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第五十章 盘根

作品:《拉忠臣夫君一起造反(重生)

    《拉忠臣夫君一起造反(重生)》全本免费阅读


    唐嘉木很上道地主动解释道:“既然是真正的文王妃,文王的事自然不必瞒着。”


    沈妙妍眸光闪动。


    真正的文王妃。


    先有假的,才会有真的。


    听起来,唐嘉木来此……是谢昭授意的结果。


    她微垂着眼,漫不经心地想起了混杂桂花味道的草木香气。


    谢昭如今应该收到了她的信。


    不知道他会给出什么样的回应呢。


    唐嘉木就像是所有得力的下属那样,贴心,周到,有分寸。


    因着先前的事,他干脆领着一队人,在李家村驻扎了下来,只等着董飞英将李二壮的尸身送回来。


    于沈妙妍而言,这再好不过了。


    另一边,京城中的谢昭,终于收到了沈妙妍的来信。


    信件展开,飘逸且大气的字跃然纸上。


    和很多闺阁女子习字看重规整,喜欢梅花小篆不同。


    沈妙妍的字舒展而恣意。


    ……像谢昭的字。


    沈妙妍和谢昭的字相像,是难免的。


    毕竟,前世,沈妙妍便是随着谢昭习字的。


    这一世,沈妙妍已经有意识地避开了谢昭字体最有特色的那一部分,尽可能地让两者看起来不太相关。


    但若是把两人的字摆在一起,虚睁着眼睛一看,依旧神似。


    谢昭有意无意地提起过这事。


    她以临过长公主的字为由,搪塞了过去。


    也不知道谢昭最终信了没信。


    在信中,她将淮州情形一一说明。


    并且附上了自己的看法。


    她认为,淮州已经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


    她这边差人屯粮和抛丝,可以几日延缓。


    但她的财力以及在淮州当地的影响力,都远不及白家。


    白家若是铁了心去做,左右不过多费些银钱时间,最终还是能够达到他们的目的。


    丝价现在已经在下降,被卡在半路的百姓只得继续卖粮。


    等百姓手中的余粮卖得差不多了,粮价也会跟着涨上来。


    如果再没有人来干预,淮州百姓被白家彻底拖垮,最多,也不过半月的时间了。


    到那时,淮州的地,半数,都会进到白家的口袋。


    大批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


    饥荒,这在鱼米之乡,极少发生。


    可这件事,很快就要在淮州上演了。


    一封信看得谢昭眉头紧蹙。


    他只知道沈妙妍去了锦州,未听她言要去淮州。


    淮洲目前各方势力混杂,一旦起了大规模的冲突……


    他揉揉额角。


    淮州应当有祐国的人在,虽说他接触不多,但那些人对他这边的动向总是盯得很紧,不可能不知道沈妙妍与他即将成婚的消息。


    如果没有其他的影响,多少还是能帮衬一二……


    淮州……


    谁在淮州?


    谢昭闭眼回忆着。不多时,他在繁杂的记忆中,找出了五年前的一封信件。


    嗯,调任淮州驻军使……


    唐……


    谢昭猛地站起身来。


    淮州驻军使,唐嘉木!


    唐嘉木这人,是原宣武将军唐论年的幺子。


    唐论年因伤隐退后,回了老家徐乡。


    徐乡,正在淮州。


    唐论年曾经来信,说是选择幼子的儿子,继承父辈在祐国的位置。


    信件阅后即焚,全靠人的记忆。


    而淮州富商,白唐游。


    ……白家娶了唐家的小姐,而后诞下的嫡长子……继承了白家的全部财富。


    他沉默片刻,突兀地开口:“我要去淮州。”


    杨策正坐在他对面处理公文,见谢昭收到一封信,看了没多久,就猛地起身,而后语出惊人。


    他的眼皮飞快跳动起来,不可置信道:“去淮州?淮州刚开始改革,你知道你现在跑去淮州,陛下会怎么想你吗?”


    淮州的位置地处东南。


    这个位置,在谢昭和皇帝眼中都太过于特殊。


    曾经的异姓王和长公主在东南呼风唤雨,即便是遗留下来的残羽,也让魏昌忌惮不已。


    谢昭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自长公主走后,便没有去过东南。


    如今,他说他要去淮州。


    赶在魏昌刚刚下令在淮州做试点改革的时候。


    但凡皇帝对他有一丝疑心,都不会觉得他只是去看看。


    何况,那是魏昌。


    魏昌对谢昭的态度向来模糊不清。


    也许,那位皇帝陛下,是全天下最信任谢昭的人,也是最疑心谢昭的人。


    谢昭沉默着,将手中的信件递给杨策。


    杨策看到落款先是扬眉,而后,眉眼渐渐沉了下去。


    “只是一分田,怎么会弄到这个地步?”


    “陛下久居京中,心放的太大,淮州这一亩三分地,他已经不在乎了。”


    谢昭转过身。


    他的房间,挂着一张巨大的地图。


    边疆一带的标注极为精细,是各地军队共同测绘而成的。


    他的目光落在淮州。


    那里同样标注清晰。


    他指尖拂过泛黄的皮质,低声道:“但我不能不在乎。”


    杨策见他这样,也不好说劝慰的话。


    长公主和异姓王把整个大魏压在谢昭身上,多番敲打,早已融入了他的血肉。


    杨策有时候觉得,连龙椅上的那位,都没有谢昭在乎大魏。


    他扯开了话题,不再追问谢昭要去淮州的事,转过头来问他信件的落款:“你未婚妻怎么跑到淮州去了?让她跟唐嘉木那些人接触,能行吗?”


    谢昭神色有微不可察的紧绷,他摇摇头:“我不知道。”


    他是真的不知道。


    如果还是当初的祐国成员,无论如何都不会做出有害大魏的事。


    也绝对不会伤害他和他的妻子。


    以大魏为先,忠于大魏和祐国首领。


    这是祐国的一贯态度和原则。


    那些私情和利益,在原则面前,都是会被丢到一旁去的。


    然而,如今的祐国,一代换着一代。


    每一位都是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即便是散开的落叶,也能扎根。


    长公主死后,许多祐国的人,都如唐家这般,成了当地雄霸一方的家族。


    家里人多了,牵挂多了,总归和当初是不一样的。


    大家族有大家族的生存方式。


    便如同唐家和白家会联姻一般……大家族之间,会互相缠绕,不过几代,便不再那么容易地区分你我。


    最初的模样早已经分不清了。


    白唐游在淮州改桑一事中搅风搅雨……此事,唐家并未给他传信告知。


    唐家真的不知情吗?


    是不知情,还是默许,甚至在其中插了一脚?


    唐嘉木作为继承者,又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谢昭闭上眼。


    这趟淮州,他非去不可了。


    但愿,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


    不要逼得兵戈相见。


    李家村。


    一身鲜红嫁衣的阿湘和她的丈夫合葬于一处。


    沈妙妍将那两封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