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少年气

作品:《全能艺术家:从女团选秀开始

    林夏也不知道时飞鸿看上她什么了,在她婉拒之后,对方表现得相当有诚意。


    隔三差五就写几句小作文,分析她有多适合这部电影云云。


    林夏看着自己消息列表里,陈星语和时飞鸿的小红点。


    一个邀请她回去拉小提琴,一个邀请她去拍电影。


    要不你俩先打一架吧?


    在这几天的交流里,林夏也算是摸到了一点时飞鸿的性格。


    虽然在社交场合,她伪装得很好,但实际上性格有点偏执,还有点艺术疯子的疯劲儿。


    硬生生地靠白天到处打工,晚上拍电影,不停地工作赚钱还信用卡,把片子搞出来了。


    用她自己的话就是“白天拍婚庆DV,晚上拍恐怖DV”,还挺有黑色幽默的。


    也不知道她会不会搞反。


    不过见林夏兴趣确实不大的样子,时飞鸿又提出了一个新活——给她的新电影《聊斋-鬼画皮》写主题曲。


    林夏当时就答应了。


    时飞鸿:……


    一谈到音乐这人怎么就同意得这么快呢?


    她算是看明白了,林夏对拍电影是真的不怎么感兴趣。


    ……


    林夏首张专辑的第三首单曲《起风了》也正式登录各家音乐平台。


    各家音乐平台纷纷给了推荐和宣传,毕竟花了钱的,还是要把流量赚到手。


    秦欣也试听了一下,听完又多愁善感了起来。


    “从前初识这世间,万般流连,看着天边似在眼前,也甘愿赴汤蹈火去走它一遍。”


    一下子想到了她年轻闯荡乐坛的时候,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那时候感觉整个世界都像是自己的。


    “我曾难自拔于世界之大,也沉溺于其中梦话,不得真假,不做挣扎,不惧笑话。”


    这首歌的副歌部分并不好唱,日系旋律重新填词的作品,很多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把每一个音节都填上汉字的话,词就太密了。


    密集的歌词和连续高音咬字,尤其考验歌手的气息。


    要把这首歌唱出空灵干净的意境,也不容易。


    这首歌的旋律和气质,注定会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


    秦欣听着听着,点了下载,然后又发了一条动态推荐《起风了》,写了很多自己的感受,一看就是真情实感地喜欢这首歌。


    【天后真的好喜欢林夏啊。】


    【这首歌我也听了,真的好听!不知道节目里姐姐会不会和林夏有合作,期待一下。】


    这首歌尤其适合短视频,短短几天内,《起风了》就在短视频网站爆了。


    虽然业内很多人看不上短视频音乐,因为短视频热歌有点玄学,不看歌曲质量,全看旋律是不是朗朗上口,适不适合配视频。


    但它是一个非常好的传播媒介。以往一首歌发酵需要很长时间,好歌也需要好的宣传才能在市场上冒头。


    而短视频在传播这方面极其迅速,很快就把《起风了》这首歌推向大众的耳朵。


    哪怕你自己不看短视频,也一定会在某个时候,听到别人外放的旋律。


    很多视频网站也纷纷开始和林夏的经纪团队接洽,或是谈使用权,或是邀请林夏入驻。


    林夏发布新歌的动态回复量涨得飞快,全是催她发专辑的,就和读者催作者天天更新似的。


    【球球了姐姐,不要再挤牙膏发单曲了,你的专辑孩子天天都在盼着啊。】


    【虽然新歌都很好听,但是以前的歌什么时候发。】


    【今天是等《岁月神偷》的第101天。】


    【等《岁月神偷》的就知足吧,起码还有发出来的希望,《赤伶》在下一张专辑,主打一个遥遥无期啊。】


    林夏也觉得很委屈,她没发歌的时候催也就算了。


    怎么现在发歌了还催啊,她发歌的节奏已经很快了。


    看看程衍隽,六月还没发歌呢。


    和歌王一比,她已经很勤快了好吧?


    怎么还整出了一种她在饥饿营销的感觉啊?


    不过,评论区还是有替林夏说话的明白人。


    【仔细一想,她两周发了三首歌,每首歌都是自己一手包办所有工作,已经很高产了,但为什么就是听不够啊。】


    看到终于有明白人说话了,林夏果断点了一个赞。


    【林夏这张免费专辑真的是诚意满满,三首新的主打歌,再加上以前的歌,神专预订了啊。】


    也有很多乐评人在研究林夏的三首歌——《星辰大海》、《最初的梦想》和《起风了》。


    这三首歌都以极快的速度爆火,尤其是在年轻人当中传唱度很高。


    他们不约而同地用了一个词来评价——少年气。


    业内的曲神,一位老前辈顾青特意撰文评价了这三首歌。


    这位是蓝星华语乐坛资历相当老的曲神,而且笔耕不辍,已经六十了,老爷子还没有封笔退休,还在尝试新的音乐元素。


    去年还发了一首歌,听起来还很新潮。


    “像我这样的老家伙,近几年总会被年轻朋友的一个词搞糊涂,那就是‘油腻’。


    “这个‘油腻’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们按照以前成功的范式去写歌唱歌,现在的听众却不买账了?


    “我曾经以为,‘油腻’指的是过于成熟和商业的作曲和演唱方式。


    “所以我开始刻意用一些不常用的写作手法,并且邀请年轻的、技巧还没有那么熟练的歌手来演唱,试图以此突破‘油腻’的怪圈,但现在我发现我错了。


    “林夏的这三首歌,无论编曲还是演唱都是非常成熟且流行的,但却难能可贵地拥有一种‘少年气’的清新之感。


    “听完林夏的这三首歌,关于突破‘油腻’怪圈的方法,我有了一些心得。


    “其一是过犹不及,水满则溢,不合理的技巧堆砌就像是香水涂多了,反而香得腻人。


    “其二是不能自以为是,一旦认为自己功成名就了,端起架子了,十有八九就开始油腻了。


    “不‘油腻’恰恰需要给自己做减法,让自己永远处于‘未完成’的一种状态。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所谓‘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第三重境界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