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宫斗不如做太后14

作品:《莫慌,霸总和系统跟我一起穿了!

    《莫慌,霸总和系统跟我一起穿了!》全本免费阅读


    “娘娘对臣的心意,臣领了,多谢娘娘。”


    他甚至还拱拱手。


    姜芙强忍着想要翻白眼的冲动。


    把话说得那么暧昧干嘛!


    “郎大人不必客气,前朝事忙,我等后宫女子插不上手,陛下的龙体就交给你了。”


    反正姜芙就一口咬定,她优待郎轶只是为了让他更好地为皇帝效力,而没有其他。


    虽然郎轶不算男人,但难保被有心人拿来做文章。


    而且,姜芙傍晚的时候还特地派了自己的总管太监走了一趟。


    她亲手做了香薷饮,也是给皇帝去暑气的。


    至于润津丹,因为里面加了药材,给皇帝入口的药物必须经过太医院的层层检查,十分繁琐。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姜芙就没拿出来。


    至此,她自觉这一套操作下来,应该不会被人抓住把柄才是。


    事实上,姜芙却是多虑了。


    有郎轶盯着后宫这边,没人敢乱嚼坤宁宫的舌头。


    没看她这段时间过得多么轻松惬意嘛,除了每天练字,都有空鼓捣这些吃喝的东西了。


    “臣自当尽全力。只是老天不下雨,实在非人力所能逆转。”


    说起正事,郎轶也没了逗笑的心思。


    **流民一事并不算艰难。


    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军队,在战斗力方面不可能跟朝廷相媲美。


    但别忘了一句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如果继续大旱,庄稼颗粒无收,朝廷又不能及时地把赈灾粮发下去,那么饿肚子的百姓就会越来越多。


    到时候,他们宁可豁出性命,说不定反而能活下来。


    一旦到了那种程度,就不是简单的事情了。


    朝廷再厉害,总不能杀光天下百姓吧?


    所以,郎轶这些天亦是忧心忡忡。


    “户部已经统计完毕,准备从江南一带拨粮食过去,只是路途遥远,还需要一点时间。”


    他不自觉地将政事说给姜芙听。


    原本以为她对这些不感兴趣,或者听不太懂,不料,姜芙不仅听得十分认真,还若有所思。


    她点头:“不错,江南乃鱼米之乡,存粮丰富,陈粮的价格一年低过一年,刚好拿出来赈灾。另外,南方水系发达,可以通过运河,先拨一部分粮食。”


    还有一点,就是走水路在这种时候更安全。


    郎轶没想到,姜芙说起这些事情,头头是道。


    再联想到关于她的那些传言,他先是疑惑,然后又怀疑是卫国公府老夫人和二房搞的鬼。


    把一个名门贵女描述成孤僻的书呆子,不通庶务,不懂人情,但凡是好一点的人家,都不会愿意聘这样的媳妇。


    既能给王氏这个做娘的添堵,又能侧面烘托出二房多么会教育子女。


    倘若姜芙没进宫,再任由她们败坏下去,她的名声怕是彻底臭了,会变成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连带着大房,和卫国公夫妇都会被人诟病。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家子早晚会做二房的垫脚石。


    郎轶在宫里十年,见惯了各种**不见血的招数。


    何况他本人又是何种心性,几乎只是一眨眼的时间,就把这些事情全都想清楚了。


    再看向姜芙,他的目光情不自禁地柔和了许多。


    但姜芙的注意力并不在郎轶这里。


    她担心的是另外一件事。


    自古以来,攘外和安内都是统治者必须重视的大事。


    得知中原几州因大旱而涌现出大量流民,北边的瓦剌部落也跟着蠢蠢欲动。


    干热天气,对他们的草场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为水草不足,牛羊数量大幅下降,这些部落的情况同样不乐观。


    所以,瓦剌在今年秋季便发动了对边境城池的攻掠,比往年足足提前了快两个月。


    朝廷军队毫无防备,连连溃散,一下子丢了北方的两座大城。


    加上之前的旱情,粮食歉收,百姓流离,局势可谓雪上加霜。


    想到这里,姜芙不得不出声提醒:“郎大人,本宫忽然想到一事。”


    她放慢语速,露出斟酌的神色。


    郎轶倒是很上道:“娘娘大可有话直说,小李子守在外面,绝不会让无关人等打扰到。”


    连伺候姜芙的宫女都被打发下去了。


    姜芙点头,这才说道:“中原大旱,想必北边也好不到哪里去。游牧民族夏季都会迁移到水草丰美的地方,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地方,你说,他们会做什么?”


    这一次,郎轶是真的被惊到了。


    道理很简单,但因为大家的注意力都**旱和流民给吸引住了,所以一时间竟没人考虑到瓦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