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第 173 章

作品:《开局继承博物馆

    由于李白的离谱行为,文豪队一度陷入兵荒马乱之中。


    没过多久,李白就给杜甫他们发消息,说走过一遍的路不想走了,他决定加入学术组去。


    乱了,彻底乱了!


    好在还有靠谱的王安石开始统筹规划,领队往更远处开地图。别看王安石是个文官,他年轻时也曾代替大宋出使辽国,和杜甫苏轼他们一样都是有过远行经验的人!


    相比于另外两组的鸡飞狗跳,书画队的进展最为正常,他们携带的地质锤都带上了用场,一路对着各种矿石敲敲打打,尤其是闪闪亮亮的宝石矿,全都给他们敲下来塞进背包。


    不是为了拿来卖钱,而是为了搞颜料。


    古时候不少颜料可都是各种宝石矿料研磨而成的!


    李思训作为金碧山水派的创始人,挑选矿石颜料的眼光十分独到,对于玩家们提供的地质锤也用的非常顺手,一路敲敲打打非常愉快。他们非常幸运,顶多只是被毒蛇毒虫咬死几个人,没遇到什么大boss,算是标记了好几个宝石矿。


    还有人发现了露天煤矿。


    这可是大发现,有了煤矿,他们打铁岂不是更带劲!玩家们麻溜地把地标记了下来,准备把这个喜讯带回去分享。


    直至每个人都感觉背包沉重得快背不动了,众人才顶着炎炎艳阳往回走。


    王羲之给随行大鹅也申请了一个背包,让大鹅驮着包矿石颜料往回走,可以说是相当地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了!


    这只大鹅让玩家们有些眼热。


    “我们也可以驯养动物,让它们帮忙驮东西啊!”


    “这个需要专业人士出马吧?我们太白不是会驯鸟吗?对了,我们武皇是不是会驯马啊?”


    “我觉得那不叫驯马吧,她不是说‘一铁鞭,二铁楇,三匕首’吗?不听话抽它一顿,抽它还不听就敲它脑壳,敲完还不停那就直接捅死它!”


    “不愧是武皇,够凶残的!”


    “我觉得这法子虽然凶残,但很有用吧?我们在塞尔达大草原上驯马的时候差不多就这么干啊!多强制几次它就听话了!”


    “塞尔达大草原的马好鸡肋,我选择自己走!”


    一群玩家开始一边吐槽一边畅想以畜力代替人力的美好未来。


    游戏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


    解放生产力,从驯养牲畜开始!


    一行人开始暗暗记下沿途瞥见的骡马预备役,准备回头来把它们骗回去干活。


    谁叫它们长得那么像可以驮东西的骡马,那就只能把它们弄来干活了!


    他们也不想奴役这些温顺的人类朋友,只不过他们这不是自己实在背不动吗?!


    李思训带着收获满满的玩家队伍回城,开始到博物馆分馆那边上缴战利品,主要是留点样本搞科学研究,剩下的李思训他们可以自由支配。而玩家们也可以通过自己背回来的战利品换取一定的贡献值!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个提交新矿物或者新物种的玩家贡献值是双倍的!


    大伙看着这次开荒的收获,都非常满意,恨不得把背包的犄角旮旯里藏着的草叶子都拿给博物馆这边扫描入库!


    另外两队人也陆续归队,回来最晚的要数李白一行人。


    李白这家伙,骑回了一头长得既像大象又像骆驼的东西!


    那玩意高大得很,也不知李白到底是怎么爬到那么高的兽背上去的!


    有这么一只大家伙帮忙,李白他们弄回了特别多东西,李白骄傲极了,坐在兽背上不下去,乐滋滋地指挥玩家们把这次的收获搬去博物馆那边入库。


    苏轼看得非常眼热,跑上去搓了搓比人还粗的兽腿,和李白讨论起来:“这玩意是什么兽啊?瞧着像大象,偏偏没有长鼻子,太奇怪了吧!它长这么高怎么喝水?”


    李白也被这个问题难住了,疑惑地摸着那只大型搬运工的蒲扇耳朵开始研究起来:“是啊,它们怎么喝水?”


    有人大胆猜测:“说不定它们和青蛙一样,可以通过皮肤吸收水分。也不是所有动物都要通过嘴巴吃喝的啊!”


    李白摸着他家搬运工的身体,觉得不像青蛙那么湿腻,对玩家的猜测持怀疑态度。不过搬运工都给他哄回来了,这事儿也不着急,慢慢了解就是了!


    由于有畜力帮忙,李白的贡献值遥遥领先,越发让不少玩家坚定了要驯服那些野牛野马的想法,纷纷找村里的npc们寻求帮助,想看看有没有人擅长驯养禽畜。


    其中当然包括李白!


    李白非常愿意向玩家传授自己研习的“禽语”和“兽语”。


    玩家们也学得非常认真,甚至还有人调出登陆舱系统里的记事本记笔记,瞧着比平时上课还认真!


    就是效果比较微小。


    毕竟很多人连口哨都吹不响,更别提像李白那样模仿鸟兽的声音了。


    好在村里还真有人会驯兽的土法,土是土了点,但很有用。还有个现实里的牧民玩家,他以前就学得一身套马绝技,在草原上不仅能套马,还能套狼!


