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章杨树成:咱当官的也不容易

作品:《宦海红颜

    若是这些商人团体,在某个高官的威逼利诱之下,让商人团体去攻击自己的政敌。


    随随便便,扣上一个受贿罪的帽子,自己的政敌不死也得脱一层皮。


    现在的几乎所有公务员,穿着打扮、生活之中,处处透着简朴的风格。


    可若是商人团体在某个公务员的老家里埋黄金,只需要损失几百万,或者几个亿软妹币,就能让一个公务员落马了。


    相比于这几百万,几个亿软妹币,另一个高官的上台,给这些商人团体所带来的利益,才是更大的。


    对于普通的小老百姓来说,几个亿是天文数字,对于大企业家来说,几个亿不过一个项目的利润而已。


    杨树成县长紧盯着自己的表弟。


    杨树成县长十分怀疑,莫非自己的表弟,已经通过类似的手段,坑害过不少的公务员了?


    虽然杨树成县长不是一个穷凶极恶的贪官,可杨树成县长也绝对,现在对于公务员的定罪依据,似乎有那么一点点的欠缺妥当。


    只需要一些现金等价物,和几个商人的口供,便能够让一个公务员蒙受不白之冤了。


    “建才,若是你我今后起了冲突,你会不会也使用这种方式来对付我呢?”


    “哈哈,表弟,怎么会呢,以后的事情,走一步看一步吧。”


    闻言,杨树成县长的情绪再次低落下来。


    特么的,自己的表哥,还真不是省油的灯。


    犹如一柄达摩克里斯之剑似的,随时都有可能朝着自己的脑袋,坠落下来。


    杨树成县长打定了主意,若是以后真的会和自己的表哥闹矛盾,那一定要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他能够以莫须有的罪名,将自己拉下马,自己也能够以莫须有的罪名,先行一步让杨建才不得好死。


    杨建才感叹,这官当的,还真是难。


    此时,杨建才的电话铃声响了。


    “杨总,咱们的基金公司又赚到了一个小目标了。”


    挂断电话后,杨建才的手机铃声响个不停。


    “杨总,咱们让一个工业用地,环保评测达标成了居民用地的标准,开发商决定给我们一个亿的好处费啊。”


    再次挂断电话,电话铃声又响了。


    “杨总,咱们所入股的券商公司,帮助一个上市公司过会了,评估价是100元每股,上市后就能转融通套现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杨总,咱们通过打官司,让一个大股东实现了限售期内的套现,对方也给了我们一个小目标的好处费。”


    类似的电话铃声,从来没有停止过。


    杨树成县长在旁边,听着自己表哥电话里传来的话语,心中五味杂陈。


    特么的,这也太赚钱了吧,自己都想参与进去了。


    终于,电话铃声不再响了。


    杨建才望着杨树成县长,笑眯眯的道:“我干的都是一些空手套白狼的买卖,嘿嘿,见笑了。”


    “若是有一天,你不想当县长了,也可以来我的公司来当个副总裁什么的,现在咱们公司的公关副总裁,法务副总裁,都不是专业的人,而都是一些公务员。”


    “怎么样?你有意向吗?你有意向的话,现在就可以过来上班,我随时欢迎你的加盟。”


    闻听此言,杨树成县长也是一阵震惊。


    杨树成县长本以为,那些大公司的公关总裁,都应该是公关专业的人才,那些法务部门的总裁,最少也应该是一名专业的律师吧。


    可是,自己的表哥的话语,却是颠覆了杨树成县长的三观,原来,对于那些大公司而言,专业性比较强的人才,对他们没用,只有那些离职的公务员才有用。


    “对了,表哥,你刚刚说在限售期内帮助大股东减持套现,这是怎么回事儿?”


    闻言,杨建才也畅言道:“就是通过打官司来实现坚持套现的目的啊!”


    “要知道,沪深交易所是两个事业单位,它们所出台的坚持规定,都是单位内部的规章制度。”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上位法大于下位法的关系了,通过打官司,走的是银行法,走的是民事诉讼法。”


    “在我看来,现在所出台的一些减持新规,如分红不达标不能坚持,不满年限不能坚持,有利润不分红不能坚持种种此类,它都敌不过打官司。”


    “把股票抵押给银行,借道银行的诉讼减持。”


    “把股票抵押给其他公司,也能实现官司减持的目的。”


    “而且,通过官司,还能实现软妹币兑换美刀呢,比如,故意在国外败诉,通过诉讼官司,资金不就离境了吗?”


    杨树成县长越听越汗颜。


    果然,奸商就是奸商,他们有一千种一万种办法,去绕过各种规定。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杨建才将这个道理,演绎到了极致。


    杨建才顿了顿,接着说道:“只要隋子义愿意诬告程勇镇长。”


    “那么,我便有信心,十日之内,将程勇拿下!”


    “对了,我问一问,程勇老家大树底下的黄金,埋藏好了没有?”


    杨建才又打通了一则电话,电话里的回复,令杨建才十分满意。


    在程勇老家的大树底下埋藏几块金条,说是你的,就是你的。


    电话那边还说到,程勇老家的一个邻居,在省城里买的大房子,也可以指认为程勇的名下。


    闻听此言,杨建才就更加开心了。


    那套省里的大房子,即便不是直接登记在程勇的名下,但说是程勇的,就是程勇的。


    这也符合人们对贪官的刻板认知。


    若是仔细地查银行账户,房屋产权,那都是清清白白的。


    贪官们从不会将资产,登记在自己的名下。


    如若真是如此,那抓贪官可就太好抓了,纪委工作人员只需要输入身份证号,谁是贪官就一目了然,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程勇啊程勇,你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应该就是碰到了我!”杨建才笑呵呵的说道。


    杨建才对付程勇的办法,简明高效果断,足以一击致命。


    适逢反腐倡廉的风口浪尖,而受贿罪的定罪又是如此的宽松,杨建才想要把看不上的公务员整下马,简直不要太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