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 小妞,你还记得我...
作品:《大厂时髦亲妈[九零]》 《大厂时髦亲妈[九零]》全本免费阅读
楼小乔的自行车才进村子,就有人热情的跟她打招呼。
“楼小乔你回来了?”
“嗯,回来了。”
“小乔怎么才回来。”往常这个时候确实已经到家了。
还没进家门,小帅就跟个小炮弹一样从屋里冲了出来,手里拿着一个本子,冲楼小乔挥舞:“妈妈,妹妹会读所有的拼音了。”
亭亭在屋里叹着气,今天都在家里学拼音,还没出去玩呢。
楼小乔把自行车挺好,伸手接过来小帅手里的本子,看了一眼就夸他:“真乖,晚上妈妈教你拼读。”
学会拼音很容易,但拼读就难多了,要是日常不使用,很多人的拼音到了用手机的年纪还没搞懂,小帅这个年纪的,有些孩子都开始学才艺了。
“妈妈教,小帅学。”小帅说:“我学好了教妹妹。”
亭亭小幅度的叹了一口气,以后是不是玩的时间就更少了。
妹妹就只想着玩,小帅也有些头疼的。
“亭亭——”小帅知道,妹妹有点懒的。
亭亭又像个小大人一样的叹气:“我也没说不学,可是我也想出去玩。”
好难呐,村里跟她差不多大的孩子都在疯玩。
楼小乔被她这幅小大人的样子给都乐了。
亭亭最近很喜欢学大人讲话,她去隔壁找张玉娇的女儿玩,老气横秋的问:“琴琴,你妈在家吗?”
这明明是楼小乔的语气,她倒是一五一十的学了去。
张玉娇回来学她说话的时候,也笑得合不拢嘴,直夸亭亭机灵,这孩子确实有一股子灵气。
等妈妈回来,亭亭说什么也不肯在火坑边上坐着了:“我要玩!”
然后眼眶就红了,小孩子真的很会哭,但亭亭不大声哭出声来,酝酿一秒就能红眼眶。
妈妈很疼她的,还跟她说小孩子不能一直看电视,可她只想玩,也不想学习。
亭亭闭着眼睛哼哼,哭了几声以后见没人理她,就省着点力气不哼了。
楼小乔知道她想干什么,亭亭这孩子看着不闹腾,但其实比心眼儿多的小帅聪明,从很小的时候就能看出来,她很懂看大人眼色的,越搭理越要哭,说不定一会儿眼泪珠子就断线了。
小帅秒懂:“妈妈,晚上吃什么?”
这孩子,最关心的就是吃的问题,每天必问吃什么。
亭亭吸了吸鼻子,也看向妈妈。
楼小乔现在是能省则省:“蒸一根香肠,再炒个青菜,另外炒个萝卜。
现在还没那么富裕,荤菜每天几乎都有,但主要的还是素菜。
听到有香肠吃,亭亭就开始流口水,她又不难过了。
小帅也很高兴了,以前好久才吃一次肉:“胡萝卜还是白萝卜?
胡萝卜炒来吃好吃,白萝卜炖来吃好吃,跟腊牛羊肉一起炖就更好吃了。
楼小乔叹气,她又忘记买做泡菜的材料了:“胡萝卜吧,顺便拔点蒜叶子。
小帅马上去菜园,亭亭小尾巴在后面跟着,两兄妹一起回来的,蒜叶子拔的有点多。
“妈妈,这个菜有些开始老了。小帅指着蒜叶子说:“胡萝卜也有好多了,香菜也可以吃了。
炒胡萝卜好吃,最好吃了,起锅前加点蒜叶子。
楼小乔看了他手里的蒜叶一眼,倒不是很老,但也没有先前那么嫩了,家里的菜种的有些多,这个季节堆在一起全部都可以摘了,但是吃不完,她想了想对小帅说:“去菜园里面拔一把香菜,晚上再凉拌个香菜。
用蒜叶的栩栩跟头,和香菜一起腌,加上点剁辣椒酱油盐,再淋上点热油,就很好吃了。
小孩子吃辣也是有弹性的,好吃的就不怕辣,不好吃的菜,一点点辣味都不能沾。
吃过晚饭,两个孩子撒丫子就跑出去玩了,楼小乔总算能歇会儿。
坐下看了会儿电视,张玉娇就上门来了。
刚才楼小乔回来的时候她还特地的看了一眼,居然没带腊肉回来,那就是卖掉了的,婆婆一直催她上门去拿钱,她知道这个时候上门很讨人嫌,磨蹭着不肯去,刚才婆婆又催她了,张玉娇气的不行:“楼小乔不是那样的人!
