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第 4 章 罪魁祸首

作品:《日月争凰

    《日月争凰》全本免费阅读 []


    他想喊,发现被布条勒紧了嘴,想挣扎,发现被藤条缚紧了手脚。


    借着头顶树缝透下来的月光,他见木诺凤迦一双朗阔眸子里精光四射,直愣愣的,如看猎物。


    千钧一发之际,“嗖嗖嗖”,箭矢声破空而来,如雨般落穿过木诺凤迦头顶——是发现端倪,救他而来的亲卫。


    木诺凤迦这才无奈弃下他,如野猿般穿林掠石,眨眼不见。


    后他再见木诺凤迦,每每少腹生出尿意,一对上那双有如猎豹般的阔目,总会无意识地将尿意,往回收上一收。


    “你们将大世子带下去归队,须臾要就入城了。”待木诺凤迦反应,他转身拔腿就走,头也未回一挥手。


    木诺凤迦咬牙冲他的背影追去一句:“萧玉川,你也不是好人!”


    话从耳中刺入,萧玉川的脚略微一顿,脑中浮过一个娇俏的身影,心上剧烈一痛,手当即就捂上了心口。


    他不是好人,但于那人心里,至少他曾经是!


    *


    吉时将至,南征的有功将士即将入城。


    衔首开道的,是礼部属下礼乐司的乐工,丝竹声声里,引领南征队伍前行。


    京中十二卫禁军高举各色笙旗,骑着披挂银甲的战马,摆开仪仗,夹行南征队伍两侧。


    萧玉川骑着雪蹄玄马,身侧伴骑着朝中各大要员,缓行于南征队伍之首。


    他身后是与他浴血奋战一年多的有功将士,再后便是垂头丧气,坦衣负荆的南弥求和使团。


    于礼部官员引领下,将时辰掐得准准,午时一刻,准时到达洛京城-雄浑磅礴的定鼎门外。


    定鼎门之内外,早已挤满了有如山海的百姓,遥见军来,欢呼雷动。


    这场仗一打三年之久,而今南征大军凯旋归来,满京百姓无不欢欣,自然少不了来此观瞻一番为国博命的英雄们。


    定鼎门外,硕大的香案上,三牲贡果摆满,香烛齐燃。


    齐王唐伯文礼冠礼服,昂长静立香案前,早已恭候多时。


    待队伍近了,南征队伍里衔首的朝中官员,还有萧玉川齐齐下马,与齐王见礼。


    在礼部官员、典仪等引导下,萧玉川携将士们双手擎香,敬拜天地,插香于香案。


    礼毕,香案移走,齐王唐伯礼大步走近他,于他身前立定后,言不由衷道:“萧将军辛苦。”


    齐王剑眉星眸,英武俊朗,身材魁硕,看他的眼睛里威光寒生。


    萧玉川目光不避,直视齐王,缓缓拱手:“齐王。”


    齐王是当今圣上长子,关贵妃所生,是河北道行军大总管关延寿的孙子,更是陨于南弥的大总管关万洲之外甥。


    齐王唐伯文年纪与他相仿,名虽为“文”,实则骁勇善战。


    唐逸旻篡位后四年时间里,东桓全境不时有外驻的武将起义,大多为齐王带兵灭平。


    可以说,这位齐王手上沾满了前朝志士的血,亦沾着前朝太子-唐卿景的血!


    时过四年,萧玉川依旧记得那个大雪如席,浩浩汤汤的冬夜。


    那夜,打开洛东镇城门后,城门处的火把耀亮了天地。


    大雪飞扬里,唐伯文耀着寒光的剑,砍向太子唐卿景修颈,溅出血柱冲天,砸落满地“红梅”,亦溅红了萧玉川的衣袍,溅红了他的眼……


    他与齐王之间的心结,于那夜就此结下,他也没打算解开这个结。


    “萧将军弃文从武,沙场沥血一年,这眼眸里……”齐王直视着他的眼睛,“染上不少杀意啊!”


    天地间的喧闹声复入耳中,萧玉川自回忆里惊醒,望齐王倏而一乐:“是染上不少馋意!齐王俊美无双,令末将一时走神。”


    他转身牵马,于金裂玉碎的甲胄声里翻身上马,冲亦翻身上马的齐王一笑找补:“军中三年,母蚊子从末将眼前飞过,末将都能看出眉清目秀来。”


    勒马挨他身侧,齐王向他微微倾身,半讽半调笑:“三年前,萧将军向萧郡公寻死觅活,还闭门不出一年之久,本王还道萧将军只好丹阳公主那一口……不过,萧将军何时好的男色?”


    萧玉川蓦地重重闷咳出声,挪出一只手捂上了胸口,强笑道:“那是年少不懂事。人嘛,总是会变的。在一棵树上吊死,哪有出将入相来得快意。”


    见他瞬间煞白了脸色,齐王收正身子,讶问:“萧将军不舒服?”


    萧玉川缓过胸口闷痛,执缰一夹马腹前行,头也未回道:“半年前被城头擂木砸中胸口,一点余伤而已。”


    望着他的背影,敛尽笑意,齐王勒马跟上。


    队伍进入定鼎门,霎时,扑天盖地的鲜花从百姓手中掷出,欢呼声若山呼海啸。


    漫目满街狂热的百姓,齐王再次侧身向萧玉川,惆然若失:“若非萧将军被困在哀牢山数日,今日能观此盛事者……应不会少一人。”


    萧玉川听出齐王用意,也知晓齐王一直怀疑他对关万洲见死不救。


    他不动自声色漫目百姓,惋惜得分外诚心:“南弥多险崖恶谷,重山密林,末将也险些折损在哀牢山中。”


    又往身后一呶嘴:“诺,罪魁祸首就在我身后,南弥大世子木诺凤迦。若非为他所骗,我带着三万将士迷失于哀牢山,失了最佳救援时机……今日衔首队列前的,当是关大总管啊!”


    他从哀牢山出来后,带兵击溃了南弥王,为将士们收敛尸骸时,寻遍四方才凑齐关万洲遗体。


    剑南道行军大总管关万洲死得很惨,为南弥将士所斩,四肢被分,身首异处。


    不过,这是关万洲应得的。


    关万洲暴戾凶残,视南弥百姓如牲畜,但凡攻下城邑,无不血洗,屠尽所见生灵。


    正因如此,才逼得南弥百姓与南弥王朝军民齐心,致战局牵延两年而不破。


    后来他亲自扶关万洲灵柩至蜀中,前来迎接灵柩的正是齐王。


    彼时,齐王正四平国中之乱,为百忙之中,抽身去蜀中为舅舅扶灵。若非如此,想必南弥战事,少不了齐王插手。


    也幸亏杀伐果决的齐王未至,否则,南弥与东桓的处境两两堪忧。


    南弥之上有乌斯国,乌斯国国境辽阔,远超南弥,近百年来国力越发强盛,于东桓渐有追赶之势。


    只乌斯国惯于恃强凌弱,以劫掳为荣,时常骚扰南弥北境,亦与东桓不睦。


    全观局势之下,萧玉川在战事占了上风后,马上暗联南弥清平官晏修,说动南弥王议了和,怕的就是南弥王与乌斯国结盟。


    若乌斯国强势插手进来,只怕东桓与南弥这一战,便没了休止之日。


    而他萧玉川,志不在军中,断不容如此情形发生……


    闻听他话,齐王虎目一凛,扭头身后,目光落在队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