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机会

作品:《郡主,您的夫君请签收!

    《郡主,您的夫君请签收!》全本免费阅读


    不管明日如何,今日湘北城内上空的米香味经久不散,百姓们难得吃饱喝足,就连夜里睡觉也多了美梦。


    翌日天一亮,诸多窝棚里的百姓难得起了个大早,不约而同地赶到城门口去。


    那里搭建的粥棚里已经弥漫出了一股馒头的香味,似乎还有许久不曾尝过的肉味,这味道勾出了百姓们的馋虫,肚子的‘咕噜’声此起彼伏。


    只是今日,粥棚前设了路障,官差们只是负责维持百姓们的秩序,并没有分发食物的意思。


    百姓们饥肠辘辘,几个排在最前头的男人没了耐心。


    “怎么还不发吃的?”


    “就是,这都多久了?还让不让人吃东西了?”


    听了他们的话,离得最近的官差没好气道:“吵吵吵什么?昨日是贵客好心布施,如今听着倒像是欠你们了?”


    “不敢不敢,小的们只是肚子饿了。”前排几个男人也是欺软怕硬的主,当即拱手讨饶。


    官差冷哼一声:“昨日讲得分明,今日这些吃食可不是白拿的!”


    众人面面相觑,都等着官差继续说下去,却不想这官差瞥见不远处有人过来,连忙止住了话头,板正身体站得笔直。


    不稍片刻,湘北此地的县令引着程陆遥和简裴之来到粥棚前面。


    湘北地处偏僻,此处的孟县令上任已有十年之久,政绩平平,却也做得安稳,究其原因不是朝廷看重,而是少有官员愿意来这苦寒之地。


    程陆遥和简裴之昨日午后专程去寻了孟县令,对此地后续发展以及官运一事聊了许久。


    孟县令不觉得他们能给湘北带来太多改变,但他为了此地百姓也愿意积极配合。


    孟县令站上一处高台,扬声高喊:“各位乡亲父老,本官今日有个好消息要跟大家宣布!”


    底下的百姓窃窃私语。


    “平日里这狗官说话有气无力,难不成昨日竟也吃饱饭了!”


    “狗官能有什么好事,大家都警醒点,别被他诓骗了。”


    孟县令‘装聋作哑’多年,根本不在乎底下百姓们如何说法,他继续喊道:“皇恩浩荡,承蒙圣上不弃,要在湘北开设官运,以联通外界,便利此地百姓生活。


    官运点已设在五百米开外的驿站中,官运征召有能力的伙计,一旦入选,每日三十铜钱,三餐管饱,穿住不愁。”


    此言一出,一片哗然。


    湘北这地方,劳工众多,需要征召劳动的地方却极少。寻常铺子一日不过五文,只包午饭,有的甚至没有。就这样的条件,还有的是人为了一份工抢破头。


    如今听闻一日三十文,还包吃住,众人只觉出现了幻听。


    不少百姓们一再确认:“是三十文一日,不是一月?”


    府衙的官差们扯着嗓子一再确认,就见孟县令抬手示意众人停下。


    “不仅如此,一月之后做得好的伙计可长期征召,每月月例翻倍。半年之后,表现优异者,可有出城去其他州府的机会!”


    闻言,百姓们瞪大了眼,不敢置信的看着孟县令。


    对于月例翻倍,众人尚还不及激动,听到可以去其他州府机会,百姓们差点没叫起来。


    “我没听错吧,他说什么?可以出湘北?”


    “我们这群人能出湘北?”


    他们之中,许多人都是流放此地,在湘北矿场做了不少年苦力,而后刑满释放的犯人。


    没有路引,没有盘缠,他们终其一生都难以离开此地。


    而今,竟听闻有这样一个机会摆在眼前?


    孟县令清楚这些人为何如此激动,让官差们拦了拦那些涌上来的百姓,继续道:“不错,只要是刑满之人,朝廷都愿意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但是,本官丑话说在前头,在这半年之中,在快运之中犯了错事,或是死性不改仍旧作恶,那便终身不得再入快运,也甭想有机会出湘北。”


    众人面面相觑,他们这些人常年慵懒惯了,一时间还真不知道哪些习惯便是犯错。


    孟县令:“官运征召也是有条件的!身体康健、仪容整洁者可来府衙面试,面试成功者即日便可上工。一月之后若能留下就可成为正式伙计。”


    闻言,不少妇孺老者满是失望。


    这时,一直站在不远处不曾开口的程陆遥走了过来,道:“官运征召劳力,需体魄强健者。除此之外,识文断字者,如教书先生、账房;有能善技艺者,如厨艺、工匠、编工、木工之流,都可前来面试。


    官运之内,所需众多,凡有得用者,皆有工钱可拿。”


    百姓们顾不得好奇程陆遥是何人,听了她这番话,只乐得找不着北。


    孟县令再次扬手示意:“各位,官运一事,府衙会一一落实。各位回家后,可与家人相互商量,有能者可来征召。


    至于今日这些吃食,则另有安排。”


    孟县令示意一个衙役开始。


    衙役举着一份布告,扬声喊道:“今日府衙征召劳力,以工换粮。


    一、城内街市清扫:两个时辰换一肉包一碗粥。


    二、城墙、路基修缮:一个时辰换一肉包一碗粥。


    三、伐木、推运、搬工:一个时辰换一肉包一碗粥。


    四、记录、监工,需识文断字者:一个时辰换一肉包一碗粥。


    五、……”


    闻言,百姓们都放下心来,这是要以劳换粮食。


    活计诸多,大多数百姓只要想动手的,都能找到相应的活计,纷纷伸手报名。


    府衙最先征召了能识文断字者,帮着统计各类劳工。


    各自负责劳工的衙役和监工,又将相应安排的劳力带去领了大肉包和早粥吃过之后,便迅速的进入了劳动中。


    全民劳动,在浓郁的肉包子香味中开启。


    孟县令看着空前热闹的城池,只觉得难以置信。


    看看,平日里一个个连路都走不动的懒汉,现在搬起两袋大米毫不吃力。平日里冻得缩手缩脚的汉子们各个干得热火朝天面红耳赤。


    “不愧是溪州知府大人啊,下官实在是佩服得紧!”孟县令朝简裴之拱手。


    简裴之道:“民以食为天,以利诱之,百姓或有猜疑不敢行动,可实实在在的吃食,是他们现下最为需要的。”


    “是是是。下官从前也总想办法接济,可从未想过以此让他们出些劳力。”


    孟县令觉得还是从京城过来的官员会行事,一个包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