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8 章 离开江州

作品:《硬核系统让我当大佬[七零]

    《硬核系统让我当大佬[七零]》全本免费阅读


    孟秋重获宁静,还以为是自己强烈拒绝的原因,心说,早知道这样,早拒绝了。


    她觉得她和孟家还是维持之前的关系比较好。


    距离远,互不打扰,偶尔寄些东西回来,至于其他的,还是算了。


    没有乱七八糟的事打扰,孟秋的工作效率更高了。


    半个月后,生产线的重新设计工作全部完成,接下来就是安装调试了。


    这部分工作交给了厂里的技术人员们,也算是一个小考核,趁着他们还在,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解决。


    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车间内,侯科长带着一干技术人员忙上忙下,终于安装完成,开始测试。


    生产线启动,传送带将材料输送至加工中心,经过一系列操作,输出已加工完成的零部件。


    几个老师傅一起测量,得出了一致的结果,零部件的精度控制在了0.005至0.01,效率提升了至少10%,同时,改良后的生产线能加工更加复杂的零部件。


    侯科长满脸喜意,拿着一个零件,送到秦厂长等人面前,手舞足蹈地介绍。


    今天测试,厂里的主要领导都来了,郭副厂长也在。他直接走到生产线边上,看着上面一个个零部件流转,眼眶微热。


    “太好了,太好了……”


    郭副厂长伸手想触碰生产线,又收回手,他背过身,眨了眨眼睛,眨去眼中的湿意。


    刘书记不知什么时候也走了过来,他拍了拍郭副厂长的肩膀,无声地安慰。


    秦厂长等人喜笑颜开,一个劲儿感谢,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技术人员们看向越霖三人,真诚道:“谢谢越老师、燕老师、李老师……”


    “谢谢,谢谢你们的指导……”


    还有最重要的,“谢谢孟专家!”


    孟秋笑着摆摆手,越霖耳根通红,摸了摸后脑勺:“来,咱们再试试下一种操作方式……”


    燕同春偏头,李怀瑾推了推眼镜,两人相视一笑,上前帮忙。


    孟秋笑看着他们。


    “听说这条生产线的卖家是一家专门售卖生产线的厂子?”她问。


    “是!”郭副厂长收拾好心情过来,回道,没有人比他更清楚,“相同类别的生


    产线,一年,他们就卖出去几十条,还不包括其他种类,销售对象除了咱们,还有好几个国家的。”


    要不是打听到这些消息,他也不会选择这家厂子,谁知道千挑万选,还是被坑了。


    郭副厂长想想都咬牙切齿。


    孟秋问:“还能联系上他们吗?还有和咱们一样,购买了这种生产线的其他买家?”


    郭副厂长肯定道:“能!”


    对方还指着赚他们维修费呢,至于其他买家,他之前就打听过。


    “那就好了。”孟秋笑了笑,“礼尚往来,他们卖东西给咱们,咱们也把东西卖给他们吧。”


    其他人没明白。


    孟秋道:“那个机关。他们这款生产线存在共性问题,其他买家肯定也和咱们之前一样,需要经常维修,区别只在于咱们是二手的,爆雷更早,他们是迟早的事。”


    “咱们联系那家厂子,告诉他们我们研究出了解决办法,让他们出钱买。”


    “他们要是不买呢?”秦厂长问。


    孟秋道:“不买,咱们可以制造一批机关,直接卖给其他买家。或者找那家厂子的竞争对手。”


    想必竞争对手一定很乐意宣扬一下他们产品的漏洞。


    “吃了咱们多少,也该吐出来了。”


    “至于改良的生产线,光咱们自己用太浪费了。有两条路,若是咱们自己没办法制造,可以一并卖给竞争对手,当然,那家厂子要是出钱多,也可以卖给他们。”


    做生意嘛,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或者咱们自己生产,抢了他们这门生意!”


    潜在客户都有了,那些其他买家就是现成的,等他们购买的生产线频出问题时,刚好可以顺势推销华国的生产线。


    物美价廉性能优,买谁的不是买呢?


    一个生产线几百万,就算一年只卖十条,也有几千万,还是M金。


    想着想着,孟秋自个儿乐了起来。


    她自信道:“我敢保证,改良之后的生产线,与国际上同类产品相比,绝对不输半点。”


    秦厂长等一干领导让她说得心潮澎湃。


    尤其是郭副厂长,他之前的病就是被这件事气的,今天见到生产线不仅能用,改良之后,还比原先的


    效果更好,病就好了一半。


    此时听了孟秋的话,想到可以把钱挣回来,甚至可以抢了对方的生意,瞬间如吃了灵丹妙药一般,药到病除。


    他主动请缨道:“我来!厂长,这件事交给我,我保证咬下对方一块肉来!”


