肯定了每一位参赛厨师的努力。


    也是向每一位参赛厨师,在比赛中展现出的手艺,和大家努力把每道菜做好的精神表示感谢。


    勉励了每一位参赛厨师,希望他们都能在之后工作中继续努力,可以把菜做的更好,把传统的烹饪技法更好的传承下去。


    讲话结束后,开始宣布这一届全国烹饪大赛的名次,并且现场颁发奖状和奖杯。


    首先颁发的是单个菜品的奖项。


    其中优秀菜品足足有三十多道,算是让每个省分参赛厨师都有获奖。


    铜奖的菜品是十道。


    银奖的菜品是五道。


    金奖的菜品是三道。


    冯正明的乌龙戏珠自然是获得了金奖。


    同时他的鱼和熊掌兼得之也获得了银奖。


    江成哲的金汤鲍鱼花胶鸡捞鱼翅也获得了金奖。


    最后一道获得金奖的菜品,是豫菜厨师郝宗成的牡丹燕菜。


    公布三道金奖菜品的时候。


    现场也读了评委们给三道金奖菜品的评价。


    “乌龙戏珠,一道集合了传统技法,和个性创意的菜品,一道菜中,既让我们吃到北方经典的葱烧海参,又让我们品尝到南方经典的上汤?龙虾,实在是一道极为难得的顶级菜品。


    所以经过评委会所有评委的全票通过,获得这次全国烹饪大赛的金奖。”


    这一番给冯正明乌龙戏珠的评价,赢得了现场所有人发自真心的掌声。


    无论是参赛的厨师,还是带队来的老师傅们,亦或者是受邀到现场的普通客人。


    可以说大家都对冯正明的这道菜相当满意。


    所以现场也是第一个宣读了评委会对冯正明这道菜的评价。


    现场的人,对评委会的评价也都是相当认可。


    冯正明能够在一道菜中,融合了南北方不同的烹饪技法,并且把南北方一些食材和调味都很好的融合,这道菜获得金奖确实是实至名归。


    “金汤鲍鱼花胶鸡捞鱼翅,这是一道相当贵气的菜,使用了众多名贵的食材,但同样是体现出一位顶级厨师烹饪的高超手艺,让我们品尝到了顶级的山珍海味汇聚在一起,一种相当惊艳的味觉体验。


    经过评委会的评委们决定,获得这次全国烹饪大赛金奖。”


    评委们给出的获奖词,也是让现场不少人都憋不住想笑。


    其实大家都听得出来,评委们的获奖词里,明里暗里都在说这道菜太贵。


    但是在场参赛厨师也不得不承认,江成哲做出这么一道菜确实也很考验功力。


    对于各种顶级食材的处理,还有他提前准备的金汤。


    可以说,除了所用的食材确实是说出来有点吓人。


    实际上整道菜的烹饪过程上,倒也并不会比冯正明的乌龙戏珠省事多少。


    所以真要说起来,江成哲的金汤鲍鱼花胶鸡捞鱼翅获得金奖,参赛的厨师们倒也没有意见。


    毕竟能够想到把这么多山珍海味汇聚,还能做出那样一道菜,也确实是很考验功夫。


    “牡丹燕菜,本是一道相当传统的经典老菜,将白萝卜这种很普通常见的食材,做出了超越其形、其味的口感和味道来,郝宗成厨师又在传统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让整道菜呈现出更加华美的样子。


    经过评委会的评委们决定,获得这次全国烹饪大赛金奖。”


