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 我陪你一起。

作品:《揽流光

    《揽流光》全本免费阅读


    崔云昭自然是很喜欢的。


    如意斋的金器在整个大周都很有名气,尤其是他们的金饰头面,在汴京被夫人贵女们争相抢购,多年来一直都很流行。


    不过博陵倒是没有如意斋,只有岐阳和伏鹿才有。


    崔云昭笑着看向霍檀,那双漂亮的凤眸似乎也被金玉点亮,光彩夺目。


    “郎君哪里来的这珍惜物?”


    霍檀见她喜欢,也跟着笑了。


    “我今日去寻吕将军,说家里喜欢吃那祁红,想要再求一些,但吕将军说昨日已经都赏了出去,没有其他的了。”


    “不过他家中夫人年纪都大了,用不上那些珍贵头面,便把郭节制赏赐的这条璎珞给了我。”


    崔云昭听到这里,不由笑道:“他倒是大方,也会送礼。”


    吕继明这是明白了霍檀的意思,想要顺水推舟,让霍檀也高兴,只可惜红茶确实没有了,便给了更贵重的东西。


    尤其这个主意是崔云昭出的,吕继明这是隐晦地让霍檀感谢崔云昭。


    倒是个八面玲珑的人。


    “吕将军做事一贯如此。”霍檀笑了一下。


    他从盒子里取出璎珞,看着崔云昭:“娘子,我给你戴上?”


    这条璎珞确实很贵重,尤其上面那颗玛瑙,又大又圆,应当也不是如意斋的普通款式。


    崔云昭点点头,她探出身去,就让霍檀给她把璎珞戴在颈子上。


    灯光之下,美人本就霞明玉映,再配上这一条精美贵重的璎珞,更是肌肤赛雪,光彩夺目。


    崔云昭此刻问霍檀:“郎君,好看吗?”


    霍檀深深看着她,片刻后伸手握住了她的手。


    “好看,”霍檀顿了顿,“娘子更好看。”


    崔云昭就笑了起来。


    收到了礼物,崔云昭很高兴,却还是把那璎珞取了下来,只对霍檀道:“等明年春日里游园,我再戴上,如今出门都要穿斗篷,戴了也白戴。”


    霍檀便说:“好。”


    他知道,崔云昭现在不过是军使娘子,即便是博陵崔氏女,也不好戴这么贵重的金玉之物。


    好东西,也要配得上身份。


    等崔云昭把璎珞放好,霍檀才道:“今日我让谭齐丘去了一趟抚育堂。”


    一说起正事,崔云昭的神色就变了。


    “如何?”她问。


    霍檀便说:“今日正好小丘轮值,他们小队本来也要巡逻,他便引着队长往那抚育堂行去。”


    “既然路过了,那就没有不进去看一看的道理,所以他们队伍理所应当进了抚育堂。”


    崔云昭听得很认真。


    霍檀继续说:“小丘回抚育堂里只有五六名老者,还都是老妇人,不过她们倒是能照顾幼童,便不显得突兀。”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年轻的仆妇,一直都在抚育堂里帮忙照顾孩子,小丘说其中有两名她认识,就是博陵本地人,原也是军户女。”


    霍檀垂下眼眸,想了想,继续道:“小


    丘还说,


    他不敢东问西问?()?[(.)]??♂?♂??,


    便只能粗粗看过,


    大概看到了三十几名女孩,


    十几名男孩,女孩的年龄普遍比男孩儿小,都是十岁以下,男孩倒是有两个十三四岁的,已经帮忙做粗活了。”


    “除此之外,抚育堂毫无异常。”


    “大家都各司其职,有的在劈柴,有的在做饭,还有的在缝补衣物,大约十来岁的几个孩子都在洗衣,显然是抚育堂接的活计。”


    抚育堂虽然是特设的慈善堂,可如今府衙也没多少库银,能给他们找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尽量满足每日饭食,不叫他们饿死冻死,已经不容易了。


    所以孩子们想要过得更好,就要自己多做活计。


    洗衣这种活计,孩子们倒是力所能及,就是天寒地冻,听着实在可怜。


    崔云昭叹了口气:“这样听着,确实没什么大问题,不过女孩年纪都偏小,我觉得有些不对。”


    “那些年纪大一些的孩子呢?哪怕十六七岁都嫁人了,可十岁到十六七岁之间的也一个都没有?”


    霍檀微微蹙着眉头,他道:“也可能跟其他男孩一起出去做工了?”


    也有这个可能。


    但崔云昭却还是摇了摇头。


    “抚育堂有这么多孤儿吗?就光小丘看到的,加上老者,已经有快六十人了,抚育堂哪里能养活那么多人?”


    “如果还有人外出,那加起来要有七十人,住哪里呢?”


