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狭天子以令诸侯

作品:《春秋霸主,你是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

    《春秋霸主,你是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全本免费阅读


    “哈哈哈……”


    看到熊完竟然生气了,赵括忽然仰头大笑。


    他笑的越大声,越是让熊完震怒不已。


    就在熊完想要继续呵斥赵括时,赵括收起笑容看向熊完道:“今日我奉赵王之命,前来与君洽谈结盟之事,君却久久不愿下定决心,与赵同仇敌忾共抗强秦,难道是将昨日之痛忘了吗?!”


    熊完指着赵括呵斥道:“汝安敢质疑我抗秦之决心,若再敢多言,孤定先战赵国,再谈灭秦之事!”


    赵括却毫无畏惧道:“你所依仗的,不过是楚国之众也,又有何骨气可言?!”


    “孤……”


    一句话,差点把熊完怼地一口气上不来给噎死,怒瞪着赵括却无话可说。


    他说的很气人,可却完全正确。


    没有了楚国人对秦国的恨意,仅凭他一人,肯定无法和秦国抗衡。


    赵括没有给他喘息之机,继续道:“今楚地五千里,带甲百万之众,此乃霸王之资,又有何惧哉?然,君之不武,偏安一隅,审时度势。虽有焉郢之耻,夷陵之恨,又置百万楚士于何地?!”


    “啊这……”熊完忽然愣住了。


    的确,这一宗宗一件件,国耻家恨未雪,每每想起,都让他寝食难安。


    今日竟被赵括这年轻人给说到脸上,如何不会让他感到羞耻?


    但是羞耻过后再一细想,自己何尝不是如今这般畏首畏尾的模样?


    他说的,直中要害,使得熊完一时根本毫无还手之力。


    荀况看着赵括慷慨激昂,心中十分震惊。


    想不到赵括年纪轻轻,却能世事洞明,就连熊完都被他说的哑口无言。


    本想站出来帮熊完反驳赵括,但想到刚才他向自己表达想要深谈的意愿,顿时张了张口却又闭上了。


    在这种时候,如果赵括能说动熊完联结赵国的决心,对于自己的谋划,岂不是一大助力?


    如此一想,荀况收回了往前迈的脚步,虽然微不可察,但也被赵括明白地看在眼里。


    赵括背转过身慨然道:“也罢,纵使白起之辈都奈何不了我,又何必非要委曲求全,求得楚国的助力。吾自一人面对强秦,视百万秦军为草芥耳!”


    “牛肉诸君且吃着,不够我再让人送来点,告辞!”


    赵括头也不回地就欲离去,熊完受到荀况的眼神鼓励,连忙上前一步,叫住赵括。


    “括君且留步!”


    赵括停下脚步,没有回头。


    熊完道:“请括君放心,待赵国与秦国开战之际,我楚国定然倾力相助,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他的话铿锵有力,仿佛下了千金重的决心。


    回过头来,赵括拱手道:“如此,吾便代表大王多谢楚君相助了!”


    说完,赵括的脸上绽放起一丝笑意。


    又对荀况道:“荀卿,问鼎之时但看我如何羞辱嬴稷吧,若能入得先生法眼,今晚可与我把酒言欢。”


    说完也不等荀况答应,而自转身离开。


    望着赵括的背影,熊完对荀况问道:“卿看来,这赵括何许人也?”


    荀况抚着胡须若有所思。


    “以某之见地,赵括之能,当为定世之枭雄!”


    熊完一听,回过头来看向荀况。


    接着悠悠抬起大拇指道:“卿果然高见!”


    荀况又补充道:“此人不可不防,但又不可不相与。”


    “然!”


    ……


    看到赵括回来,赵国方阵已经准备地差不多了,赵丹连忙迎了上去。


    “括卿,如何了?”


    赵括灿烂一笑道:“有我出马,大王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吗?”


    赵括这么一说,赵丹当即哈哈大笑。


    “括卿真乃本王之能臣,哈哈,走,随我与天子喝酒去!”


    说着,赵丹便搭着赵括的背,随着祝工抬鼎,一步步迈上玄阶。


    东宫大殿,久久八十一阶,直抵天子脚下。


    殿前广场上,各路诸侯旗帜招展,寒风猎猎。


    随着秦赵两国的国君不分先后,携属臣进入大殿,其他五国这才由楚王熊完带头,分批拾级而上。


    七国到齐,各诸侯的实力地位一目了然。


    秦赵楚齐皆是七鼎,魏国五鼎,韩国三鼎,燕国一鼎。


    在姬延的提前规划下,秦齐韩燕为左,赵楚魏列与右侧。


    随着主祭司礼高声唱和,编钟和琴瑟敲击出悦耳的音乐,两排身姿婀娜的侍女纷纷为众人呈上美酒佳肴,置于案前。


    每位君王身后,各自铜鼎还在冒着热气,底下碳火仍带有余温,让整个大殿里都暖洋洋的。


    姬延虽然贵为天子,但也要看诸位诸侯的脸色行事,尤其是秦国嬴稷的脸色,每说一句祝词,都要偷偷瞄一眼嬴稷,就怕他突然拔剑而立,用那双阴狠的双眼看着他。


    不过全程祷文


    念完,嬴稷始终都跪坐在那里,闭着眼不发一言。


    即使如此,但姬延也能看出,此时的嬴稷很不开心,不能轻易招惹。


    于是等念完祷文,便举起酒樽,与众人同饮。


    其实在这个时候,天子的身份十分尴尬。


    尴尬到,对于韩国而言,养着东宫这么大一群人,都觉得是个负担。


    毕竟韩国的国力还是太弱了,但凡有魏国资助,也不至于如此实事如履薄冰,随便哪个诸侯咳嗽一声,都会把姬延吓一激灵。


    在赵括看来,原本想给他们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呢,现在想想还是算球了,别没有命令到诸侯,反而多了一份累赘才搞笑。


    如今的形势与三国乱世还有所不同,起码人民的归属感还是以汉民自居。


    可是在战国,所有人都知道天子是摆设,他们真正认的是各自的领主属民,而不是大周天子脚下的百姓。


    这与持续上千年的奴隶制和数百年的诸侯征战有关,一时半会根本难以有所转变。


    所以赵括直接放弃了这个打算,而是等攻下秦国之后,再回头考虑让天子如何禅让的事。


    喝完第一口酒,赵括就从怀里摸出一沓餐巾纸,放在了案头。


    先取一张擦擦嘴再说。


    这个动作,让姬延最先看到,于是忍住好奇继续劝众人喝酒。


    他真不敢多问,因为民间流传的仙人传说太多了,有些神话故事闻所未闻,不要再因为好奇心,让自己这个天子丢了面子,搞一个没听说过的名头,显得作为天子都才疏学浅,那可就彻底失去威望了。


    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