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生无可恋

作品:《一开始,我只想当个好编剧

    《倚天屠龙记》最后一场戏是在九月底、


    其实已经很着急了。


    因为按照计划,这部戏要在12月1日于台弯播出。


    最后一场戏。


    虽然这场戏只有两位主角在,但几乎所有的剧组人员都来了。


    十三陵水库,岸边礁石。


    趁着大风吹来,水浪击打在礁石上面,溅成无数水花。


    苏有朋和贾静文说完一堆情意绵绵的废话,轻轻地拥抱在一起,镜头转向远处,水浪滔天……


    “卡!”


    导演赖水清大声喊道:“我宣布《倚天屠龙记》杀青了!”


    “哦……”


    “好耶……”


    “杀青了……”


    所有人都纵情欢呼,互相拥抱。


    从七月份开始,电视剧一直追求高强度高速度,最终终于杀青了。


    导演和后期剪辑肯定还有的忙,但其他人算是结束了一段忙碌之旅。


    制片人边晓军接过话筒:“三个月的忙碌,大家都辛苦了,今天晚上杀青宴,大家尽情吃喝……”


    还未说完,剩下的话便淹没在欢呼之中。


    这种场合下,图的就是一个热烈。


    ……


    沈梦林已经收拾好了东西。


    但其实没什么好收拾的。


    无非是几件换洗衣服,几本书,随便把笔记本放好就行。


    坐在床沿,心里略微有些遗憾。


    虽然第一次跟组收获巨大,也和高媛媛、郭妃丽仔细钻研了火车进出山洞的道理,同时与张国利等人结好了关系,完成了下一部戏更进一步的计划,此外和许多圈内前辈喝过酒聊过天。


    但似乎……也就这样了。


    高媛媛和郭妃丽,也只是基于萍水相逢和他接触的。


    难道我不能交心?


    你看现在,走廊里人声鼎沸的,这么热闹,就没有人到我房间里和我感慨一番?


    一定是他们妒忌我,他们做人真失败。


    时间还早,沈梦林往床上一躺,回顾这三個月的跟组之旅,再结合一下外挂中的记忆,忽然得出一个结论。


    和外挂中自己参与的后世剧组相比,这个剧组虽然明星众多,但在美术,构图、服化道等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


    要知道,这家制作公司,也就是BJ亚环影音公司,和现阶段的很多影视公司一样,是两岸三地合作成立的影视公司。


    这种公司拍摄的电视剧有一个比较统一的特点,就是导演、编剧、动作指导,服化道等等创作班子都是以港台为主。


    这属于时代的特点。


    所谓“引进来,走出去”,现在就处于“引进来”这个阶段。


    演员来自两岸三地,甚至引进一些东南亚知名女星,拍摄主要地点在内地,这其中内地影视公司和电视台都有相应的投资。


    比如《倚天屠龙记》的制作方是BJ亚环,但也有张国利的国利导演工作室投资。


    而众所周知,香江影视之所以持续衰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团队整体一直处于半手工作坊半工业化的模式,还不愿意转型。


    可能现阶段面对内地影视剧还有种俯视的心理优势。


    但沈梦林知道,随着大陆经济飞速发展,与世界深度接轨,并大力引进各国优秀影视剧之后,内地的影视公司开始向制度化、集约化甚至工业化发展,港台剧组还在原地踏步。


    于是差距越来越大。


    随着时间的流逝,港台团队自然闹出各种幺蛾子。


    像天宝抠图已经是有良心的了。


    “你们不要这样打了啦!”直接侮辱观众的眼睛……


    所以表面上看,这版《倚天屠龙记》制作的足够精良,但是后世区区《凤棋》一个烂剧,在很多方面都吊打它。


    那么等拍《绣春刀》的时候,一定要多参与,早点把后世的先进经验传到这里来。


    顶着一个外挂,也不是单纯为了写的。


    ……


    杀青宴结束,第二天一早,沈梦林就开车回到中戏。


    “兄弟们,我胡汉三又回来啦。”


    随着这句叫嚷,沈梦林推开宿舍门。


    哪知道刚进来,就被一阵烟味给呛住了:“咳咳咳咳咳……”


    他赶紧退出宿舍,抬头看了一眼宿舍门口的牌子,确定是自己宿舍,然后才向里面望去。


    只见地上一地的烟头,王伟一个人坐在那里,两眼呆滞,一连生无可恋的样子。


    “二哥,你这是咋了?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


    “痛苦啊,伤心啊,难过啊!”王伟九十度角仰望屋顶,喃喃说道。


    “咋了,叫人给煮了?”


    “差不多!”王伟有气无力的说道。


    “到底怎么回事,说说看啊。对了大哥和三哥呢?”


    “他俩上课去了。我心灵受到打击,不想动弹。”


    王伟依旧有气无力。


    沈梦林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说看嘛,到底遇到什么问题了?”


    王伟叹道:‘哥几个完成你的剧本之后,收到改编费,都很兴奋。’


    “嗯。”


    “所以我们共同决定,一起组建一个编剧工作室,准备接个大活……”


    “哎,等等。”沈梦林打断道:“你们仨组建编剧工作室,那我呢?把我给抛弃了?”


    “你不是还没回来嘛。回来再补一个入队仪式嘛,这不止重点。”


    “哦,那你接着说。”


    王伟道:“你打断我的话,影响我的情绪,给我点个烟补偿一下。”


    沈梦林踹了一脚他的椅子,笑骂道:‘会摆谱了啊。’


    不过还是给他点了一根。


    王伟抽了一口,吐出一圈圈烟雾,一番话缓缓说出口。


    原来《绣春刀》的剧本顺利改编完,沈梦林审阅之后,请何屏过目,两人都觉得很满意,于是沈梦林就就把改编费打了过去。


    要知道整个大一,哥几个写了好几个剧本,也不过赚了两万多元的改编费。


    结果现在一份全套的剧本费就有二十万,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这钱赚的真爽。


    于是三人喝酒一上头,决定成立一个编剧工作室,原始股东就是他们四个人。


    至于沈梦林不在现场,少数服从多数,回来再补办入队程序。


    然后王伟这个本地人就去接洽客户,很快通过家里人接触了一个影视公司老板。


    老板人挺有眼光,说现在涉案剧和古装剧太多,想另起一个领域,考虑到抗战剧是个金矿,投资少,回款快,老百姓爱看,收视率高,决定开发这一块。


    让王伟他们写抗战剧。


    听到这里,沈梦林点点头:“确实挺有眼光的。我估计涉案剧和古装剧最多火几年,但抗战剧却是一个永恒。”


    大概是抗战剧属于天然正确,容易过审,再加上观众也喜欢看打鬼子,生产制作成本又低。恰烂钱好骗。


    所以哪怕后世有各种奇葩章节,被网友各种吐槽,依旧源源不断的出品各种抗战神剧。


    “这不是重点。”王伟打断道:“听我说……”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