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换人参

作品:《苟在四合院捡漏

    也许就是因为它的不起眼,让别人不注意它。


    没有乱来人的关注,就能够保存下来了。


    不会被卖掉或者被别人抢走。


    就这么安静的待着。


    使用并不会破坏香炉。


    再加上有一层的香灰保护。


    这件宣德炉保存的非常好。


    大明宣德炉的基本形制是敞口、方唇或圆唇,颈矮而细,扁鼓腹,三钝锥形实足或分裆空足,口沿上置桥形耳或了形耳或兽形耳,铭文年款多于炉外底,与宣德瓷器款近似。


    除铜之外,还有金、银等贵重材料加入,所以炉质特别细腻,呈暗紫色或黑褐色。


    一般炉料要经四炼,而宣德炉要经十二炼,因此炉质会更加纯细,如婴儿肤。


    鎏金或嵌金片的宣德炉金光闪闪,能够给人—种不同凡器的感觉。


    宣德炉能够保存下来的非常的稀少。


    每一件都是难得的宝贝。


    张卫国用毛巾把宣德炉擦干净,在手里把玩了一会。


    张卫国躺在床上,抱着宣德炉。


    抱着睡着睡的更舒服。


    张卫国一边把玩着宣德炉,一边想着去哪再搞一个。


    宣德炉的造型有很多,每一个都是精品。


    据说宣德炉当时一共造了三千个,流传下来的几乎没有。


    第二天醒来,张卫国就看看宣德炉。


    就怕是一场梦,白白高兴了一场。


    看到宣德炉还在,张卫国才放心。


    张卫国把宣德炉收进空间里。


    赶紧起来做饭,一会冉秋叶她们就起来了。


    早餐张卫国就煮了一锅粥,弄了一盘咸菜和一盘咸鸭蛋。


    等到张卫国做好饭,冉秋叶和两个小个姑娘也起来了。


    “快点洗漱吃饭。”


    张卫国给每人呈了一碗粥,一块咸鸭蛋。


    吃完饭,冉秋叶带着两个小姑娘上学去了。


    张卫国去上班。


    张卫国已经好多天没有出去了。


    打算今天去乡下转一转。


    张卫国去厂里骑着摩托车,在斗里放了几袋子玉米面。


    还放了半袋子精盐。


    有了 这些盐,更容易换到东西。


    张卫国没有指望能够换到宣德炉这样的好东西。


    张卫国能够换一点野生的人参就满足了。


    这一次张卫国骑着摩托车,打算去远一些的地方。


    周围的乡村张卫国不打算去了。


    去找那些基本上没有人去的地方,特别是那些靠山的村子。


    都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他们常年和大山打交道,肯定有野生的人参。


    只要你勤劳一些,肯定能够挖到野生的人参。


    年限太高的不好找,十几年的,二十几年的人参还是很好找的。


    上百年的人参太少了。


    能够找到百年人参的人,运气可以说是相当逆天的存在。


    张卫国骑了好久,才找到了一个村子。


    这个村子真的没有人来,找都不好。


    路那是特别的难走,一路颠簸。


    要不是侉子这个车结实,张卫国都担心颠散架了。


    张卫国来到了村子,这个村子可是说是很穷了。


    房子都是泥土的,房子上面盖的也不是瓦,而是茅草。


    从外观看就知道这是一个很穷的村子。


    张卫国来到了一户人家。


    张卫国敲开了门,从屋里走出来一位大娘。


    “小伙子你有什么事吗?”


    老人家看到张卫国很是诧异,因为这个村子根本不会有人来。


    村子里的人她又都认识。


    现在突然看到有一个没有见过的人还是很诧异的。


    “大娘,我是来换粮食的,用一些山货、人参、铜钱都可以换。”


    “如果是一些老家具也可以换。”


    “你看我粮食都带来了。”


    张卫国指了指侉子上的粮食。


    大娘听到有粮食,非常的高兴。


    “小伙子你这粮食怎么换啊?”


    “我带了都是玉米面,玉米面八分钱一斤。”


    “还带了一些精盐。”


    “大娘,你要换吗?”


    “换,换,换。”


    现在玉米面的价格都要一毛多了,张卫国八分钱一斤还是很便宜的。


    大妈看到这么便宜的粮食,肯定愿意换。


    大妈说完就回去找东西了。


    一会的功夫,大妈拿出了一张狼皮和一根十年人参。


    “大妈,这根十年的人参价值十块钱。”


    “这样一张的狼皮五块钱你看可以吗?”


    大妈一听这个价格,立马同意了。


    张卫国说道:“大妈,你要多少斤的粮食啊?”


    “我要五块钱的粮食。”大妈说。


    “好的。”


    “这是十块钱,你先收好。”


    张卫国先把十块钱给了大妈。


    然后开始给大妈称粮食。


    八分钱一斤,五块钱能买六十三斤的粮食。


    张卫国称了六十三斤的粮食。


    “大妈,我这里没有袋子,你有没有袋子啊?”


    “有袋子,你等着,我去拿。”


    大妈一会拿了一个袋子回来。


    张卫国把六十三斤的玉米面倒在袋子里。


    “大妈,这是六十三斤的玉米面,你收好。”


    “小伙子谢谢你啊。”


    “不客气大妈,我要去下一家了,再见。”


    张卫国又来到了下一家。


    张卫国敲开了门,说明了来意。


    这一家拿出了一个十年的人参,也换了五块钱的粮食。


    张卫国给了五块钱和六十三斤的粮食。


    张卫国就这样有一家家的换。


    基本上都能拿出一些人参来。


    基本上都是十年的人参,二十年的只有一株。


    百年的直接没见。


    不知道他们没有还是根本不舍得拿出来。


    这一次的收获也不错,人参收获不少。


    还有何首乌。


    就连灵芝也有。


    除了玉米面之外,也有很多人换精盐。


    张卫国受到了欢迎。


    “小伙子,你下次什么时候来啊?”


    “下次就要等一个月之后了。”


    “小伙子你下个月一定要来啊,我们还拿人参换。”


    “好的,大爷。”


    “小伙子,你有没有白面啊?”


    “有的大爷,这次没有带,下次我一定带一些过来。”


    “好的,那就等着你下次来了。”


    “那好,大爷再见。”


    “小伙子路上小心啊。”


    张卫国骑着摩托车走了。


    这次张卫国不仅收到了很多的人参,还换到了很多的竹笋。


    张卫国打算回去做竹笋炒腊肉。


    这些都是新鲜的竹笋,都是刚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