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6 章 当一辈子的妻管严...

作品:《首辅的屠户悍妻

    《首辅的屠户悍妻》全本免费阅读


    到正院的时候,宋时音跟宋时玥两姐妹已经到了。


    姜椿给庄氏行礼后,在她下首空出来的一张官帽椅上坐下。


    然后一脸好奇地问庄氏:“母亲,我夫君哪里去了?一大早就不见人影,问遍丹桂苑的仆人竟没一个知晓的。”


    庄氏嘴角抽了抽,淡淡道:“你这个枕边人都不晓得,我这个当母亲的又如何晓得?”


    其实庄氏还真晓得。


    儿子是陪太子出城办事去了,因是临时接到的消息,太子的行踪又得保密,他自然不能跟丹桂苑的仆人说。


    至于姜椿?她还在呼呼大睡呢。


    儿子只能来正院同自己交待一声,然后急匆匆地走了。


    姜椿碰了一鼻子灰,不吭声了。


    片刻后,她转了转眼珠子,突然一巴掌轻拍到自己的腿上,“哎呀”一声惊呼:“母亲,说好的五篓螃蟹呢?”


    庄氏神色一僵,自己昨儿忙碌了一整日,竟将这茬给忘了。


    为免姜椿同自己闹腾,她只能先下手为强,冷哼一声,没好气道:“昨儿我忙成甚样你又不是没瞧见,哪里还顾得上螃蟹不螃蟹的?”


    打一棍子后,不等姜椿犟嘴,她就又立时给出颗甜枣:“待会儿我就叫人去买,务必让你今儿吃上螃蟹,成了吧?”


    姜椿十分大度地笑道:“成!多谢母亲。”


    然后转头就笑嘻嘻地对宋时音跟宋时玥道:“今儿大嫂请你们吃螃蟹,你们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保管让你们吃个够。”


    庄氏:“……”


    她请客,自己出银钱,哪个当婆婆的像自己这么大冤种?


    但有什么办法呢?


    三弟妹虽然幸灾乐祸,但说的话也不无道理。


    姜椿可不是嫁进他们宋家的儿媳妇,她在宋家住得舒心倒罢了,若是住得不舒心,一怒之下带着自己儿子搬出去,到时急的可就是自己了。


    所以庄氏在她跟前还真不怎么敢摆婆婆的谱。


    罢了罢了,横竖姜椿也没干甚太出格的事情,不过就是贪吃了些,小气了些,财迷了些,都是小毛病。


    自己这个太子爷的丈母娘,合该大气些,没必要跟她计较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姜椿已经来得够迟了,但她在正


    院坐了足足三刻钟后,三太太秋氏这才姗姗来迟。


    庄氏倒没说什么,她俩是妯娌,秋氏原也没必要给自己请安,这会子过来,也不过是为了用早膳而已。


    见人已到齐,庄氏便吩咐丫鬟摆饭。


    用完早膳,正吃茶呢,刘管事就来向姜椿禀报,说包打听生生将那宅子的价格砍下来两百两银子,宅子主人同意两千两就卖。


    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快,最好今儿就能将一应事项办妥。


    显然是个急等着用钱的。


    正好姜椿也很急。


    姜河跟郑鲲虽然没同她抱怨什么,但寄人篱下,又是这样的富贵人家,住得肯定没有在自家自在。


    早点将宅子买下来,她爹跟表哥也能早点搬过去。


    姜椿站起身来,同庄氏交待一句:“母亲我跟刘管事出去一趟。”


    然后抬脚便往外走。


    宋时音立时站起身来,提裙就朝外跑,嘴里嚷嚷道:“大嫂你是不是忘了你可爱的小姑子了?等等我啊,我也去!”


    庄氏:“……”


    “噗嗤。”秋氏笑出声来,幸灾乐祸道:“哎哟,咱们这位三姑娘性子可真够活泼的,二嫂回来后,瞧见这样的女儿,该是如何的‘高兴’呀!”


    庄氏瞥她一眼,没吭声。


    心里其实也挺期待的。


    刘管事是个办事妥帖的,进来回事前就叫人备好了马车。


    姜椿先回丹桂苑带上银钱,然后去前院叫上姜河跟郑鲲,一行人分乘三辆马车,往西市的方向行去。


    刘管事上回返程时让车夫绕路从西市中间穿过,得了姜椿一通夸奖,这回来了个故技重施。


    把姜椿乐得合不拢嘴,难怪庄家会派刘管事来给庄氏帮忙,他这人不但办事能力强,还十分擅长揣摩主子喜好。


    姜椿决定回头等宅子买完了,赏他五两银子的辛苦费。


    虽然五两银子对他们这样的管事来说不足一提,但好歹是那么个意思。


    不过五两银子对姜椿来说,已经算是大出血了。


    毕竟待会儿宅子一买,她手里就只剩下几十两碎银子了,不得省着点花?


