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第十章

作品:《玉殿春

    《玉殿春》全本免费阅读


    管事领着他们向内院里去,宋婉只能暂且把看到西院古怪的感觉压在心头,打着伞随在梁恒身侧,二人同到了一间看起来有些萧条的院子里。


    院门外早早候着一个布衣仆妇,她瞧见梁恒,陪笑一声,连忙打帘进去说:“老夫人,宁世子请到了。”


    接着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从内间传来:“快请进来罢。”


    到了屋檐下,宋婉收了伞,纤细的指尖拂去衣袖上密密的水珠,不甚柔顺的布料留下一串深色水渍。


    旁边眼尖的丫鬟立刻把手上的绢布递过去:“娘子擦擦,一路过来外头雨可大!”


    宋婉还未搭话,丫鬟便上手擦去她肩头、鬓发上的水珠,动作间宋婉隐约瞧见丫鬟粉衣窄袖里的一截白绸。


    “多谢姑娘了。”


    宋婉杏眼微弯,乖巧地道谢,顺便伸手握住丫鬟的手,微微用力,掌心感觉到这人手腕上确实系着布缎。


    丫鬟看着宋婉清秀的眉眼,掩唇笑道:“小娘子请进吧。”


    进屋里,便瞧见外室梨木桌上的雕刻精美的小香炉里,案前摆着新鲜瓜果,顺着飘渺的烟雾向上看,壁上挂着慈眉善目的菩萨像。


    “世子今日来柴府,真不巧,我儿不在府中,他今应卯去,还未散值回家。”


    首座的柴老夫人穿着墨绿色对襟直领锦衣,裙角的福寿绵长纹以金线勾勒,在烛火中跃着光影,富贵无匹。


    她脸上皱纹沟壑颇深,目光锐利,声音苍老但听起来还是颇为响亮,抬手命一旁的女使换了新茶,问:“不知世子前来,有何贵干?”


    宋婉进来便落座在梁恒的身边,她听着柴老夫人的话,抬眸静静看着梁恒从容淡定的侧颜。


    梁恒施礼,语声带着一点笑:“本世子倒不是来找柴大人的,而是来看柴老夫人您的。”


    柴老夫人疑惑地“哦”了一声,放了茶杯:“不知世子又为何来看老身?”


    梁恒落拓不羁地站起来,手中不知何时拿着玉镶金的折扇,垂眉“唉”了一声,神色惋惜:“昨日我才听王府管事说,柴府小公子半年前伤于风寒,竟然一病去了。”


    “若不是我知晓的太晚,而柴小公子的丧事又办得太快,梁某必然要上门祭拜,毕竟少年时也曾与柴弟喝过花酒,志趣相投。”


    不用去看座上的柴老夫人的神情,宋婉在梁恒说出能创死别人的话时,默默端起瓷杯若无其事地喝起茶来。


    梁恒似是恍然不知自己的话,一来勾起老人家的伤心之事,二来还揭了死者喝花酒的老底。


    “若是世子是要来对老身讲这些话,”柴老夫人声音陡然冷了下去:“便可以离开柴府了!”


    梁恒俊俏的长眉微微一挑,眼神清明,好像想起什么来了:“自然不是想对柴老夫人您说这些话,只是想代某个人向老夫人问个好啊。”


    说罢,他转身三步走到宋婉面前,掌心伸出来,看样子是在向宋婉讨要什么东西。


    宋婉愣了一下,看着梁恒向她微微点头。她突然知道梁恒想求要什么了,纤细的指尖从笼袖中拿出那枚玉佩,交到梁恒手里。


    柴老夫人冷哼一声,她雍容富贵地活了几十年,除了公婆,还没被谁这样气过:“世子为谁代什么话,老身都不在意,说了便请离开柴府。”


    意思是让梁恒赶紧滚了。


    这话换作别人是要恼了,但梁恒混不在意,他这张嘴什么场面没见过,淡定地接过玉佩,向老夫人的座位踱步而来。


    梁恒身形修长,站在那就像一节竹,狭长深邃的凤眼失了笑,一向吊儿啷当的声线沉了下去,成年男子的压迫顿显出来:“本世子也不愿替什么人带话,只是我这次带话的,是以大理寺少卿的身份,为风尘女子红玉,向老夫人问个好。”


    梁恒富贵公子哥的身份深入鹤京人心,成日里勾栏听曲、兴来撒钱的行为都只是老生常谈,说个玩笑话,连路边的猫猫狗狗都知道缀在这人身后能得一块肉。


    但见到这么肃容端正的梁恒,在座的都是头次,不免被他深沉的语气吓到,都一时间失语。周围的仆妇丫鬟们颤颤地低着头,不敢再把肆意翘望的目光放在郎君身上。


    柴老夫人率先回过神来,她捏紧了帕子,冷声道:“什么红玉,世子莫要说笑了。”


    “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梁恒直接把玉佩现出来:“之前我与小郎君喝花酒时,柴小郎君可是特意显摆出来这是柴老夫人在他生辰时所赠。”


    他看着老人家怔然的神色,感概道:“柴小郎君定然没想到祖母的好心好意,真是连他到了地府,都不会放过啊。”


    柴老夫人看见梁恒亮出的玉佩,立即颤颤巍巍站起来。她拂去丫鬟搀扶的手,自己慢慢走到梁恒面前,皮包骨的手珍重地抚摸着那品质极佳的玉佩,哭声道:“…我可怜的小孙儿啊!”


    老人家哽咽的声音在空落昏暗的会客堂响起,和着屋外落雨声,更添悲伤寂寥。


    丫鬟仆妇们担心老夫人的身体,本就因为失去乖孙而瘦了一大圈的老人家经不起折腾了,他们连忙把老夫人扶到座位上。


    众人手慌脚乱之际,宋婉起身走到梁恒身边,提醒问:“老人家虽然声色亮,但观其面色实则内里已虚,经不起大人再一次的言语刺激。”


    “大人不会想一边让老人家喝着参汤,一边审问吧?”


    梁恒哑然:“我在你心里是会这么做的人?”


    宋婉自然不会应是,她摇摇头:“不是的,梁大人心中有方寸,妾是知道的。”


    梁恒歪头细细瞧着宋婉,从她黛黑的远山眉,到凝望着自己的眼睛。


    那是一双,梁恒第一次瞧见,清澈的只有自己面容映在其中的眼睛。


    “…你当真是葫州人士?”


    宋婉听见梁恒冷不丁突然又问她的籍贯,心中一凉,以为是这个人察觉到什么了。


    她捏紧袖口,神色自若地回:“妾不敢欺骗,大人不信可以派人去查便全然知晓。”


    不等梁恒反应,宋婉转身向老夫人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