    郭副厂长说到最后一句话时,牙齿咯吱咯吱。


    “厂长,交给我吧,我可以立军令状!”


    秦厂长沉吟几秒,道:“老郭你先别急,这件事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定下的,具体怎么做,咱们还需要商讨!”


    刘书记道:“没错,孟专家给咱们指了一条明路,咱们要做,就要做好!”


    江州市机械厂在江州是数一数二的大厂子,但实际上,在全国范围内,地位是有些尴尬的。


    机械厂太多了,他们不在第一梯队,只能算是中不溜。一些特殊的、技术难度要求高的,他们做不了,单靠人来拼,也能拼出来,但没办法保质保量生产。


    一般的,他们并不占优势,这几年,有几家厂子异军突起,都快超过他们了。


    所以他们才寻求改变,特地花大价钱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


    只是没想到差点赔了夫人又折兵,好在有孟专家他们!


    若是再把这门生意抢来,他们挤进第一梯队,也未尝没有可能。


    想到此,秦厂长等人心头火热。


    他们心里感激,真是多亏了孟专家他们,本来只是请人家来维修,人家直接帮他们把生产线更新换代,顺便还给他们找了个路子。


    上哪儿去找这样的好事啊?


    他们总算知道了前头那些单位为什么舍不得放孟专家走了,他们也舍不得啊!


    机械厂试图挽留孟秋他们:“再多留几天吧。”


    孟秋婉拒了,说:“真不行,首都电视机厂那边车票都订好了。我们要是再不过去,他们都得赶过来了。”


    秦厂长等人笑,首都电视机厂的电话都打到他们那儿去了,一个礼拜能打六通电话,说就等着孟专家“救火”呢!


    他们只好依依不舍地送别孟专家一行,孟秋对秦厂长道:“下次有机会,我再和二哥一起过来看望您跟傅姨。”


    秦厂长连声道好。


    在临走之前,孟秋打算回一趟孟家。


    三个学生强烈要求,他们也要一起去。


    孟秋想想,一起就一起吧,刚好把行李带上,从孟家那边就直接去火车站。


    机械厂给安排了车,孟秋、许小莹、何佑华一辆,越霖三人坐另一辆。


    上了车,孟秋发现后座放的东西,她疑惑了一下,许小莹道:“这是给您带去孟家的礼物。”


    小秋可以不在意,但有些事情还是要让外人看到,以防别人说嘴。


    周日,学生放假,工人休息,是一个礼拜里家属院最热闹的时候。


    趁着天好,家家户户都在晒东西,被子、床单、冬天的厚衣服、鞋子……


    江州第三机械厂家属院里,两边的树都绑了绳子,晒得满满当当。


    一路走过,五颜六色,图案多种多样。


    胡秀芬拿着藤拍正在拍打被子,一边拍,一边哼着歌。拍完背面,从里头钻出来,就见两辆小汽车开了进来。


    胡秀芬立马就站住了。


    哪儿来的车啊?瞧着比他们厂里蒋厂长的座驾还大气。


    那两辆车一直往前,胡秀芬还以为是往厂里领导们住的那一片去的,却没想到车子竟然停在了他们那栋楼下。


    胡秀芬小步跟上,也不敢凑上前,就抓着藤拍在人家被子上拍拍打打,假装在忙。


    实际上,眼珠子直往那边瞄。


    车门打开,前面那辆下来一个短发女同志,看着岁数不大,估摸着也就二三十岁,却是一张陌生的面孔。


    这人谁啊?


    胡秀芬在家属院都生活几十年了,别说人了,就是家属院里多了一只狗,她也能知道。


    她敢肯定,这人绝对不是他们家属院的。


    短发女同志从车里拎出几样东西,烟酒、点心、罐头、奶粉……嚯,酒还是茅台的!


    副驾驶也下来一个女同志,眼神锐利,扫了一圈,胡秀芬都下意识地收回视线。


    等她再看过去,就见那位眼神锐利的女同志站在后座边,一手扶着车门,一手挡在上方。


    一个有些眼熟的人从里面出来。


    那是……


    “三妹?!”


    胡秀芬喊出了声,见两辆车下来的人都看向她,顿时僵住了。


    孟秋回头:“是胡婶子?”


