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青严

作品:《江南美人酿酒录

    《江南美人酿酒录》全本免费阅读


    谢姊衣提前将阿爹作坊里的酒给换掉了,卖给风雅小楼的两千坛酒,都是谢姊衣在随身空间里酿的酒。


    她酿的酒口感比平常的酒要好出很多,而且纵然是好酒贪杯的人,喝多了也不会伤身体,所以风雅小楼上新她的酒之后,从此店内之客便络绎不绝。


    当店小二青严再次寻到阿爹时,节气已至小雪,约莫北方已经出现初雪了。


    但春鸢村地处江南,尚未过于寒冷。


    青严从嘉仪郡抵达春鸢村是骑快马来的,只走了三日,估计是没怎么休息好,眼下聚有乌青。


    他到了春鸢村时天色已经黑了。


    阿娘招呼青严进了小院,盛来甜甜的热米酒。


    家里没有茶盏,平日来亲戚客人,也是只拿农家吃饭的大碗盛茶水。


    不过青严并不见怪,端起米酒几口下肚。


    夜阑人静,北斗西沉。


    青严说了此行的目的,说他家掌柜要与他们做长久生意,问谢老四是否愿意前去嘉仪郡,毕竟从春鸢村带着货物走水路去嘉仪郡,也是一笔钱耗。


    谢姊衣想,去嘉仪郡也未尝不可。


    现下家里也积攒了些银子,去嘉仪郡定居完全不成问题。


    谢兰的病也用上了好药,身体好了很多,但这药价钱不菲,还不能停,目前与风雅小楼做生意,是唯一赚钱的路子。


    况且春鸢村里没有多少识字的人,去嘉仪郡,也能给谢兰请一个学识渊博的夫子教诲他。


    谢老四一听自然是愿意的,只是还有顾虑。


    虽说当今圣上是个明君,农商皆重,但商人毕竟排在最末。


    若是将来谢兰长大科考,考不上也就罢了,家里这门手艺他学会了温饱不成问题,若是考上,不知会不会被人嘲笑。


    毕竟心明的是圣上,官场民间瞧不起商人的却大有人在。


    青严见谢老四犹豫不决,问道:“不知您有何顾虑,不若说出来,我们掌柜说了,若是放心不下家人,可一同接到嘉仪郡,住处不必操心,我们掌柜会安排好。”


    杨氏不知其中门道,见谢老四犹豫,怕他错过这桩生意,在暗地里给谢老四使眼色。


    谢老四看向一旁吃糖糕的谢兰,没有说话。


    谢姊衣叹了口气,阿爹什么都好,但遇到有关子女的事情,就太过瞻前顾后。


    她也大致猜到了谢老四在犹豫什么,但也不想,他们家本就是商户出身,与去不去嘉仪郡没有太大关系。


    她拉了拉谢老四的粗布衣袖,小声道:“阿爹,弟弟的救命药可不能不吃的,眼下有钱赚就好,其他的事情往后再说。”


    谢老四犹豫再三,才道:“那便等今年过完年罢。”


    青严道:“好,我去转告给我们家掌柜,那劳烦这几日再送两千坛酒到镇上,我还是走水路回去,银钱一如上次,点清了数目给您。”


    谢老四惊讶道:“上次的两千坛酒已经卖完了?”


    “还未,”青严摆手笑道,“不过也所剩不多了,您家的酒很受当地人喜爱,所以卖的快了些。”


    谢老四闻言很是欣喜,点头表示知道了。


    “好,途中劳累,不如今日便在寒舍歇着罢?”


    青严还是婉拒了,说去镇上的客栈歇着。


    谢老四没有强留,道了几句客套话,青严便又骑马离开了。


    谢姊衣是开心的,去嘉仪郡就意味着能摆脱现在的困境。


    她的酒已经借着风雅小楼在嘉仪郡打开了知名度,如果她能抓住机会,那么嘉仪郡这个地方,将是她生意之路上一个重要的跳板。


    只是也不好问姜家,这些日子风雅小楼应该赚了不少钱,但看青严方才的反应,以及还敢接着他们去嘉仪郡来看,姜家应该是已经没有继续针对风雅小楼了。


    青灯在屋里闪烁,夜已深,谢老四和杨氏送人回来,嘱咐谢姊衣天寒了,晚上睡觉时盖好被子。


    谢姊衣让谢老四和杨氏歇下,她自己将碗拿到厨房。


    月光透过云层,映照在稀疏的枯树枝上。


    谢姊衣感受到脸上点点的凉意。


    她抬眸向上看去,天上渐渐落下了晶莹稀散的小雪。


    到初冬了。


    谢姊衣将碗洗干净放好,回屋等到谢兰睡着,将旺财拴在外边以免吵醒谢兰,然后她又悄悄去了作坊。


    明日阿爹要将酒送到镇上,她得将阿爹的酒换掉。


    酿酒作坊里。


    狸花猫的眼睛一眨一眨地在夜色中泛出绿色,看清来人一如以往懒懒地窝在糙谷袋子上打盹儿。


    谢姊衣没有去逗它,急急忙忙将谢老四和杨氏酿的酒换掉。


    阿爹阿娘酿的酒很正宗,只是他们酿的酒与其他酿酒师傅酿出来的大同小异,如果将这些酒卖给风雅小楼,他们在姜府不再针对他们以后,肯定不会再买他们家的酒了。


    毕竟每次来阿爹这里取酒都太过麻烦了一些,能在越近处取货掌柜必然不会自寻烦恼去更远的地方。


    而她在随身空间里娘的酒,深受欢迎,唯有让风雅小楼的掌柜感觉他们家酿的酒比别人的更好喝,这样才能继续这桩生意。


    谢姊衣推着板车不断出入随身空间,一身骨头都要酸麻了的时候,终于将酒换好了。


    此时天色也渐渐亮了起来,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呼了口气。


    得赶快回去了,谢兰醒的早,万一看见她不见了告诉阿爹阿娘,她不好解释。


    等谢姊衣回到小院的时候,谢老四和杨氏已经起来了,阿爹阿娘一向起得早,她并不意外。


    “衣衣去哪里了?”杨氏温柔笑道。


    “没去哪里,阿娘在蒸什么?”谢姊衣捏着酸疼的手心问道。


    昨晚太累,现在手上都好像磨起来了几个泡。


    杨氏将蒸笼里已经熟了的糖包夹出来放到盘子里,又盛了小米红枣粥。


    他们以前根本吃不到小米,都是吃自家种的玉米糊,如今家里生意好起来了,伙食也在慢慢改善,都能吃白面包子了。


    “天寒了,衣衣你将这些端到屋里和弟弟吃,那个小馋嘴让他少吃点糖包,我和你阿爹要去作坊了。”


    谢姊衣去将小米粥和包子端走,她看向院子外面不远处,有数名车夫架着几十辆驴车前来,“这是谁找来的车?”


    谢老四叮嘱道:“是昨日那青严小哥从镇上找来的,一会儿我跟你阿娘去搬酒,这么多车约莫两趟就搬完了,你和兰儿待在家里,不要乱跑。”


    车夫架着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