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去县城发财!

作品:《重返1980:从换老婆开始

    《重返1980:从换老婆开始》全本免费阅读


    第二天,天刚亮,贺卫国就起床了。


    这时候,各家各户可没时钟,手表就更不用说了。


    大家看时间基本就两办法,一是靠看太阳,二则是村上的大喇叭。


    这不,他这刚起床,生产队上的大喇叭就响起来了。


    都是一些**歌曲,贺卫国小时候都听腻了。


    但说真的,重生回来后再听,还真别有一番风味。


    当然,他现在并没心思去欣赏这些**歌曲,起床之后的他立刻开始了自己的赚钱大计。


    简单洗漱了一下,贺卫国就拿着一个抄网提着个木桶便出门了。


    他手中的这个抄网是一张废弃渔网做的,因为渔网空洞比较大,网不着小鱼,所以平时被放在角落吃灰。


    当然,主要是现在各家各户没什么油可用,所以很少有人会去吃鱼。


    毕竟鱼虾都有一股天然的鱼腥味,要是没油煎炸,那口味实在无法下咽。


    而今天,贺卫国的目标也并非是这些鱼虾,而是门前小沟里的田螺。


    门前的小沟离他家并不远,也就几十米而已。


    小沟并不宽,三四米左右,以往是做为水渠灌溉稻田用的。


    当然,这小沟平时也会兼作大家的生活用水。


    没错!


    你没听错!


    此时各家各户的生活用水包括煮饭炒菜,用的都是门前小沟之水。


    至于水井之类的地下水,倒也不是没人想用。


    主要是打一口井要不少钱,各家各户哪有这闲钱。


    何况,现在的门前小沟可不像后世,水里边尽是化肥农药,而是流动的活水,比较清澈,完全可用作生活用水。


    也因此,这小沟里边有不少的鱼虾,而田螺就更不用说了,在沟底遍地都是。


    此次,贺卫国的目标正是这些田螺。


    值得一提的是,后世另一种螺,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福寿螺此时并没有。


    原因嘛,也很简单,因为福寿螺是外来物种,是一九八一年从国外引进的,当下才一九八零年,福寿螺根本不可能在国内出现。


    现在的螺,是田螺,学术名又叫中华圆田螺。


    它的个体大多比福寿螺要小,是做嗦螺的最佳选择。


    所谓嗦螺,这是湘省北方地区,尤其是环洞庭湖周边地区的一种小吃食,一般是用牛骨汤加各种秘料熬制而成,味道鲜美,汁水香辣,螺肉更是筋道,入口时,那鲜香味充斥着味蕾,让人吃了还想吃。


    前世,贺卫国就特地找人学过如何做这种小吃食。


    而这其实还得感谢“王海燕”,前世那个“臭女人”特别爱吃,为了“讨好”她,他特地找了一个专门做这个的大师傅学过,一些秘料与熬制火候,基本上烂熟于心。


    事实上,这年头,也不是没人懂得做这个。


    只是几乎没人会想到做这种小吃食拿去兜售罢了。


    再加上牛油这种关键东西不是一般人能够弄到的,所以贺卫国才会选择做这种小吃食来当作自己的第一桶金。


    …………


    小沟里,此时的贺卫国正挽着裤腿,拿着抄网将水面上的水草一点点拨开。


    当水草拨开之后,他便将手伸到沟底,小心摸索了起来。


    不一会,放在水面上的木桶内,就多了小半桶田螺。


    他又摸索了一阵,待到木桶内已经有大半桶田螺后,便迅速上了岸。


    说实在的,湘省的三月,小沟当中的水确实有点凉,长时间待在水里,那滋味还真不好受。


    “应该差不多了!熬制嗦螺的盐与大蒜家里就能筹齐,紫苏的话,我记得后院菜地边上就能找到野生的,至于其他的秘料,香叶、八角、就只能去公社看看了,等等……我记得三姐夫之前在公社食堂干过一段时间,兴许他家能存点。”


    “如此就只剩下牛油与牛骨头了!”


    想到这,贺卫国瞥了一眼邻居徐老三家。


    “这时候徐国民那小子应该在家睡大觉吧!找他看看吧!”


    念叨了一句,贺卫国立马拿起抄网,提上木桶就朝家里走去。


    刚进家门,母亲龚玥就从厨房内走了出来。


    她一见贺卫国提着的木桶内装了大半桶田螺,不禁好奇的问了一句:“老五,你弄这么多田螺干什么?这东西费油,还不好吃!”


    “妈!我自有它的用处,您就别管了!”贺卫国对着母亲神秘一笑,随即就把木桶提到了厨房内。


    随后,他便放下抄网,径直朝着隔壁徐老三家走去。


    片刻后,他就来到了邻居徐老三家。


    “国民!国民在家吗?”


    喊了两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