    抚育堂用的是无人居住的荒废院子。


    院子里前后有三间屋,还有厢房和厨房等,能住人的房间不过六七间。


    哪怕孩子们年幼,都挤着睡通铺,要想住下那么多人也不容易。


    这里面还有老者和仆妇,他们要分住两间。


    说到这里,崔云昭总觉得有


    些不对。


    可具体哪里不对,要从哪里去想,崔云昭却没有头绪。


    她抬眸看向霍檀,霍檀也正看她。


    四目相对,夫妻两个不约而同苦笑一声。


    “似乎确实有问题,”崔云昭叹了口气,“可现在看来,抚育堂不好查。”


    “小丘没说其他的事吗?”


    霍檀记性很好,今日刚发生的事情,他根本不用回忆,只说:“小丘只说,他走的时候,其中一名熟悉的仆妇,让年纪最大的那个女孩出来送他们。”


    崔云昭眨了一下眼睛:“哦?”


    霍檀道:“那队伍里小丘年纪最小,也看着最和善,队长就让他跟女孩说了几句话,让她不用送了,外面冷。”


    “不过那女孩看起,抚育堂很好,什么都有,他们在这里拥有了家,过得很开心。”


    这话听起来就像是客套。


    崔云昭不由淡淡扯了扯嘴角:“父母过世之后,每当家里有客人,二婶娘就让岚儿和霆郎去同客人说这种话,听起来简直是全家和睦,幸福美满。”


    霍檀听出她话中的嘲讽。


    便捏了捏她的手,继续说正事:“小丘说抚育堂他们之前


    去过很多次,


    每一次都是这样,


    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而且孩子们都是脏兮兮的,


    不怎么跟人说话,他也看不出来孩子们多了谁少了谁,根本就不记得。”


    崔云昭点点头,最后只能叹气。


    “看来,这事急不得,现在不能明目张胆查下去,否则一定会打草惊蛇。”


    “既然抚育堂有事情,但这么久都没人发现,已经说明对方足够谨慎了。”


    “敌在暗,我在明,不好查啊。”


    霍檀也跟着叹了口气,却很快就笑道:“娘子也不用太过沮丧,我在巡防军中认识的人很多,不管又谭齐丘,还有别的长行,明日我让小丘暗中联络,等那些巡防军轮值时,在暗中探查。”


    这是最好的方法。


    崔云昭想了想,道:“其实还有个方法,只是暂时没有想到合适的人选。”


    霍檀一下子就明白,她的意思是寻找一个年龄适合的孩子进入抚育堂,暗中观察抚育堂到底有什么问题。


    只是这个人选确实不好找。


    夫妻两个对视一眼,不约而同摇了摇头:“看来是不成的,还是慢慢查吧。”


    崔云昭叹了口气:“也不知那几个孩子过得如何了。”


    她还是有些担心的。


    主要是天气越来越冷,城里虽然没有战事,却也不那么安全,有些无家可归的乞丐流民也会欺负流浪孩童。


    霍檀便道:“我已经同小丘说过了,他们巡防的时候会看顾,知道孩子们不愿意去抚育堂,他们也不会强迫,会给买些食水。”


    崔云昭这才松了口气。


    她笑了一下,道:“多亏郎君,许多事我不便做,郎君倒是都能出手相助。”


    霍檀却道:“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既然知道了这样的事,就不可能视而不见,总要伸出援手的。”


    “否则参军打仗,根本没有意义。”


    “做军人,就是要保家卫国,若是只想着争名夺利,那永远都成不了事。”


    崔云昭感叹:“郎君所言甚是。”


    “若是天下人都这么想,这些年的战乱和死伤,就不会出现了。”


    可这是不肯能的。


    人人都想荣耀加身,权利在手,谁也不愿意屈居人下。


    王政不纲,权反在下。


    既然人人都能靠着战争成为皇帝,那任何人都不会放弃了。


    崔云昭忽然有些好奇。


    她往前探了探身,凑到霍檀面前,压低声音问他:“郎君,若有朝一日你也有这个机会,你会心动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前世的霍檀就抓住了所有的机会,一跃而上,成了开国帝王。


    但现在,霍檀只是个刚刚成婚是十九岁少年。


    说他是青年,他都未及弱冠,在那些将军们看来,他就是没长大的孩子。


    没有任何威胁。


    霍檀垂眸,看着崔云昭那双灵动的凤眸,淡淡笑了。


    他忽然伸出手,在崔云昭脸颊上捏了一下。


    没有用力,一点都不疼。


    但崔云昭还是看出了霍檀的轻松。


    对于这个问题,他并不觉得冒犯,甚至一点也不紧张。


    “娘子,我也是个很功利的人。”


    霍檀垂眸道:“只要有机会往上走,我不会放弃,我会用所有的努力,越爬越高。”


    “若是有一日我能攀登到山巅之上,我绝对不会因为危险而退缩。?()?[(.)]??$?$??”