    “哎!是我是我……”胡秀芬快步上前,“三妹,真是你啊!”


    “你、你怎么……”胡秀芬看看她,又看看其他几个生面孔,憋得难受。


    孟秋笑笑道:“刚好到江州出差,回来看看。这几位是我的……同事。”


    “哦!哦!”原来是同事,不知道为啥,胡秀芬总觉得有点不像。


    “来来来,我带你们上去。”她自告奋勇,仰头就朝楼上喊,“赵春华,你家三妹回来了!!”


    楼上“唰唰唰”冒出七八颗脑袋,看到两辆小汽车,街坊邻居们轰动了。


    “三妹回来了?”


    “那是三妹?”


    “三妹竟然是坐小汽车回来的?”


    孟家今天人意外得整齐,连孟夏一家都回来了。


    许小莹将礼品放到桌上,前来看热闹的人群登时抻着脖子往桌上看。


    “那是茅台吧?后面那是大前门?还是一整条呢!”


    “三妹孝顺啊,一回来就带这么多东西!”


    “是啊,还有那奶粉点心都不便宜……”


    粗粗一算,这一桌东西没个一百块钱打不住,还要票呢,有的有票都不一定能买得到!


    虽说三妹几年没回来,但人家回来一次,顶别人十次。


    这年头,一般人一个月工资才三十几,女儿回娘家,能带个十来块钱的东西,就是顶顶值得称道的了。


    一栋楼里的婶子大娘们说孟母:“还是你有福气,大的小的都这么贴心……”


    孟母脸皮抖了抖,表情有些怪异。


    一方面因为众人的夸赞飘飘然,另一方面刚张口想说什么,脑子里就蹦出几个大字,“泄露国家机密”,孟母赶忙把嘴闭上,想说却不能说,憋得她脸色越发怪了。


    其他人见了,还以为她不高兴:“赵春华,这你还不满意啊?”


    “你去满大院打听打听,谁家闺女回娘家像三妹这么大包小包?”


    “就是……”


    大家觉得赵春华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又有人拉着孟秋说话,问她:“在哪里上班啊?干什么的?单位待遇怎么样?跟你一块儿来的是什么人啊?”


    一回生二回熟,孟秋道:“我同事。”


    婶子们打


    量着几人,发现,嗨,三妹这几个同事,个个盘靓条顺。


    婶子们发动技能。


    “多大年纪了呀?结婚了吗?有对象了吗?”


    家里闹哄哄的,孟夏知道她丈夫不喜欢这种吵闹的环境,带着他要去里面房间站会儿,却见他不动。


    她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见他看的是跟三妹一起来的人,疑惑道:“怎么了?”


    何志远语气怀疑:“那几个都是你妹妹的同事?”


    “哪个?”


    何志远指了指越霖,孟夏道:“他是三妹的学生。”


    “学生?”


    “嗯,怎么了?”


    何志远问:“你三妹到底是干什么的?”


    孟夏含糊道:“唔……好像是单位技术部门的,他们单位跟部队有点关系,保密性比较高。”


    何志远喃喃自语:“应该是我认错了……”


    街坊邻居们看够了热闹,才把空间还给孟家。


    孟家的房子本来就不大,客厅还隔出了一块放了床,活动空间更小。一下子站了十几个人,越发拥挤。


    孟父招呼跟着三妹一起来的人坐,越霖不客气,找了个位置,真就一屁股坐下了,燕同春和李怀瑾瞅了瞅他,依次落座。


    众人都坐了下来,一家人才开始说话。


    不知道是不是有外人在,孟秋发现孟家人客气了许多,没有追根究底,也没有再提出不合理要求。


    老实说,她松了一口气。


    简单地聊了几句,孟秋从兜里掏出一沓钱:“这是上半年的赡养费,我工作有些忙,可能顾不上按月寄,先给你们。”


    “这是干什么?收回去!”孟父道。


    孟秋道:“我没办法经常回来,应该的。”


    孟父不肯要,孟秋将钱放在了桌上,杨梅与孟春眼神动了动。


    孟母看了看桌上的钱,又看了看生疏客气的小女儿,心里忽然有种即将失去她的感觉。


    她上前,一把抓住钱,塞回孟秋的口袋,手按在她的手上,不让她往外拿。


    “拿回去!我跟你爸还有工作,不到需要儿女养活的时候……”


    孟秋拉不过她,没有再掏钱,孟母心里松了一口气,撸起袖子道:“中午在这里吃饭吧?我去做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