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肯定是军师教的!错不了!【求追读!求各种票!】

作品:《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青田公?青田公?”


    “你怎么不说话啊?”


    刘伯温缓缓抬头,看向对面略显焦急的中年男子,沉默不语。


    老夫能说什么?该说什么?


    而刘伯温对面的男人,正是陇西豪族名义上的领袖。


    李思齐。


    堂堂的陇西盟主,为了一纸书信亲自来到南阳。


    足以说明季秋这封信上的内容,有多么...离谱...


    见刘伯温迟迟不开口,李思齐身体前倾,急迫的追问道。


    “青田公,接到这封信后,我可是马不停蹄,立刻就来南阳了。”


    “我们的诚意,已经摆出来了。”


    “你看这信上的承诺...”


    默默旁听的邓愈闻言,顿时以手掩面,竭力控制着自己的面部表情,不让自己笑出声来。


    他可是知道季秋在信上到底写了些什么的!


    “这个...”


    刘伯温不好再装聋作哑,只得看向信上那些堪称触目惊心的内容,皱成一团的老脸上,满是无奈与嫌弃。


    【封李氏,张氏,各一人为侯,世袭罔替】


    【陇西区域的士族官员,保留原职,继续为大明效力】


    【陇西地区四分之一的州府长官,从陇西士族内部挑选录用】


    【根据士族实力,各士族可保留不超过两百的私兵】


    等等...


    当然,还有用季秋老师声誉作保的那一条。


    季秋想着这封信目的,就是稳住陇西豪族,别让他们出来搅和北伐的局势,自然是拼了命画饼,各条内容都是往陇西豪族的心坎里招呼。


    效果当然非常之好,要不然李思齐也不会提前来到南阳,眼巴巴的等着“天使”降临,好早点把信中的内容落实下来。


    但自古以来,兢兢业业的“帕鲁”们在日复一日的工作和生活中,纷纷无师自通的悟得了一门道理。


    那便是画饼容易,兑现难。


    甭说让刘伯温答应这些内容,就是给李中堂提前几百年整过来,这玩意他特么也不敢签啊!


    这些内容若是全部落实,陇西便真正成为了大明的“国中之国!”


    而朱元璋愿意和各个汉人士族议和的最大前提,便是这些豪族要真心实意的归附大明,成为大明的臣子!


    若是做不到这一点,朱元璋麾下的百战雄师,可不管你是什么李家还是孔家!


    大不了便是一战,无非就是晚点统一汉人故地而已,朱元璋等得起!


    这一点,刘伯温自然也是清楚的。


    无奈之下,刘伯温在心中长叹一声,好声好气的说道。


    “李将军。”


    “这信上的部分内容,我们还需要商议一下...”


    “商议什么?”


    “这不白纸黑字写的明明白白吗?”


    “青田公堂堂天下文宗,难道还要反悔不成?”


    一听刘伯温有赖账的架势,李思齐愠怒不已,语气也渐渐暴躁起来。


    “我可是打听过了!”


    “这位安南伯口中的老师,就是青田公您本人啊!”


    “他既然以您的声誉作保,想来必定有您的授意!”


    “怎好出尔反尔?”


    见李思齐还是拿季秋的担保说事,刘伯温心中犹如有一万匹草泥马奔腾而过,凌乱不已。


    老夫...老夫若是说我真不知情,你信吗...?


    刘伯温本想实话实说,再做商议。


    可开口的一刹那,一个大胆的想法忽然浮现在刘伯温脑中!


    “李将军,莫要误会,老夫不是这个意思。”


    “但有没有一种可能,老夫说的是可能。”


    “我们安南伯口中的老师,说的并不是老夫呢?”


    “而是我们大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左丞相,李善长李相国呢?”


    “他也是安南伯的老师啊!”


    李思齐的脸上满是狐疑,略显懵逼的打量着刘伯温。


    “青田公莫要诳我...”


    “怎么会呢?”


    可能是跟季秋相处的时间久了,刘伯温的脸皮,也渐渐有朝着城墙发展的趋势。


    “信中所言,老夫确实不知。”


    “再说了,老夫如今虽为右丞相,但也只是蒙当今圣上错爱,忝居此职不久。”


    “怎敢越俎代庖,替圣上和李相国应下如此大事?”


    “这是株连全族的大罪啊!”


    “李将军,你觉得老夫会拿全族的性命开玩笑吗?”


    李思齐皱着眉头,犹豫的开口道。


    “青田公所言,也确实不无道理。”


    “莫非真是我错会了安南伯的意思?”


    刘伯温赶紧起身,一脸郑重的趁热打铁道。


    “李将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确实是的。”


    无奈的叹了口气,李思齐仍不死心,抓起擦屁股都嫌脏的信纸,对着刘伯温不断的挥舞道。


    “那我等加入大明的事...”


    “李将军,我们的诚意不会改变。”


    刘伯温生怕李思齐回过神来,立刻不假思索的解释道。


    “老夫此行,也正是为了与你们商议此事。”


    “以老夫之见,李将军有两条路可以选择。”


    “青田公请讲。”


    “这第一条路,便是老夫就此回京,将此信一并带回,由李相国亲自出面,与你们商议信中承诺之事。”


    刘伯温算是想清楚了,这锅别想让他背,他这把老骨头也背不动!


    把信往回一带,交给朱元璋和李善长头疼去吧!


    但李思齐对于这个提议,明显不太感兴趣。


    陇西豪族能打归能打,整体实力,肯定是要远逊于元廷和大明的。


    他们唯一能坐地起价,确定接下来百年士族地位的机会,便是大明与元廷决战的此刻。


    等到大明和元廷分出胜负,他们也没了继续观望的资本。


    这个道理,陇西豪族全部明白。


    李思齐当然是不想拖延下去的。


    念及于此,李思齐没有任何犹豫,便对着刘伯温询问道。


    “青田公,第二条路呢?”


    “便是与老夫重新商议归附大明的条件,内容。”


    “老夫此行,本就是为此事而来。”


    “虽不能像李相国那般大包大揽,但有些事情,老夫还是可以答应下来的。”


    “当然,最终还是要圣上拍板。”


    “不知李将军...”


    深深的看了刘伯温一眼,李思齐咬着牙,艰难的说道。


    “那便尽快商议一下吧,我也好去给各个大族询问一下意见...”


    见刘伯温仅凭三言两语,便让李思齐不再纠结季秋书信上的承诺。


    邓愈顿时满是钦佩的点了点头,看向刘伯温的目光中,甚至隐隐有些忌惮。


    怪不得秋哥儿这段时间跟变了个人似得。


    各种缺德带冒烟的主意,一个接着一个,层出不穷。


    这肯定都是军师教的啊!


    错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