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拿了炮灰剧本(三十七)

作品:《快穿:变美后,我躺赢了

    呜~~~


    随着一声悠长的气鸣声,绿色车皮的火车开始缓缓启动。


    哐当!哐当当!


    车轮碾压在车轨上,发出阵阵声响。


    顾倾城带着孩子,拖着行李,来到了卧铺车厢。


    这年头还没有动车、高铁,铁轨上奔跑的大多都是绿皮火车。


    速度慢,长途旅行的话,作硬座就太受罪了。


    顾倾城从来都不是一个委屈自己的人。


    就算是在条件有限的年代文里,她也会竭尽所能的让自己和身边的亲人们过得舒坦。


    不得不坐火车,也要尽量选择卧铺。


    在还没有抢票APP的年代,卧铺票根本就不好买。


    不过,那是对普通小老百姓来说。


    顾倾城却是全省都小有名气的“顾一手”,靠着“徒手正胎位”的独门技艺,以及精湛的针灸、按摩等医术,她真的可以最大程度的过得惬意。


    不说在当地了,就是在火车上,她救下来的紧急病人,也有许多。


    一次两次……次数多了,她跟铁路上方方面面的人都有了来往。


    所以,想要出行了,一个电话打出去,相关的车票就能订的妥妥当当。


    当然,顾倾城带孩子出行,不单单是为了让他们出去玩儿,也是锻炼他们。


    有些时候,顾倾城会故意不动用自己的朋友买票,而是让叶昊、妞妞自己去排队、抢票,体验生活。


    后来,顾倾城身边又多了“学徒”。


    咳咳,还是老规矩,顾倾城会优先在侄子、族人中挑选。


    她亲近娘家,却又不会被亲情所绑架。


    靠着“竞争上岗”的机制,顾倾城再次将偌大的顾家村都笼在自己麾下。


    家里有顾大嫂,村子里有顾村长,顾家村三百多户的人家,基本上都对顾倾城尊敬有加。


    整个顾家村,也成为了顾倾城最坚固的根据地。


    学徒多了,人手就格外充足。


    家里、诊所,以及出行,都有学徒忙前忙后。


    祸水早已叹服:“唉,陛下就是陛下!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会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准。”


    顾倾城挑眉:“你有意见?”


    祸水赶忙疯狂摆手,“没有!没有!”


    能够充分的利用人心,把现有的、潜在的极品亲戚都变成最靠谱的帮手,这是陛下的本事。


    陛下过得好,那也是她靠本事吃饭。


    尤其是,随着顾倾城在顾家村乃至周围几个村落威望的提升,顾倾城开始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地盘”。


    只是开诊所,只是收学徒,规模还是太小了。


    顾倾城考察了顾家村以及周围几个山村的情况,又特意请了省城农科院的专家,帮忙制定了一整套特色种植的方案。


    顾家村及其周边的村落,基本上都是依山而建。


    气候、地理等等条件,大面积的种植粮食,并不适合。


    反倒比较适合种植草药。


    顾倾城先拿顾家村做试点,然后慢慢向周围辐射。


    一开始也是种植生长周期比较短的草药,一年生、三年生,基本上短期内可以看到收益。


    有了一定的成绩,积攒了足够的威信,顾倾城再慢慢推进。


    距离她穿来已经快十年,时间也进入到了九零年代。


    顾家村早已改头换面,红红火火的日子,开始影响到周围的几个村落。


    “顾一手”不再只是一个擅长接生的中医,而是有了一定威信力的企业家。


    顾倾城的名声,甚至传到了县里。


    新来的领导是个有魄力的,想在自己的任期做出漂亮的业绩。


    他提前打听了消息,知道有个“顾一手”,不但自己医术了得,还带动老家的乡亲种草药、发家致富。


    九十年代的农村,顾家村一个略偏僻的小山村,已经实现了全村通电话,家家户户还盖起了二层小楼。


    这是提前进入小康社会了呀。


    领导收集到的信息越多,他对“顾一手”也就越好奇。


    更秒的是,就在大院里,居然就有顾一手的“信徒”。


    “顾大夫真的很厉害,不但能够正胎位,还擅长针灸。”


    “我爸突发脑梗,抢救及时,也是落下了后遗症。”


    “多亏顾大夫给他针灸,几个月下来,不能动的半边身子,居然慢慢恢复了。”


    “不只是医术,她对草药的了解也非常深入。”


    “咱们县原本不是有名的草药原产地,但因着顾大夫,小半个南部山区都种上了草药。”


    “去年,顾大夫还提议,可以由县里牵头,办一个中草药展销会……”


    听到几位顾氏信徒的话,领导对顾倾城愈发有兴趣。


    由其中一个信徒牵线搭桥,领导见到了顾倾城。


    中草药展销会!