    再多赏一两都不可能!


    就连丹桂苑的仆人,她也只每人赏了一只从签到系统


    得来的银戒指,四个丫鬟两个婆子就去掉了六只,仓库里就只剩四只了。


    等过几日宋时桉复职后,趁着他不在家的功夫,她得带人去当铺走一趟,把她仓库那些杂七杂八的物什当一当。


    还得盘算下给宋老太太、三位老爷以及宋时锐宋时迁两兄弟准备什么见面礼。


    这还不止。


    宋家没出五服的亲眷也都受到牵连,全都被发卖了,等这些人陆续回京后,也会来府里拜见。


    宋时桉的同辈,不少都已成婚,甚至孩子都好几个了。


    人家领着孩子来拜见婶娘,自己岂能甚见面礼都不给?


    真是哪哪都要花钱。


    难怪原著里头女主进京后,气都没喘匀呢,就着急慌忙地开始挣钱,实在是不挣钱不行啊!


    [叮!在【燕京城书铺】签到成功,获得澄心纸19刀、油烟墨20锭、画笔六套。]


    [叮!在【燕京城铁匠铺】签到成功,获得铁犁5架、镰刀20把、铁锨14把。]


    [叮!在【燕京城医馆】签到成功,获得甘草1斤、西洋参2斤、蔷薇硝4斤。]


    [叮!在【燕京城药铺】签到成功,获得桂皮5斤、天麻5斤、当归1斤。]


    [叮!在【燕京城首饰铺】签到成功,获得赤金嵌红宝石滴珠耳坠子2对、堆纱花儿20支、和田玉镯2对。]


    [叮!在【燕京城布庄】签到成功,获得蜀锦20匹、霞影纱6匹、白狐皮12块。]


    [叮!在【燕京城当铺】签到成功,获得紫檀描金马桶1只、青玉梳7把、汝窑粉彩麻姑献寿茶盅2只。]


    [叮!在【燕京城钱庄】签到成功,获得银子4两。]


    姜椿一路打卡签到,系统平静无波的电子音却犹如天籁之音,听得她心花怒放。


    好多值钱物什!


    旁的暂且不提,就那二十匹蜀锦,就能值个五百多两银子了。


    众所周知,蜀锦以色彩鲜艳、图样华丽精美而出名,因成本高产量低的缘故,价格昂贵,可谓有价无市。


    当初她写这本原著时,还特意查了史料,参考了康乾时期一匹蜀锦二十两左右的价格,将大周蜀锦的价格设定为一匹二十五两左右。


    只要将这二十匹蜀锦出手,她的钱袋子立时就能鼓


    起来。


    但这显然不太可能。


    蜀锦本就稀少,大部分作为贡品送进了宫里;下剩的小部分里,一大部分被世家大族得了去,仅剩的一小部分才流入京城的布庄。


    她一个乡下来的杀猪女,别说二十匹蜀锦了,只怕一匹都弄不到,却突然拿出来二十匹蜀锦……


    这是生怕旁人不起疑呢?


    就是宋家这样的世家大族,没被抄家前,也不可能一下拿出来二十匹蜀锦。


    只能暂时先放在系统仓库里存着,等以后有机会再拿出来,或是自家用,或是拿出去卖掉,视情况再定。


    虽然眼下不能卖,但不妨碍她开心。


    宋时音见大嫂眼珠子又盯着一处不动,唇边挂着仿佛在路上捡了一百两银子一样的灿烂笑容,自己也跟着笑起来。


    由衷地夸赞道:“大嫂你真厉害,竟然能想出来许给包打听分成让他帮忙砍价的法子,可是省了好大一笔银钱呢。”


    若放在宋家遭逢变故前,两百两银子对宋时音来说压根不算甚大数目,她随便一套头面,都不止两百两。


    但在大柳树村待了一年,见识到大嫂寅初起床杀猪,去镇上摆摊卖肉一上午,才赚一百多文钱的辛苦后,她算是明白两百两银子有多来之不易了。


    而她自己的话,辛苦抄书一个月,总共也才赚七八百文钱,一年也才□□两银子,两百两她得赚足足两年多。


    这还是吃大嫂的喝大嫂的前提下,若是吃自己的,七八百文钱只怕还剩不下一半。


    所以她是真心觉得大嫂厉害。


    姜椿得意地扬了扬下巴,轻哼一声:“知道就好,你以后多跟我学着点。”


    宋时音乖巧点头:“学着呢,一直在学着呢。”


    姜椿见她如此乖巧,又长了双跟宋时桉有七八分相似的凤眼,不由得看她更顺眼了几分。


    笑道:“我得了几支式样做工都很精致的堆纱花儿,回头你自己过来挑两支戴。”


    她没说从哪里得的,宋时音多半会猜是路二奶奶送的,毕竟最近也只有路二奶奶往府里给她送过东西。


    太子妃的不算,她赏赐的物什上头都打着宫廷造办处的印记,姜椿怎可能随便送人?


