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伐无道,诛暴元!【求追读!求各种票!】

作品:《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伴随着朱元璋的一声轻唤,众武将这才恍若隔世般的想起。


    眼前这个已经一年没上战场的少年,不光是朱元璋的义子,刘伯温的好弟子!


    还是当世万人辟易的猛将!


    但出乎众人意料,朱元璋将季秋唤上堂前后,并没有直接有所交代,反而缓缓起身,大声宣布起了本次北伐的人事任命!


    “传命!”


    “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领水陆骑军共计二十五万,与王保保对峙于淮水!”


    徐达和常遇春立刻来到季秋身旁,拱手俯身道。


    “末将领命!”


    安排完对抗元廷的主力,朱元璋这才将看向徐达身后,不显山,不露水的身影。


    “邓愈!”


    闻言,身材魁梧,不下于常遇春的邓愈立刻上前,沉声道。


    “末将在!”


    和季秋一样,邓愈也是十几岁就拎刀上阵,猛砍元军的狠人。


    逢战必定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军中咸服其勇!


    不光如此,邓愈还极擅统兵,虽不如徐达,但也是难得的帅才。


    可以说,邓愈这人,就是弱化版的徐达加常遇春“组合体”,每一项技能虽然都没有到顶尖的地步,但都能拿得出手,主打的就是一个让人安心。


    当年守洪都的时候,邓愈还曾和季秋,朱文正并肩作战,也算是季秋的生死之交。


    朱元璋让邓愈担任主帅,足以看出他对这一路偏师的重视!


    “咱命你为征戍将军,领十万大军,沿水路直达荆州,由襄阳北略南阳等地,直指黄河南岸!”


    “若是元廷从草原上抽调大军,咱就是砸锅卖铁,也会给你派遣大军增援!”


    朱元璋白手起家,从未考虑过失败为何物,更不缺乏从头再来的勇气。


    此刻更是将他身上那股令天地为之慑服的草莽气息,彰显的淋漓尽致!


    “咱对你的要求,只有一个!”


    “那就是把河南一线的元军,打残,打死,打怕!”


    “打的他们看见我明军大旗,就丢盔弃甲,畏之如虎!”


    “打的那个王保保不敢南顾,只能率军回援!”


    面对朱元璋的殷切厚望,邓愈脸上的表情依旧沉稳。


    “末将,定不辱命!”


    决定了两路大军的主帅人选,朱元璋这才看向等候许久的季秋,迟疑片刻,这才沉声道。


    “邓愈。”


    “咱再把秋儿交给你,为战时先锋,并任军中副帅!”


    “你二人当精诚合作,万不可有所间隙。”


    朱元璋说的很委婉,但邓愈还是听懂了。


    季秋这小兔崽子,让他当个先锋行!


    可统军之事,你千万不能让他插手!


    这时候打仗,堪称是古代巅峰组织能力的体现。


    行军,扎营,派兵巡视粮道,甚至就连大军扎营时,集体方便的临时茅坑,都需要主帅放眼全局,做出统一的规划。


    并且其中每一项,都足以左右战争的胜利。


    依朱元璋对季秋的了解,若是让季秋来操心这些事...


    朱元璋想想都感觉害怕!


    算了,就让这小子当个破阵摧坚的猛将,也就足够了。


    毕竟季秋的勇武,在明军中那是公认的!


    伴随着朱元璋的嘱托,邓愈露出一抹轻笑,脸上终于有了表情。


    “请上位放心。”


    “此战过后,秋哥儿定能让北元朝廷明白。”


    “我汉人武将之勇武,远胜于草原之上的蒙人!”


    瞧瞧!


    多高的评价啊!


    该说不说,在某些时候,季秋还是能够让人感觉非常靠谱的!


    闻言,朱元璋也是露出一丝笑容,终于看向季秋,说出了对他的安排。


    “秋儿!”


    “咱授你昭勇将军,随邓愈一起出征。”


    “此番战事,你要打出我汉家儿郎的风采!”


    伴随着朱元璋的话语,一股热血忽然涌到季秋心头。


    有句老话说得好,既然反抗不了,那就试着享受。


    更何况本次北伐,乃是千古无二的盛事!


    错过何其可惜?


    “孩儿领命!”


    随即,朱元璋对众将又是一番交代,各有任命,随即便派人取来酒杯,分送至众将手中。


    “中原大地,沉沦于异族之下许久,蒙耻百年!”


    “此番吊民伐罪,重整山河,伐无道,诛暴元!”


    “就拜托给各位了!”


    “咱在应天,摆酒设宴,等着各位凯旋庆功,与我大明,共享荣辱!”


    说罢,朱元璋便带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大手一挥,便把酒杯颇为豪迈的摔在地上。


    众将随即效仿,将酒杯重重掷于地上!


    “传令大军,五日后,即刻开拔,北上诛元!”


    伴随着朱元璋的命令,大明全明星阵容,倾巢而出,剑指北元!


    离开五军都督府后,季秋并没有去往秦淮河畔消遣,而是直奔水西门而去。


    见季秋突然到来,崔兴等人的脸上,纷纷露出了惊诧的表情。


    今儿个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不成?


    “总旗?你怎么来了?”


    季秋的表情此刻格外松弛,只是吊儿郎当的说道。


    “行了,别管那么多,都收拾收拾东西。”


    “看了一年城门,你们不嫌烦,我还嫌烦呢。”


    “等这次回来,我高低得给咱们找个轻松点的活。”


    “成天看这个城门,风吹日晒的,也不像话!”


    此言一出,崔兴脸上的表情渐渐严肃起来。


    而其他和季秋气质,如出一辙的小卒们,却是变得有些跃跃欲试,直至狂热!


    “总旗,咱们...”


    “又要上战场了?”


    看着这群陪自己浴血沙场,出生入死的老兵。


    久违的豪情在季秋体内渐渐复苏,最终化作了季秋脸上略显玩世不恭的笑容。


    “对。”


    没错。


    负责看守水西门,包括崔兴在内的所有士卒。


    都是当年陪伴季秋,陷阵冲锋的亲兵!


    也正是因为这群亲兵的存在,才成就了季秋“万夫不当”的勇名!


    不然一场大战,动辄就是上万人对砍。


    季秋仅凭一人之力,就算把刀砍断了,也不可能达成足以左右战局的效果!


    自古猛将,身先士卒,亲兵必跟随其后,万死不辞!


    这六十余骑,便是季秋傲视元廷,视大军如草寇的底气所在!


    “就这样。”


    “还是跟以前一样,有事就找崔兴,别来烦我。”


    季秋交代完,便摆了摆手,转身离去。


    只留下一句轻飘飘,而又令崔兴等人,汗毛直立的话语!


    “五日后,随我出征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