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忘文老远就看到竹林边上那个如雕塑一般的身影。


    用年不休话来说,让关忘文去劝,是解铃还须系铃人。


    可站在关忘文的立场,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可砸都砸了又能怎么办呢?


    关忘文叹了口气。


    他走得极慢。


    一路上都在构思该如何在不打自己脸的情况,劝李流荧停止格竹。


    可到了这里,他依然没有想好说辞。


    想到那丫头牙尖嘴利的样子,关忘文都觉得有些绝望。


    最后一咬牙,他心道,大不了我自己扇自己脸得了!


    下定了决心,他脚下步子稍稍快了些。


    那头,李流荧注视着竹子,一动不动,只有表情偶尔会有细微的变化,看得出来她并不是在发呆。


    离她还有二十步左右远的时候,关忘文深吸了口气,正准备喊一声“学妹”的时候,


    突然,李流荧大声道:“悟了!我悟了!”


    关忘文:???


    “迎风而生,逆风而长,顺风而不折,乃竹之生。”


    “固其根,虚其心,坚其表,以求天道,此竹之志!”


    “一生一花,一花一生,一生绚烂,俱在一刻,为竹之死愿!”


    “还有……”


    李流荧以极快的语速说道,每说一句,她胸口便绽出一道浩然正气。


    浩然正气迅速凝结成花,又迅速消散!


    在一旁的关忘文目瞪口呆。


    这,这太特么也太逆天了吧?


    儒家第一境,修心。


    道家三花聚顶为大乘,而儒道第一境便需要生妙心之花九朵。


    李流荧格竹前不过是刚入的修心境,连一朵花都没有开过。


    可就在眼下,李流荧竟然连开五朵!


    不,不止五朵!


    随着李流荧越说越多,心口的花朵越开越多。


    整整九朵!


    关忘文有些懵。


    他还从没见过破境如此之快的儒生……呸,儒女!


    要知道儒家修行与道家佛家完全不同。


    除了悟性,还需要长时间对心境的磨砺。


    特别是修心境,一般没个几年的磨砺,赤子之心是绝难修成的。


    若修心有缺,那后续养气时便会有千难万险。


    因此很多儒生都会刻意压慢修心境的进程。


    这对所有儒生来说,一生只有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