但沈大娘看谁都像个贼:“人心隔肚皮,亲兄弟还明算账呢,你不去我就去了。
钱落到婆婆口袋里,可就再也拿不出来了。
果然楼小乔一见面就把钱给了张玉娇,弄得她倒像是来上门讨债的了。
倒是楼小乔不是很在意,她懒得跑去送那么一趟。
张玉娇讪讪开口:“明天还要腊肉吗?
楼小乔现在一点力气都没有,指着旁边让张玉娇坐,她都懒得客气。
“刚好你过来,把昨天的钱给你吧,明天还拿个三十斤左右,香肠我还要,另外你家有猪下水没?猪下水也就是猪大肠,有人好这一口,熏成腊肉以后就没以前那么腥了,有人好这一口。
钱是一毛都不差的给了的。
张玉娇笑着接过:“行,下水我家有两幅,你要是不想动,
就跟我说一声要什么,我回去给你拿,相不中你再回去选选。”
今天一天折腾的不轻,楼小乔确实也不想动。
张玉娇兴冲冲的回到了家,她婆婆看她喜上眉梢的神色,就知道拿到了钱,手一摊开就对张玉娇说:“钱呢,给我。”
“凭什么?”张玉娇脱口而出,喂猪可没她婆婆什么事,猪草是她打的,地里的收成是王盛顾的,今年家里交完农业税还有富裕,卖了两千斤大米和一千斤玉米粒,都叫她婆婆拿走了,她现在手里剩下的钱也只有王盛在外头打散工交给她的那些。
要交超生罚款的时候,她婆婆都不肯拿出来呢,一问就是没钱就装穷。
这老太太,常说要存钱养老,但真到老了,一分钱不想拿出来,她就知道肯定给了山上的舅舅。
沈大娘叉着腰:“你拿着钱干嘛,没得都送去娘家,就算不送去娘家,你们手头松也是拿不住钱的,还是放到我这里,这钱我也是给你们存着的,早早晚晚也得给你们,还不都是你们的?”
不管是以前还是往后,当父母的最喜欢说的就是钱都给你们存着,等我死了都是你们的。
可年轻人又不是不花钱,等你死而且两代人也就隔了二十几岁,谁知道能不能等得到那天呢?
张玉娇有些强硬:“别的钱我不说了,这钱是给二妞买奶粉的钱,过年也要花用,这钱不能给你。”
沈大娘一听就怒了:“我看你是要拿钱养野汉子吧,二妞都三个月了,还喝个什么奶粉,旧社会的时候没奶就喝米汤,不也活过来了吗,还长得壮壮的,一个赔钱货,还要喝奶粉,吃的好以后难道不见阎王爷的?”
她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吃再好以后都会见阎王爷,平常张玉娇是不管她,但这样说她刚出生的女儿,她是怎么都不能忍的。
“你有毛病是吧,这个钱都要省,你也迟早要见阎王爷的,怎么不多省上一口粮食?”
“王盛,王盛,你媳妇真是翻天了,竟然咒老娘我早死.”
