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 章 就是我写的!

作品:《定级即正科,重生后我的开挂人生

    钟国仁不以为意,省委书记秘书,当然是非常牛逼的存在。


    自己,也就区区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


    过了十几分钟,听到那边一声门响,李志华迅速站起身来,从里门进了戴书记办公室。


    两三分钟后他出来,说了一声“进去吧!”


    钟国仁这才在李志华的带领下,从里门进入到了省委书记办公室。


    戴书记坐在宽大的红木办公桌后面,桌子上放着两个电话,一部白色的,一部红色的。


    后面立着一面党旗!让人不自觉的感到庄严、严肃!


    戴鼎盛摘下眼镜揉了揉眼,示意钟国仁坐到他办公桌对面那张椅子上。


    尽管两世为人,钟国仁还是感觉到上位者强大气场带来的压迫感。


    单伟华没有说错,戴书记面容慈祥,却又自带一股威严,钟国仁坐下后,心头一阵莫名的紧张。


    戴鼎盛开门见山地问道“你是怎么想到打击金融体制改革和打击走私这两点的?”


    这两点,完全是具有国家全局意识的人才能想到的,并且提出来还需要非凡的勇气!


    即便如戴鼎盛,如果是在上级有要求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到全国方面的问题,一般他只考虑省内情况。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能有这种全局观念,是他没有想到的。


    钟国仁思考了十几秒,当然不能说自己是穿越过来的,那样的话,马上自己就可以进疯人院了。


    “我本身是学金融的,在这次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我就有这种预感,并且思考了对策,改革金融体制,以应对当前风险,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在开口以后,讲到了自己的专业,钟国仁逐渐不那么紧张了。


    “哦,前几天我看过华夏日报上一篇文章,有很多观点和你很类似!”


    钟国仁看到戴书记的神情,理解了他的意思,怀疑他“借鉴”了华夏日报上那篇文章,只是没有明说。


    钟国仁微微一笑“戴书记,你说的是12号的华夏日报第三版那篇国企改革的文章吧!”


    “哦,这么说你也看过了!”本来戴鼎盛就怀疑钟国仁借鉴了那篇文章,现在他主动承认看过。


    在戴鼎盛心中,早已先入为主地认为,那篇文章就是高层的智囊团写的。


    钟国仁还是保持一种谦恭的笑容“戴书记,那篇文章就是我写的!”


    戴鼎盛的眼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异样,他摁了一下桌上的一个黑色按钮。


    李志华进来了!


    “你去把那篇国企改革的文章拿过来!”


    李志华很快就拿着一个笔记本走了进来,上面全部是剪贴的各类文章,他翻出那篇文章递给戴书记,就出去了。


    戴鼎盛戴上老花镜,他看了看文章下面的名字,自言自语道“钟国仁,中国人!我以为是谁的笔名呢,没想到,就是你!”


    “年轻人,你有真本事!”


    戴书记脸上有了一丝笑容。


    “你说,你是怎么想到打击走私的?”戴书记现在完全就是探讨学习的心态。


    “走私是国家经济的毒瘤,要借这次机会,把走私彻底打压下去,维护经济的良性发展。这是应对这次危机的重要手段,当然,这也要看高层的决心。”


    “哦,知道了!”


    外面的李志华开始焦躁不安,明明说好的三分钟,这都十几分钟了,还没有出来。


    “戴书记,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措施,我没有说出来。”


    戴鼎盛用鼓励的眼光看着他。


    “禁止军队办企业,经商,这也是应对这次危机的手段之一。有助于壮大我们的国有企业,增加抵抗风险的能力。并且对中央把控全局也有很大的帮助。”


    戴鼎盛眼里闪过一丝亮光,让部队经商办企业,历史上也有过,确实发挥过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现在小钟提出来这个观点,从社会经济层面的良性发展来讲,很有道理,很有必要。


    时易则事易!


    “对,你说的这点很到位!”


    让省委书记说出很到位这三个字,那就是相当的到位。


    不知不觉,两人就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谈了半个多小时。


    戴鼎盛对这个年轻人,有了重新认识。他禁不住为自己先前的认识感到好笑。


    他认真地对钟国仁说“年轻人的思路果然开阔,你刷新了我对年轻人的认知。”


    钟国仁站起来,“谢谢戴书记,我从您身上也学到很多知识。”


    戴鼎盛情不自禁地站起来,目送钟国仁走了出去。


    刚才,通过深入交流,戴鼎盛对应对金融风暴的主要观点、措施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特别是,他能变成自己的语言向高层建言献策。


    这个小钟,不简单啊!原来那篇文章竟然就是他写的。


    可笑,自己还以为是他抄人家的呢!


    李志华感受到了压力,即便是副省级领导来汇报工作,超过半个小时的情形也很少见。


    没想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年轻,竟然在戴书记办公室待了半个多小时。


    并且双方还进行了深入讨论。


    要知道,绝大多数时候,戴书记都是单方面输出的,别人贯彻落实执行就可以了。


    这一次似乎不一样,是双方平等地交流,似乎小钟说的还更多一些。


    钟国仁出来的时候,李志华不自觉地站起来,把他送到了门口。


    “你准备一下,明天早上七点准时出发。”李志华的语气,不像刚进来时那么冷淡了。


    出来后,他径直往2号楼走去,他准备到干部处坐会儿,和昨晚刚认识的伙计联络一下感情。


    谁知刚走进大楼,就碰到了刘张生。


    刘张生满脸惊讶“和戴书记谈到现在?”


    “嗯!”钟国仁满脸谦卑,神色自若。


    刘张生问“李秘书长给你说了吧,明天咱们和戴书记一起到京市。”


    钟国仁没想到刘张生也去,他回答“说是明天早上七点出发。”


    “嗯,到我办公室坐会儿。”


    刘处长领着钟国仁就来到了自己位于二楼走廊南边的办公室。


    在省厅,一般处长就有了自己独立的办公室,副处长和其他人员一起在大办公室办公。


    “这两天我一直准备去见见你,谁知道太忙了,硬是没有时间。”


    刘张生没有去见他,还有一个原因,毕竟没人明确钟国仁要到一处,所以自己要是去见他,担心别人误会。


    不过,前有秦书记大力表扬,后有戴书记和他谈了半个多小时,十有八九小钟入职后会到一处。


    这才是刘处长叫他来的根本原因。


    “嗯,我知道!这两天挺好的!”钟国仁笑着说。


    “听干部处张处长说,咱们今年还招了一批大学生,估计会和你一批办理入职手续。到时候可能会统一安排。”


    “这几天你先住在招待所,待正式入职分配处室之后,你就需要考虑买房或者租房了。”


    然后,交代了钟国仁一些注意事项,还有办公厅的处室设置情况。


    刘张生写材料出身,不到四十岁的年纪 ,发际线已经老高了,看上去都快五十了。


    他是单伟华一手培养出来的,是办公厅公认材料写得好的人。


    为人厚道,工作踏实上进,昨天看了钟国仁的表现,在心里翻来覆去找差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