    宣读完三道金奖菜的获奖词。


    接着便请冯正明他们三位厨师登台领奖。


    冯正明站起身,看到江成哲和郝宗成也都已经起身了。


    三个人相视而笑,然后一起走上领奖台。


    登上了领奖台,三个人分别是从颁奖的嘉宾手上接过证书和奖杯。


    然后三人转过身,怀抱奖杯手捧证书,让现场的摄影机和照相机拍下他们的合影。


    这一刻,现场再次爆发起了一片掌声。


    对三人的菜能够获得金奖,厨师们还是很服气的。


    颁发过菜品的奖,接下来是颁发优秀厨师二十人。


    这二十位厨师,是这次烹饪大赛上表现相当优秀的厨师。


    虽然他们的积分没有进入前十,但依旧是在全国大赛上表现的非常好。


    而且这二十位厨师里,可以说是全国各地的厨师都有。


    也是各地厨师团里确实是比较出彩的厨师。


    当然从年龄上看,二十位厨师都已经是人到中年,至少也在厨行工作了有十几二十年的时间。


    他们在全国大赛上获奖,也算是实至名归,是多年努力的结果。


    二十位优秀厨师颁奖过后。


    接下来就是全国烹饪大赛上真正的重头戏了。


    这一届烹饪大赛上的十佳厨师。


    “现在宣布这次全国大赛的十佳厨师。


    他们分别是:冯正明,郝宗成,江成哲,张泉?,强镇涛,戴龙,宗德胜,曾志昌,董建,黎勇。”


    在按照顺序念出十佳厨师的名字后。


    大家也自然知道了这一届全国烹饪大赛的状元是谁。


    冯正明也算是实至名归。


    毕竟他的每道菜,都可以说是很少展示了传统技法,又能够融入很多创新的元素。


    最关键在于学习上,冯正明在几天的比赛中,很快的从其他厨师身上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这一点上,也是让他获得更高分数的关键。


    现场奏响了乐曲,冯正明和其他九位厨师依次登台。


    这一次他们列队站好后,由主办方邀请到现场的嘉宾给他们颁奖。


    给冯正明颁奖的是这次主办沪城的领导。


    从对方手上接过自己的状元奖杯。


    冯正明真的是相当激动。


    对方也是拍拍冯正明的肩膀勉励道:“冯厨师真的是年轻有为,希望你以后能够更进一步,把我们中华美食做好,传承好,宣传好。”


    冯正明点点头答应:“我一定会尽我所能做好。”


    颁奖过后,现场再次爆发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之后现场的照相机全都是纷纷进行拍照。


    与此同时,在泉城汇泉楼和冯家干饭铺。


    守候在电视机前的人,看到这样的结果,尤其是看到冯正明获得第一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状元,全都是兴奋的欢呼起来。


    甚至杨斌还领着人在汇泉楼门前放起了鞭炮为小师弟庆贺。


    在颜家菜馆里,颜老师傅通过电视,看到冯正明上台领奖,也是相当的高兴。


    颜建兴在旁边说:“爸,正明可真是太棒了。”


    颜老师傅点头:“是的,他很棒。”


    夏明烨在冯家干饭铺后厨也是相当的激动。


    “太棒了,师叔他真的是状元了,全国状元啊,师叔太厉害了。”


    夏蕙面带笑容:“师叔一直都是很厉害的,只是平时师叔不会展露出太多的手艺。”


    夏明烨不可思议地感叹:“之前我还跟师叔一起参加全省青年厨师烹饪大赛,我们都还是青年厨师的,现在师叔已经是全国状元了。”


    听到弟弟这话,夏蕙扬起手轻轻一敲他的头。


    “你啊,还是给我好好学吧,你离师叔的差距还很大。”


    夏明烨也是点点头承认。


    “确实和师叔的差距太大了,师叔他这次全国大赛上做的那些菜,都是我完全想不到的一些菜啊。


    我在家里学了那么多年的孔府菜,学了那么多年的仿熊掌,从来没想过用冬瓜雕出熊掌的样子,然后竟然可以做出那样的熊掌来。”


    弟弟的话让夏蕙也不得不承认,冯正明做菜的创意确实是她也想不出来的。


    夏蕙想了想说:“这或许就是眼界,因为师叔他的见识和眼界比我们更高更广,所以他才能想到那些创意。”


    夏明烨顿时有些奇怪:“可是以前师叔不是也没怎么离开过泉城吗?”


