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 亲爹**都不顾不管

作品:《清朝第一贪和珅秘传

    《清朝第一贪和珅秘传》全本免费阅读


    张明就自告奋勇地前去尚书家里,对尚书大人说:


    “尚书大人,小的听说大人的爱子病了,特意前来慰问一下。”


    “谢谢张大人对犬子的挂牵。”


    这次尚书改变了他对张明的态度,因为他最近听说,张明和和珅走得近,而且他还帮和珅买回来了许多便宜的建材,看来这个张明也不是个一般的人,他的人脉广着哩。


    再说,和珅他也不敢得罪,他也得罪不起。如果他得罪了张明,张明在和珅面前告他黑状,和珅再给他穿小鞋,他吃不了得兜着走。


    “尚书大人,爱子的病,如果需要帮忙的话,请大人尽管吩咐小的,小的不敢说有多广的人脉,但朋友也不少,小的可以帮大人的忙。”


    尚书就给张明说了他爱子的病情,而且瞧了多日不见好转。


    张明说听了尚书大人的话,说:


    “如果大人信得过小的,小的当下去给大人找一位医生来,给大人爱子看病,小的保证三天内,大人爱子的病情就会痊愈。”


    尚书大人此时再无别的办法了,只好病急乱求医,答应了张明,让张明去找医生来给爱子看病。


    张明得到尚书大人的同意后,他立刻去请来了一位医生,医生给尚书的爱子把脉诊断后,开了几副中药,叮嘱尚书要让他的爱子按时吃药,三天后,就会病好如初。


    张明还从朋友那儿购买了上等的灵芝,送给尚书大人,让他熬在中药里给儿子服下去。


    果然,三天后,尚书的儿子病好如初。


    尚书对张明非常感激,从此他改变了对张明的偏见,喜欢上了张明这个人。


    这年年底,朝廷对各级官吏进行年终考核。


    和珅对尚书说:


    “尚书大人,臣以为张明做事勤勉,我们可以保举他为一等,不知道尚书大人意下如何?”


    尚书知道和珅是乾隆皇帝身边的大红人,他保举的人,他岂敢不同意。


    再说张明在他儿子的看病上也出了大力,他也不好拒绝。


    于是就顺水推舟,落了个人情,说:


    “和大人所言极是,本尚书也是这么认为的。本尚书正打算要提拔他,让他继续做司务一职,可是目前任司务的人不好调离。”


    和珅想了想,说:


    “要不尚书大人把现在的司务提拔做北档房主事,让张明去继续做司务,怎么样?”


    既然和珅己经提出来了,尚书也不好拒绝,就说:


    “就按和大人的意见安排吧。”


    年底,朝廷年终考核结束,张明被评为一等(就是现在的优秀),过了几天后,现任司务被提拔为主事,留出空缺,张明顺理成章地官复原职。


    本该说,此时的张明应该是春风得意的时候,他不但得到了和珅的青睐和信任,而且尚书对他也产生了好感,他可以趁机往上爬。


    但是,这个张明真是命运不济,偏偏在这个关键点上,他的父亲不合时宜地去世了。


    按照清朝的礼制,朝廷官员的父母去世后,官员应该在家守孝三年,这三年期间,官员如果没有皇上的特许,是不能为官的。


    这可把张明难坏了,好不容易经过两年多的奋斗,花费了时间和精力,官复原职了,父亲又**。


    他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他是去乡下为父亲守孝三年呢,还是隐瞒父亲去世的事情,继续做他的官呢?


    这让他左右为难,不知道如何是好。


    张明经过剧烈的思想斗争,最后决定,还是继续为官好,他不能把花了那么多银子和精力得来的官职丢弃掉,这实在有点可惜。


    再说,错过了这次机会,下一次的机会不知道何时才能够来临,还不一定能够说准。


    张明最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父亲去世的事情,暂时隐瞒不报,等他官坐稳了,再上报朝廷,来个先斩后奏,到时候也为时不晚。


    张明真是官迷心窍,利令智昏。他也没有想想,这样的事情能够瞒得住吗!


    被尚书提拔了的主事,虽然看起来是升职了,其实是明升暗降,他也不喜欢这个主事的职务,因为不实惠,还是那个司务职务实惠。


    主事被提拔起来后,心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