    “娘子你明白吗?”


    崔云昭认真看着他,也跟着笑了一下。


    她的眼睛笑起来很好看,眼尾有一条很漂亮的弧度,让她整个人都是明媚而自然的。


    崔云昭也伸出手,在霍檀脸颊上捏了一下。


    “那郎君,你去攀登巅峰吧,”崔云昭一字一顿道,“我陪你一起。”


    她想了想,又说:“我也不怕。”


    这一刻,霍檀心里掀起巨大的波澜。


    那波澜如同被飓风掀起的海浪,惊涛拍岸,巨浪滔天。


    崔云昭的话,点亮了他内心深处一直微弱的那盏等。


    这一刻,那盏灯几乎光芒万丈。


    霍檀轻轻舒了口气,他看着崔云昭道:“好,我们一起攀登。”


    ————


    夫妻两个说着这些惊世骇俗的话,心里却是无比安稳。


    话题在这里停住,没有继续说下去,霍檀很果断换了话题,说起了军营里的其他事。


    “郭节制身边除了吕继明,还有个英勇善战的关大仁,我并未同与关将军效力,不过也有过几面之缘。”


    “岐阳下辖博陵和代郡,武平下辖榆江,都是中原等地富饶的要地。”


    霍檀一边说,崔云昭就在心中勾勒地图。


    霍檀的手在茶杯里沾了一下,然后就在桌上画了起来。


    “原本郭节制的意思是,让冯朗防御博陵,让吕继明防御代郡,这样一来,两府就都有保障。而关大仁则留守岐阳,作为郭节制的左膀右臂,保护他的安全。”


    崔云昭点点头,她道:“如此看来,郭节制更看重关大仁。”


    霍檀笑了一下:“娘子聪慧。”


    他继续道:“不过冯朗因为家里的灾祸,没能继续给郭节制效力,郭节制便只能把吕继明调来更重要的博陵,另外派了关大仁的副将去了代郡,这样一来,关大仁在郭节制那边就更重要了。”


    也就是说,现在在郭子谦面前,关大仁及其副将都是要职,而吕继明就显得形单影只。


    原本跟他关系不错的冯朗因为种种事端,同他也离了心。


    崔云昭思索片刻,道:“所以吕继明才那么急着表现。”


    霍檀又笑了一下。


    “正是,尤其是伏鹿。”


    “现在眼看夺取伏鹿有望,吕继明当然不肯善罢甘休,博陵距离伏鹿那么近,若是能以博陵望伏鹿,能替郭节制拿下伏鹿,那么伏鹿的观察使便手到擒来。”


    崔云昭接过话头:“伏鹿的位置太重要了。”


    伏鹿是距离汴京最近的


    重要州府,


    水路亨通,


    经济繁荣,


    往年战乱时?()??♀?♀??,


    伏鹿多次作为陪都。


    不过也因为伏鹿重要,所以前朝末年和如今北周初年,伏鹿都未设立节度使。


    一直都是其他州府的节度使代辖。


    因为隔了一层,也免除了坐伏鹿望汴京的隐患。


    郭子谦这个人野心确实很大。


    在命令吕继明攻下武平之后,他甚至没有派大将去防御武平,反而依旧让当时留守的岑指挥暂管武平军务,不做其他变动,只保百姓安危。


    岑指挥就是岑长胜的父亲,他的官职只到步兵营指挥,麾下不过五百人,根本不足为惧。


    但因为当时剿逆已经把城中的盗贼军匪都灭了个干净,只有岑指挥这样级别的武将辖制倒是不算冒险,毕竟城中还有文官和知府在主持政务。


    郭子谦不要武平,对武平没有异心,一是对裴业表达忠心,二也要展露自己没有野心。


    但正是因此,崔云昭才说他野心太大。


    武平算什么?武平作为曾经李丰年的藩镇,麾下不过只有一府,还被李丰年这么多年弄得穷困潦倒,百姓都要过不下去了,宁愿当流民也不回去,要一个空城和荒地有什么意义?


    郭子谦用一个没有任何用处的武平,表达了自己的忠心。


    裴业可能不是看不出来,可是中原腹地战乱多年,皇帝同藩镇都是这样真真假假,拉拉扯扯,相互试探。


    就连裴业也不能免俗,认为只要郭子谦不**,那就是最忠心的良臣了。


    夫妻两个都没说话,却不约而同想到了这里。


    霍檀叹了口气:“君不君,臣不臣,长此以往,必将不国。”


    说起来,霍檀其实没有读过多少书,可对于眼下世局的点评,却是针砭时弊,一语中的的。


    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