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督查甘肃“捐监”粮案

作品:《清朝第一贪和珅秘传

    《清朝第一贪和珅秘传》全本免费阅读


    再说,自从苏凌阿让他的女儿纳兰认和珅做了干爹,而且给和珅送了许多金银细软,奇珍异宝,名人字画后,在和珅的暗箱操作下,苏凌阿很快就被调到了京城里,做了吏部侍郎。


    苏凌阿完成了他到京城里做官的夙愿,自然心花怒放,春风得意。


    当然,苏凌阿的这个职位是和珅有意安排的,和珅想把他亲信一个个安插在朝廷里的重要岗位上,目的就是培植亲信,形成他的权力团伙,以后为他所用。


    上次张明的事件,己经给他敲响了警钟,吏部尚书永贵参劾他,一首在和珅的心里留下了阴影。


    如果吏部有了他的亲信,他就可以及早地获取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把事态扼杀在萌芽状态,不至于那样被动。


    和珅把苏凌阿安插在吏部,目的就是要以后能够掌管吏部。


    这天,和珅无事,正在家中陪着妻儿享受天伦之乐。


    忽然,听到门外喊道:


    “圣旨到,和珅接旨。”


    和珅赶紧整理好衣服,紧紧张张地出去,跪地接旨。


    宣旨的小太监大声说道:


    “皇上有旨,宣和珅即刻进京,面见圣上。钦此。”


    小太监宣读完圣旨,和珅赶紧磕头谢恩,说:


    “臣领旨谢恩。”


    和珅接完圣旨后,急匆匆地去了乾清宫养心殿。


    此时,乾隆皇帝正在那儿等着和珅,和珅进来后,乾隆皇帝就对和珅说:


    “和爱卿,朕最近接到甘肃上奏的折子,说甘肃年年旱灾,百姓疾苦,流离失所,朕放心不下。”


    “而且甘肃的官员说,甘肃捐监粮己经达到六百万石,朕觉得这些事情有些不实际,有点夸大其词,朕想派你到甘肃去督查一下,看看这些情况是不是属实。”


    “臣领旨遵命。”


    和珅受乾隆皇帝的委托,前往甘肃督查捐监粮的事情。


    这样的美差事,和珅自然愿意欣然前往甘肃。


    这次去甘肃,少不了又能捞一大笔油水。


    和珅越想越高兴,他辞别乾隆皇帝,告别妻儿,带着随从,兴高采烈地踏上了去甘肃的路。


    其实,乾隆三十九年,陕甘总督勒尔谨就曾经给乾隆皇帝上奏过,上奏内大致是这样的:


    陕甘两省,年年不下雨,干旱成灾,再加上甘肃土地贫瘠,百姓生活日益贫困,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请求朝廷拯救灾民。


    乾隆皇帝看完奏折,心如刀绞,忧心如焚。君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老百姓吃不上,穿不上,无处住,国家就不稳定,就是君王最大的罪过。


    于是乾隆皇帝立即下旨,命令户部拨粮拨款,赈济灾区,并且敕令陕甘总督勒尔谨,要求陕甘各级官员,勤勉为政,大力发展生产,赈济救灾。


    后来,勒尔谨又上奏朝廷,说:


    “陕甘年年大旱,如果年年这样依靠朝廷拨款、拨粮来维持生活,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陕甘连年旱灾的窘况,而且还累及朝廷,这种做法不可起。”


    “要想使陕甘彻底摆脱这种困境,就必须从根本上着手解决旱灾困难,采取自救的方式。“


    “因此,鉴于上述情况考虑,为了给朝廷赈灾缓解压力,就地解决甘肃旱灾面临的实际情况,陕甘总督勒尔谨建议,不如在甘肃实施捐监。”


    “实施捐监可以缓解朝廷压力,而且还可以就地取材,赈济灾民,有百利而无一害。”


    勒尔谨恳地请求乾隆皇帝批准他的建议。


    何为捐监?捐监就是让那些富户、大户人家的童生员,秀才,可以通过向朝廷交纳一定的豆麦,粮食,换取国子监生,参加考试,获得官职。


    勒尔谨的意思很明确,这样做,就可以减轻朝廷负担,不再让朝廷拨款拨粮赈济灾区了。


    乾隆皇帝收到勒尔谨的奏折,经过和文武百官的商议,最后同意了勒尔谨的建议,让他在甘肃实施捐监粮工作,缓解朝廷赈灾压力,实行就地解决赈灾问题。


    为了更好地实施捐监粮政策,开展好捐监工作,真正使捐监政策能够落地生根,解决好甘肃的旱灾,乾隆皇帝特调浙江布政使王亶望前往陕甘地区,支持落实这项工作。


    乾隆皇帝并且下谕说:


    要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