    中草药种植基地的扩建!


    中草药栽培技术的推广经验会……


    领导以中草药为中心,提出了好几个发展当地经济的计划。


    顾倾城含笑听着,在领导询问意见的时候,说道:“其实,不只是中草药!”


    “我们县城虽然不大,但下辖的农村土地面积比较大。”


    “虽然两处是山区,但还有一大片平原。”


    “我们除了搞特色种植,还可以发展一定的旅游业。”


    顾倾城跟领导谈了许多,主要是把自己的一个计划讲的十分详尽。


    领导有些心动,但更多的还是顾虑。


    “可行吗?”


    那可是麦田啊,是粮食。


    若是弄坏了,一年的收成都要受影响。


    关键是,他初来乍到。


    第一把火若是没有烧好,还直接烧出了问题,他的前程也就暗淡了。


    “听说小日子那边就有农民在尝试稻田画。”


    “若是咱们赶在他们前头,弄出了麦田画,应该算得上世界第一。”


    这个年代,和风吹满着大地。


    电视机里播放着《东京爱情故事》,家里看着东芝、日立电视机,男人们骑着铃木、本田的摩托车……


    日货就是代表着高端、先进。


    而外国的月亮,也似乎变得越来越圆。


    领导听了顾倾城的话,眼睛顿时一亮。


    世界第一?


    赶超小日子?


    这个诱惑着实很大。


    关键是,不需要开设工厂,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只需要在耕种的时候,进行一定的布局就可以。


    明年就是45周年庆了,若是能够以此为祖国庆生,兴许还能登上七点新闻。


    领导的脑海中,已经根据顾倾城的描述,勾勒出了一个非常精彩、非常闪耀的画面。


    而且,就算跟小日子的撞了,也不算跟风。


    他们是稻田画,我们是麦田画!


    还是有区别的。


    “……这个想法很有创意啊。”


    领导嘛,心动了,也不能表露得太明显。


    他开始围绕这个话题,跟顾倾城闲谈。


    顾倾城自己就是搞过朝政的大佬,哪里会不明白这些弯弯绕绕?


    她便跟着寒暄,并适时的展露出自己的“小算计”——


    “不瞒您说,我女儿从小就喜欢画画。”


    “她啊,师从省城美院的鲁教授,五岁起开始学习,已经学了快十年。”


    “她喜欢画画,也愿意以各种物品当画布。”


    “报纸、画纸、青石地板,还有海滩、山坡上……”


    “在老家的山顶搜集素材,居高临下的看到了大片大片的麦田,她就突发奇想,或许能够在麦田作画!”


    顾倾城直接把妞妞推了出来。


    她的这番话,七分真三分假。


    真的是,妞妞确实喜欢画画,也确实极有天赋。


    这些年,顾倾城带着她四处游玩,她也四处采风、到处作画。


    她在各种“画布”上都留下了自己的作品。


    假的是,麦田画什么的,并不是妞妞先想到的。


    是顾倾城在妞妞耳边,小小的提醒了一句。


    但,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以麦田为画布”这句话是从妞妞口中说出来的。


    且,妞妞也愿意为自己这个大胆的创意进行尝试。


    从去年开始,妞妞就走遍了附近的好几片麦地。


    为了让妞妞能够更加直观、更加真切的体会高空俯视,顾倾城还特意想办法给弄到了飞机票。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民航还不是那么的繁荣。


    虽然普通人也能买飞机票,但老百姓却极少乘坐。


    一来,票价太贵,不说普通人了,就是普通的干部,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够一张飞机票。


    二来,机票非常难买,需要托关系、走人情。


    而这些,对于顾倾城来说,真心不算什么。


    多打几个电话,多准备些钱,顾倾城就带着叶昊、妞妞体验了一把空中旅行。


    人生第一次坐飞机,妞妞绝对开了眼界,也知道在高空俯视地面,将会看到怎样的场景。


    她有了更为直观、更为深刻的印象,再次设计麦田画,也就更加的有底气。


    顾倾城做完了这些准备,原本是想自己联络几个村子的人,以私人的名义搞麦田画。


    如今,领导找上了她,她自然更加高兴。


    一旦麦田画顺利完成,妞妞可以站到更大的舞台,领导可以赢得耀眼的政绩,而小县城也能一举成名。


    只要有了名气,就能吸引来大批的游客。


    县城完全可以就此转型,大力发展旅游经济。


    如此一来,当地的百姓都能获益。


    这、绝对是注定要多赢的计划……(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