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离富婆又近了一步

作品:《男人被抢?我摇身变成厂长儿媳妇

    “小宁,那个榄角还有吗?快,再给我来一瓶。”


    郑明兰不是没吃过榄角,她老家的亲戚也给他们家送过,可是没有一个能有温宁送的好吃。


    若不是她妈阻止,她家估计得再煮一锅饭来配榄角。


    来了,温宁笑得像只狡猾的小狐狸。


    温宁,“小兰,你们觉得榄角怎么样?”


    郑明兰竖起大拇指,“美味极了,吃不够。”


    温宁,“你觉得放在供销社卖怎么样?”


    郑明兰恍然大悟,“好你个小宁,竟然打着这样的主意。


    嗯,我觉得可行,不过这不是我说了算啊。”


    温宁狗腿地给她捏肩捶背,“麻烦你帮忙问问郑主任呗。


    这是我外婆的拿手绝活,我还没见过有谁能拒绝得了这个味儿。”


    郑明兰故意翘起兰花指,“你再给我拿一瓶,我今晚回去问一下我爸。”


    温宁连忙找来两个两斤装的玻璃瓶,给她装了两大瓶,“拿去吃,下次我让表哥多送点来。”


    过了两天,郑明兰给温宁带来了好消息,他爸让温宁或者主事的人周六过去详谈。


    温宁把这件事告诉温红军,由温红军跟老家的人联系。


    三沟子村所在的大队叫坡头大队,大队长叫温建军,正好是温红军的一个堂兄弟,两人关系从小到大都铁,温红军每次回去都会去温建军家里坐。


    温建军这些年一直想要提高社员的生活水平,可惜坡头大队不像其他大队那样多多少少都有副业支撑。


    温红军的这个消息无疑是雪中送炭,温建军第二天就带了一大一小两坛温宁外婆做的榄角到温宁家。


    温宁带着温建军到郑明兰爸爸所在的供销社详谈,具体谈判温宁没有参与,她把人送到了就去上班了。


    晚上回家才听温建军说已经谈妥了,温宁听了有些瞠目结舌,对温建军的雷厉风行佩服不已。


    原来温建军自从有了想在大队搞副业的想法时就在大队里成立了合作社,这次上来谈合作,温建军连大队的章都带在身上了。


    腌制好的榄角很耐放,保存得当能放将近三个月,而且榄角价格不算高,一斤能吃好久,味道也是郑主任自己亲自把关过的。


    郑主任同意现在供销社是卖半个月,先试水五十斤,要求还是这个味道。


    如果销量可以,以后每次下单最少三百斤,每斤的价格是一毛钱。


    温建军是个行事果决的人,当即把带来的一大坛榄角送到供销社。


    来之前他都想好了,如果这个合作谈成了,就可以放在供销社售卖。如果没谈成,就留在温红军家,给他们添个菜。


    温建军乐呵呵地跟温宁道谢,“这次能成功谈成合作小宁功不可没,大队部商量好了,以后每卖出一斤榄角就给小宁一分钱的分红。”


    温宁拒绝,“不行不行,只是张张嘴的事,这个钱我不能要。”


    温建军,“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决定,是大队部商议好的。


    这也是你应得的,以后无论是谁只要能像你一样给大队部的副业打开销路,队里也按照这个价给分红。”


    温建军心道哪有什么张张嘴的事哟,小宁这分明是为了提高坡头大队社员们的生活特地这么做的。


    坡头大队也不是只知道索取却不付出的白眼狼,他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大队部全员通过。


    温建军拿出两张纸,“协议我们都搞好了,小宁你看一下,没什么问题就签个名。”


    温宁愣了一下,她以为只是一个口头上的应承,没想到坡头大队竟然连协议都弄好了。


    温宁一时间有些拿不定主意,看了温红军和葛红英一眼。


    温红军和葛红英相互对视了一眼然后点头,这是他们闺女应得的,他们没有理由拒绝。


    既然父母都不拒绝,温宁也不扭捏在两份协议上都签了字。


    名字一签,温宁觉得她离富婆又近了一步。


    温建军乐呵呵的拿出大队的章,啪啪两下把章盖好了,协议一份给温宁,一份收起来拿回大队存档。


    接着温建军玩笑道,“签了名字,你就是我们坡头大队的销售员了,以后就要辛苦你为坡头大队出谋献计了。”


    温宁没有拒绝,“坡头大队也是我的家,很荣幸能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温建军闻言不由得高看了温宁一眼,以前每次回三沟子村,这个侄女都是一副文文静静的样子。


    谁能想到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侄女竟然有这样的能力,一下子把大队搞副业的路子给打通了。


    难能可贵的是温宁还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好孩子,温红军跟他说了,若是这个副业能做成,温宁只有一个要求。


    那就是给她外婆葛老太一个腌制榄角的技术指导的身份,主要负责教导大家怎么腌制榄角。


    看看,这是担心她外婆年纪大了干这个活儿辛苦,提前为她外婆做打算呢。


    这样一个处处为长辈着想的孩子,没人会不喜欢。


    温建军又想到温宁给她表哥葛为国找的那个工作,心里一阵羡慕。


    只可惜了堂叔和堂婶,唉,温建军在心里叹息,以后有他们悔的。


    榄角这个生意,如果不是腌制榄角要用盐巴,这对他们来说几乎是个无本的买卖。


    腌制榄角除了盐就剩劳动和运输成本,村里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最不缺的就是劳动力。


    至于运输也好说,队里养着几头大黄牛呢。


    榄角的用盐比例是5:1,五斤榄角要用一斤盐,现在盐的价格是一毛三分钱一斤。


    一斤榄角的成本是两分二厘,算上劳动力和运费顶了天就四分钱一斤。


    温建军起身,“红军,今天谢谢你们,我先回去了,以后有空再上来叨唠。”


    如果不是为了等温宁回来把协议签了,他事情谈完就回去了。


    温红军也知道这位堂兄的性格,如果强留他再住一晚,他估计能睁着眼睛到天亮。


    索性也不挽留,把人送出门。


    没想到刚打开门就看到了两个来势汹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