楼小乔等了好久,都坐在火坑边上舒舒服服的打完了一个盹了,张玉娇还没过来。
夜幕降临,传来了孩子们吵闹的声音,她也休息好了,干脆去一趟张玉娇家。
还没走到门口,就听到低低的哭泣声,仔细一听是个年轻的女人在哭,再仔细一听应该是张玉娇。
张玉娇这个人很坚强也很泼辣,很少会当着外面人的面露出自己软弱的一面,但她跟原主以前是被婆婆欺负狠了的那种,经常在一起互相吐槽,排解心里的
郁闷,两人互相知根知底的。
见到楼小乔来了,张玉娇这才擦了擦眼泪,哽咽着带她去挑肉。
虽然现在光线昏暗,楼小乔依旧看的出来她哭过,忍不住叹气,这年头女人还是地位低,就算是当婆婆的,当年也是这样被欺负过来的,张玉娇这么厉害的人,都能被人给欺负了去,换做以前性子软的原主,难怪让人欺负成什么样了。
两人到了熏肉那屋,楼小乔也懒得一天天的搬了,干脆选了两天的量,明天再多带点过去,于是今天还额外挑了点内脏,猪下水一整副都拿走了,猪肝挑走了半幅,另外还有十几斤香肠,猪肉若干,七七八八加起来有六十几斤,张玉娇干脆搞了个背篓装了满满一背篓,手里又拎了两块,送楼小乔回了屋。
第二天楼小乔又起了个大早,临走之前把早饭安顿好,照样留了一块钱,去菜园子里拔了一大捆蒜叶,就往县城去了。
到得了县城就发现,以前是见不到一个卖腊肉的,现在居然有好几个农民打扮的挑了腊肉来卖,幸好楼小乔还带了些蒜叶做赠品,当天带的份量也是到了中午才卖完,她以前就猜到腊肉生意做不长久,但没想到这么快生意就变差了,人家还特地比照着她的价格,一斤少个一块钱,她不愿意少钱,到第二天腊肉就更难卖。
放工的时候徐佳佳跟她说:“腊肉生意我看是不好做了,你也少收些肉,别都烂在自己手里。”
楼小乔说:“我晓得的。”
光一个小县城里头,腊肉的需求是有限度的,后面收了张玉娇家六十几斤腊肉,就没之前那么好卖,大概第四天才完全给到她钱,这几天沈大娘看她的眼神跟刀子一样,生怕不能在楼小乔身上戳出个洞。
刚好又是快过年,徐家的生意也停了下来,楼小乔也不用去菜市场了。
加上这阵子又赚了些钱,楼小乔手里头也有一千多块钱,这个年也能过得更宽裕些,只是她还想买个洗衣机,买个电饭锅,样样都是要花钱的,这样算花的可比赚的快多了。
在家待了一天半,也做过年前的准备。
家里面要打扫卫生的,家里也没有洗衣机,洗衣服要去河里。
衣服也就算了,被单是要两个人一起洗的,刚好张玉娇在家里,见楼小乔没上门,约她去河里洗衣服。
楼小乔想了想,干脆把孩子们的罩衣都换了,床单也换过,搂了一大框子衣服。
这阵子早出晚归,跟村里人几乎没交集,楼小乔这一出现,跟她打招呼的人还蛮多的,见她跟张玉娇一起洗衣服,
也跟着一起出去洗衣服的人也多了起来。
“楼小乔年后你打算去做什么?”张玉娇有意无意的问:“我听说你没嫁人的时候去广东那边打过工那边找工作难吗像我们这样的进厂好进吗?”
“你想去打工?”楼小乔是不可能进厂的死也不可能进厂。
但她对这段历史却也很了解
张玉娇想到她婆婆的奇葩举动就不是很想说话。
每次给钱楼小乔都是给她送到手里头的哪怕沈大娘去要楼小乔也不肯给的。
沈大娘只是个泼妇又不是疯子不至于找楼小乔撒火这段时间就把脾气发在儿媳妇跟闺女身上。
张玉娇跟她男人商量了一下这两年手头上有些紧张要不然去广东打工好了现在外头的机会多工资也比这边高了不止一倍听说进厂一个月有一千多块钱呢!