    宋时音笑嘻嘻道:“才刚得了大嫂两支绍


    兴绒花,如今大嫂又送我堆纱花儿戴,你果然是我的亲亲好大嫂!”


    说着,就伸手抱住姜椿的胳膊,拿脸蛋在她膀子上蹭。


    姜椿抬手推了她的额头一下,笑骂道:“少黏黏糊糊的,仔细被你大哥知道了,给你小鞋穿。”


    宋时音撇撇嘴,嘟囔道:“大哥个小气鬼,就爱吃醋,连堂妹的醋都吃,大嫂你也不管管他!”


    姜椿笑呵呵道:“旁的我可以管,这个我才不管呢。”


    吃醋好呀,吃醋说明他在乎自己。


    这不由得让她想起了昨夜俩人玩的那六六九九的小游戏。


    她伸出红润的小舌头,添了添自己的嘴唇,啧啧,还真挺刺激的。


    他们俩人是真的越来越没羞没燥了,以前不是他害羞躲闪,就是自己这个嘴强王者实战时放不开。


    随着敦伦次数的增多,如今俩人的身体愈发融洽了,每次都能享受到那所谓极致的欢愉。


    他们真是天生一对,合该做夫妻。


    照姜椿说,宋时桉真该感谢自己,要不是自己穿过来,他就得跟原著里边一样,当一辈子吃“素”的和尚。


    这对他这个对敦伦没够,闷骚地成日在心里琢磨新花样的家伙来说,简直就是残忍。


    所以,作为回报,他当一辈子的妻管严,没毛病吧?


    *


    到宅子门口的时候,包打听跟宅子主人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屋主是位身材发福的中年郎君,衣着虽然富贵,但面带愁容,显然是遇到了难事儿。


    这要是放现代,买房时碰到这样的情况,她肯定会多方打听清楚,免得买到问题房,惹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但这是古代,是平民百姓对官府畏之如虎的时代。


    只要确认房契上头的名字是眼前这位苏姓郎君,她就敢买这宅子。


    花自己银钱光明正大买来的宅子,谁要跑来闹,她就敢报官,让官府的人来处理。


    姜椿跟姜河、郑鲲三人走进这宅子,前前后后仔仔细细地又查看了一番。


    确认宅子同上回他们看过的别无二致后,姜椿又要求验看屋主的户帖跟房契。


    这些都是买宅子的必备流程,苏郎君没异议,直接将户帖跟房契交给桂叶,由她转呈给姜椿。


    姜椿接过来,反手递给宋时音:“你替我瞧瞧,瞧仔细点。”


    宋时音先翻开户帖,比对着上头的身形样貌等描述,上上下下地将苏郎君打量了好几遍。


    然后又展开房契,来来回回地看了三遍。


    这才将两样东西还给姜椿,笑道:“没问题,都对得上。”


    姜椿又将户帖跟房契递给桂叶,对刘管事笑道:“刘管事你也帮着瞧瞧?”


    “是,大奶奶。”刘管事应得干脆,从桂叶手里将东西接过去,仔细验看了一番。


    最后得出个跟宋时音一样的答案:“大奶奶,没问题,都对得上,应没有作假。”


    姜椿心里暗暗松了口气,面上不动声色地笑道:“既然房契没问题,那我这便给苏郎君结房款。”


    她从腰间挂着的荷包里掏出一摞一百两面额的银票来,当着众人的面亲自数起来。


    边数边念叨道:“一百两、二百两、三百两……一千八百两、一千九百两、二两千。”


    数完后,她将银票递给桂叶,吩咐道:“给苏郎君送过去。”


    又抬眼看向苏郎君,笑道:“户部通存通兑的百两面额银票,一共二十张,苏郎君你点点。”


    这是他们上京前,她特意去红叶县钱庄兑换的,银票比银子更方便携带。


    买宅子的是宋家大奶奶,新太子爷的舅子媳妇,苏郎君倒没疑心过对方会给假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