    “不是的,师叔以前跟着颜爷爷一起出去交流过,而且师叔他还喜欢买一些介绍国外的杂志,其中有一些介绍国外美食的。


    还有师叔他出了名,和全国各地不少美食爱好者通信,据说有人给师叔寄过很多老菜谱。”


    听姐姐这么说,夏明烨不禁有些服气了。


    “师叔的眼界果然比我们高啊。”


    夏蕙补充道:“这次师叔他去全国大赛上,又见识了那么多各地厨师的手艺。


    我们在电视机上,是看不到现场很多做菜细节的,尤其是备料的过程,我们几乎都是看不到。


    师叔在那边全都可以看到。”


    “对啊,师叔最后做的乌龙戏珠,就是明显学了很多其他地方菜的做法融合进去。”


    夏明烨也是意识到了这点,认识到冯正明去参加全国大赛的巨大收获。


    全国大赛上能不能获奖固然是很重要的。


    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和其他厨师的交流,从他们那学到很多东西。


    显然这一点上,冯正明是真的收获非常丰富。


    他也在最后一道菜上,把学到的部分东西活学活用。


    夏明烨思考想去,只能叹了口气说:“师叔能拿到状元,真的是有实力,我即便是去了全国大赛,恐怕也只能是垫底。”


    其实通过看电视上这次全国大赛的播出,夏蕙也是认识到自己差距很大。


    在全国烹饪大赛那样的舞台上。


    汇聚着全国各地顶尖的厨师。


    能够去全国大赛,那些顶尖厨师全都拥有很高超的技艺。


    而相比较之下,现在的夏蕙也只能是做一些家常菜。


    真正宴席上的大菜,夏蕙还没有把握做好。


    夏蕙此时觉得,被冯正明给安排到冯家干饭铺来,确实是对自己很好的磨练。


    如果没有这大半年冯家干饭铺的经历。


    夏蕙可能无法把基本功磨练的更加扎实。


    最关键还是在冯家干饭铺后厨,让夏蕙获得沉淀。


    之前她因为和冯正明一起参加了全省青年厨师大赛,她心里多少还是有那么一点志得意满。


    可实际上,和青年厨师大赛上其他厨师相比,夏蕙是有着明显不足。


    准确来说,夏蕙如今的厨艺,也就是比职校刚毕业的学徒强一些。


    不说去和冯正明相比了。


    就是和被冯正明招来,如今在汇泉楼和冯家干饭铺后厨里,能够上灶的青年厨师相比较。


    夏蕙可能也有着不小差距。


    毕竟青年厨师们在没有冯正明在的情况下,他们几乎都能完成一两道宴席上的大菜。


    夏蕙在这方面,跟他们差了可不止一星半点。


    青年厨师们在往上一些,是冯正明的几位师兄。


    大师兄李辉东不必多说,可以说冯正明去参加全国大赛这段时间,能够让汇泉楼后厨的菜品质量保持在水平线上,大半都是李辉东坐镇的功劳。


    李辉东之下,三师兄杨斌和五师兄曹志国。


    他们也都是能够独当一面。


    冯正明不在这段时间里,杨斌和曹志国是汇泉楼主要掌勺的人。


    夏蕙听青年厨师们私下里聊天说起过。


    在见识过杨斌和曹志国出手后,他们才算是明白了,自己的差距有多大。


    之前应该说是因为有冯正明在后厨里把控一切。


    他会把每道菜拆解成一道道的工序,让青年厨师们分工合作。


    可以说是冯正明在后厨里给了青年厨师们一个错觉。


    那就是“我还是能行的”。


    冯正明离开汇泉楼后,青年厨师们很快明白了。


    行的不是自己,行的是冯正明太强。


    没有冯正明坐镇,对每道菜细节上的把控,后厨里青年厨师们即便是按照之前的步骤去做,也是会出现很明显的偏差。


    所以在冯正明走后第三天,汇泉楼青年厨师们乖乖开始给杨斌和曹志国打下手。


    当然这并非是说青年厨师们的手艺不行。


    相反,汇泉楼后厨的青年厨师,依旧可以算是鲁菜青年厨师中佼佼者。


    夏蕙仔细盘算了一番,也就有了自己的目标。


    首先要成为一个合格的青年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