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即将到来的开国大典!【求追读!求各种票!】

作品:《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朝堂之上的暗流涌动,金陵的百姓们并不知晓。


    反倒是另一件看起来格外离谱的事情,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听说了吗?”


    “季总旗成伯爷了!”


    秦淮一条街,季总旗属于是当之无愧的风云人物,身上但凡有点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周遭商贩的关注。


    和季秋相熟的小厮闻言,惊得都忘了给客人送菜,好半天才被掌柜骂回神来,匆匆而去,又匆匆而返,震惊道。


    “伯爷?”


    “那季总旗是不是要升官了?”


    另一名小厮神秘一笑,故弄玄虚道。


    “季总旗还用升官?”


    “人家现在是伯爷,还是吴王的义子。”


    “别看他只是个城门总旗,可放眼应天,谁敢不卖季总旗面子?”


    “你再看看季总旗那个生活,啧啧,你何时见过季总旗子时前回过家?”


    “要我说,季总旗这个职务,才是逍遥呢。”


    “给个王爷都不换!”


    两名小厮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咂了咂嘴,唏嘘连连。


    “你说季总旗当了伯爷,还能来咱们酒楼听曲吃饭吗?”


    “不得跟那群公爵老爷一样,弄个大宅子,把好东西都弄到家里享受?”


    话音未落,睡眼朦胧的季秋便大步跨进酒楼,在窗边他平时吃饭的位置上,径直坐下。


    可能是见小厮半天都没过来,季秋揉揉眼睛,奇怪道。


    “愣着干啥,不认识我了?”


    “上菜啊!”


    小厮顿时堆出满脸的笑意,抑扬顿挫道。


    “得嘞!”


    “季总旗惠顾,老几样~!”


    嘿!季总旗就是季总旗!


    不忘本!


    片刻后,季秋心情舒畅的喝酒听曲,拉开了新一天的摸鱼序幕。


    而他那个怨种老师,却是没有季秋这么好的待遇。


    刘伯温和季秋一样,差不多也是子时才能回到家中。


    不过季秋是在享受生活,刘伯温则是可怜兮兮的给朱元璋打工。


    距离受印仪式结束,已经过去小半个月了。


    除了武举一事,都察院和海贸都没能获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都察院那边,倒不是官员们不配合,而是要自州府往上,凭空创立一个之前从未有过的部门,工作量实在太大,监察官员又不似寻常官员,得要那种身家清白,最好和士族没有半毛钱关系的硬骨头,自然难找。


    刘伯温估计,一年的时间内,能将都察院的事情落实好,他和陈友定都得烧香拜佛,杀猪还神了。


    至于海贸一事进展缓慢的原因,也不是地方上的士族不愿配合。


    相反,这群士族实在太特么热情了!


    为了争夺这两个名额,士族们谁也不敢藏私,有些大族,甚至由德高望重的族长,亲自带着海图出面,要向朱元璋展示自己的实力。


    而那些底蕴不足的小族,见争夺不过大族,便一拍即合,达成同盟,将几家的海图一汇总,同样交了上去。


    这样一来,大族反倒不乐意了,指责这种行为与规则不符,应当取消他们的竞争资格。


    见此情景,朱元璋也是蔫坏的很,仗着最终解释权在自己手里,始终也不给个答复,任凭这群士族之间互相狗咬狗。


    毕竟朱元璋也清楚,东南士族现在的分裂,只是暂时的。


    等到名额水落石出,那些落选的士族必定会结成新的攻守同盟,甚至还有可能更加团结。


    朱元璋当然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


    北伐在即,这群士族想要获得名额,就必须要讨好朱元璋。


    最直接的表示,就是给北伐大军源源不断的供应粮草。


    若是让他们团结到一起,没准就会闹出有人“心系大元”,聚众作乱的事情出来,给北伐拖后腿,朱元璋当然不会坐视这种事情发生。


    反正对于海贸的事,朱元璋一时半会还真不太急,索性就一直拖下去,让东南士族继续窝里斗。


    看着一切都有条不紊,局面万分大好的景象。


    朱元璋心说军师这人,真是大才!


    咱应该给他个丞相做做!


    至于大力反对朝廷插手海贸的汪广洋,已经被朱元璋在心中除名了。


    在朱元璋心中,从来就没有什么“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想法。


    几个菜啊?喝成这样?


    还想和咱共治天下?


    汪广洋不为朝廷考虑,那就别想再获得朱元璋的信任。


    相反,刘伯温这段时间的表现,可谓是忠心耿耿!一心一意为新朝谋福祉,实在是深得朱元璋喜欢!


    权衡片刻后,朱元璋在心中暗暗有了决定。


    不过朱元璋并没有急着宣布这个任命。


    甚至就连心心念念的北伐,朱元璋也不急着开始,剑指中原。


    因为有一件对于朱元璋,对全天下的子民,都分外重要的事,即将到来。


    没错!


    就是新朝的开国大典!


    .....


    “大哥!”


    “你回来了?”


    看着镇守平江,许久未见的沐英出现在自己眼前。


    季秋激动不已,赶忙迎了上去。


    朱元璋这一辈子,收了一堆义子,光季秋知道的就不下二十个,恨不得军中全由义子统军。


    不过由马皇后亲自抚养长大的,也就只有沐英和季秋。


    是以他俩和朱元璋,朱标等人,感情极深,更像是家人,而非寻常义子与朱元璋之间的君臣关系。


    而在朱元璋的义子中,也就属沐英和季秋的能力最强,深受朱元璋信任。


    要不是季秋铁了心的想开摆,他应该和沐英一样,镇守平江,防范北元的突然南下。


    “这么大的事,我能不回来吗?”


    抬头看了看季秋身后的水西门,比季秋年长七岁的沐英揉了揉季秋的脑袋,打趣道。


    “你这小子,倒让你落得清闲了。”


    “这段时间没惹干爹干娘生气吧?”


    季秋咧咧嘴,有些愤愤的说道。


    “我是那样人吗!”


    “你应该问问老四他们,他们才不省心嘞!”


    沐英含蓄一笑,也不戳破,只是乐呵呵的邀请道。


    “行了,跟我去一起拜见干爹干娘吧。”


    “好嘞!”


    吴王府内,朱元璋站在马王后面前,喜笑颜开。


    “妹子,咱说过,将来要给盖一间大大的宅子,让你做这个家的女主人。”


    “现在咱不光给你盖了房子,还要让你做这古往今来第一个,起于微末的开国皇后!”


    “明日,咱要你陪着咱,母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