王盛虽然也不想去但家里两个女人天天吵架心里也烦躁的很。
这个时候的工人早就不像十几年前是光荣的岗位自从港商台商私营厂开始在沿海地区开厂慢慢的工厂成为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进厂的人也不再是高学历的人有的人甚至不用初中毕业十三四岁不到就被同乡领着去沿海地区打工当初楼小乔就是那样子过去的直到嫁人才回来。
现在的工厂更多的是学历低的那些人找工作的地方。
一个月倘若能赚一千多比老家这边坐办公室的人工资还要多要是两口子在外头打工干上几年就能在老家盖房子早几年的原始积累是很简单的这会儿也没有高昂的房价打工挣来的钱也都用在了老家建设上了。
楼小乔问:“那你打算让王盛出去?”
“过完年先让他跟着人一起出去吧地里一年也没多少收成照样也累。”去年地里就多出来两千斤米和一千斤玉米这些卖掉一共也才两千块钱但一年下来没折腾死人早晚两季稻子双抢的时候连她这个大肚婆都要下地干活:“我也算过一笔账种地真种不出什么钱出来还不如出去打工在外头一个月最少也有千把块钱另外我家小姑子年级也大了干脆也带出去我记得你也是差不多那个年纪出门的所以找你问问。”
王盛还有个妹妹但楼小乔很少见过她。
听说沈大娘很重男轻女对这个女儿一直也不太好后来家里大吵了一架沈大娘就把王凤赶到地里头去住了。
白天她要在地里干活晚上睡在草棚子里头守着地里的收成。
这样的事就算是在农村也是个新闻村里人偶尔也会说起的。
张玉娇嫁进来以后跟这个小姑子的关系处的还不错要不是她时不时的帮衬一二王凤现在是死是活都不一定。
也因为这她跟沈大娘的关系也越发的不好。
最近张玉娇起了让王盛出去的心思自然也听到过外头的人讲男人在外头都有些花花肠子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跟王盛说让他把妹妹带出去一是带出去打工总比住在地里强二是她有自己的小心思到时候让王凤看着点哥哥。
两人说着话路上走来了一个瘦弱的小姑娘见到了张玉娇腼腆的喊了声“嫂子”又跟楼小乔点了点头。
刚才王凤偷偷的听了点嫂子跟楼小乔的对话也似乎提到了她她当时就把心提了起来生怕楼小乔跟嫂子说什么不好的话。
她被母亲赶出去住了两年最近觉得有人晚上在她草棚子周围转悠。
这事儿她还不敢跟哥哥嫂子讲她跟自己的好朋友说那个女孩安慰她:“要不你回去打工吧你现在都成年了去外头当服务员去给人家看店或者进厂都行。”
两人从小就是班上成绩最差的女孩关系也最好算是抱团取暖吧。
那个女孩早早去县城帮人家看店一个月有六百块钱呢能给家里挣到些钱
王凤就有点点动心。
结果前段时间舅舅来家里提说老家的表哥想讨她做媳妇。
王凤很怕舅家在大山里头表哥也是从小脑子就有问题的她妈居然很是动心跟她说要是答应嫁过去她就能回来住哪怕她晚上不敢睡着也不想嫁到舅舅家去。
所以张玉娇跟她提要她来年跟着哥哥去广东打工张凤想也没想就同意了。
打工也好总归出去了就好。
所以这几天王凤对着这个嫂子带着刻意的讨好。
王凤把背篓抢了过来在自己背上背着张玉娇拗不过她笑着跟楼小乔说:“王凤很勤快的家里头每年收稻子她都能当个壮劳力你看她这样的要是出去找工作能找得到吗?”
楼小乔看着个子小小的女孩这也才高中生的年纪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