    他在村子周围找到了适合做套马杆的木材,摩拳擦掌准备带大伙做套马杆。假以时日,大伙都能掌握套马技能!


    这一个个贡献榜前排的大佬全都身怀绝技,看得在外面看直播的云玩家们大呼过瘾,不知该看哪个直播间好!


    幸而论坛里有个叫“我是班长”的家伙横空出世,同步把这些专业技能级别的直播视频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方便云玩家们学习各种技能。


    万一下次自己有机会拿到登陆舱呢?


    学,必须学!


    今夜我们都是即将拥有套马杆的汉子!


    “我是班长”这个帖子很快被管理员发现并加精置顶,方便玩家们能及时观看游戏里逐渐展露出来的各种传统技能。


    有些不了解《华夏onle》的人误入论坛,一看就出不去了。


    瞧玩家们这学手艺活的劲头,那么多非遗哪里愁后继无人?!


    作为《华夏onle》明面上的研发者之一,吴普也结束了混在玩家堆里搅风搅雨的恶趣味,支棱起来准备开个直播。


    直播内容是现成的,就是白从露她们弄回来的野牛。


    吴普得知村子里弄到了这么一头大家伙,立刻和系统商量着抽出了庖丁。


    庖丁本人名丁,职业是厨工,所以合称庖丁。他的特殊技能是“庖丁解牛”,出现于庄子写的书里头。


    这人一刀刀下去,不仅可以轻松把牛拆解了,还能让自己每一个抬手挪足的动作、每一刀落下的声音都暗合《桑林》《经首》两首古曲!


    通俗点来说,那就是这人一边跳着舞一边宰牛,每一刀都正好落在骨头的缝隙里头,不怎么费劲就把牛切分完了!


    按照他自己吹的牛逼,有的厨子宰牛时经常拿刀去砍骨头,刀用上一个月就得换了,而他的刀用了十九年都还像新的那么锋利!


    原因嘛,自然是因为他的刀根本不用碰到骨头!


    这就是把一个普通技能做到极致的典范!


    吴普趁着村民和白从露她们还没对野牛下手,麻溜地上线当起了摄像头,给直播间关注欣赏真正的“庖丁解牛”。


    得知吴普带来的人是庖丁,又听吴普介绍完庖丁的本领,不管玩家还是村民都没去抢庖丁的活干。


    尤其是围过来看野牛的村民们。


    他们看向庖丁的眼神简直充满了羡慕。


    十九年啊!一把刀用十九年!一点都不卷刃!那得省多少钱!


    这个刀法太实用了,想学!


    庖丁却很慎重,他杀的牛多,什么牛都遇到过,可这种模样的野牛他还是头一回见到。


    他没急着动手,而是先上前摸遍了野牛的骨,确定它只是样子变了,骨头与骨头之间还是有骨关节在的,心里才终于有了底。


    特殊技能庖丁解牛很快出现在直播间观众的眼前!


    通过吴普的第一视角,庖丁的每个动作都被清晰地记录下来。


    很多人都惊讶地发现,听着听着那一刀刀扎进野牛皮肉时竟真的有种奇妙的韵律感。


    居然真的有人能有重现庖丁解牛的传说?!


    虽然大伙既没有听过《桑林》,也没有听过《经首》,可是音乐这种东西对于听众是不怎么设门槛的,它可以跨越时间、跨越空间,跨越民族、跨越国界,让每一个听到它的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它的韵律之美。


    只要有一双耳朵,就能够听出几分味道来!


    可是,庖丁解牛不是庄子编的吗?!


    “列子御风也是庄子编的吧?我觉得就算哪天馆长把列子召唤出来,表演一个列子御风,我也不会太惊讶!”


    “好想法,不如让大苏和列子同游赤壁,这样大苏写‘浩浩乎如凭虚御风’的时候,列子就可以来表演个御风现场了!”


    “狗馆长:我听到了经费在燃烧的声音。”


    “你们太小看狗馆长了,没看到元宵晚会里面展示的那么多古画场景吗?只要来个《赤壁赋》场景,经费就完全不是问题了!”


    弹幕里讨论得热闹,正在干本职工作的庖丁却是全神贯注地切分着眼前的野牛,众人只听刀起刀落锵然有声,他一抬手一顿步,既像是舞蹈又像是奏乐,全程简直是场精彩绝伦的表演,看得村民们的眼睛越睁越大,根本舍不得眨眼,生怕一个错眼就错过了哪个精彩的动作。


    等庖丁收起刀,古朴的长木案上已经是一块块切分好的牛肉。


    应吴普他们的要求,庖丁还把牛肋骨和肩胛骨分离出来,供他们处理处理拿来刻甲骨文!


    玩家们看着眼前一堆牛肉牛骨,只有一个感觉——


    什么?这就搞定了?!


    可恶,根本学不会!


    作者有话要说:


    吴馆长:上线营业!


    更新!


    全勤!活蹦乱跳!


    注:


    1庖丁解牛:参考《庄子》,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2一铁鞭,二铁楇,三匕首:出自《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